第一眼看到這個圖片
就能準備說出這座建築由來的
老保定人,是你了!
該照片是保定古建築大慈閣
是德國人赫達·莫里遜拍攝的1940年保定照片
這位德國攝影師鏡頭下的老保定
讓時隔將近80年的我們
領略到老保定豐富而細緻的風土人情
1940年的「集」
「趕集」
想來小夥伴們不太陌生
因為這個集會形式至今流傳
現在想想,腦海里就會浮現出
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小販的吆喝聲
那你能想想1940年的集會嗎?
不妨來看一下留存下來的圖片
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的
(1940年時的保定街景俯瞰圖)
這是菜市場的鮮活場景?
街邊的水果攤和黃包車
賣柿子的~
賣撥浪鼓的~
各種聲音感覺猶在耳畔······
1940年的「店鋪」
(槐茂醬菜園)
該照片是保定槐茂醬菜園的臨街店鋪,以門口百年茂盛的大槐樹而得名。保定醬菜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小菜,出產於保定槐茂醬菜園。早在清康熙十年,槐茂醬菜就因味道鮮美而遠近聞名。
(保定醬菜園)
槐茂醬菜腌制方法相當獨特,先選擇品質好的鮮菜,然後配以花生仁、杏仁、核桃仁、薑絲、石花菜等,腌製成各種什錦醬菜,成品咸甜適度,既脆又嫩,是佐餐佳品。
(醬菜園裡的操作工人)
1940年的「生活」
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回到1940年
你能想像到你會過什麼生活嗎?
下面的圖片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
(街邊的小孩)
(姐姐和弟弟)
(點爐子)
(喂孩子)
(下象棋)
(打水澆地)
時隔將近80年
再看一看當時的情形
你對中國老一輩的感性認識
有沒有一個更加確切的結果呢?
來源:河北旅遊、保定文化旅遊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