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眾取寵者、共情販賣焦慮者成網際網路社會主流:如何三省吾身?

2020-04-23     小龍看城市


譁眾取寵者挑撥烏合之眾,共情能力者硬鋼死理性派,信息躁動時代難有獨善其身,唯有每日三省吾身,多讀書多走路多反思多跑步,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掉坑裡

本文探討的問題是:譁眾取寵者、共情販賣焦慮者成網際網路社會主流,如何三省吾身?

在目前的網際網路裡面,出現了一個現象,深度的探討、思考越來越少,而標題黨、帶節奏、譁眾取寵、販賣焦慮卻越來越多,甚至於謠言也很容易傳播。

本文觀點是,網際網路的深度思考越來越少也未必是壞事,只要做到一個原則:小事隨便吵,大事正能量。

首先很多網際網路、自媒體的目的就說流量換錢,他們肯定要尋覓一種「流量最大化」的方式,有時間消費這些信息的人,本身也是消遣,而不是深度思考。

該會深度思考的人,總會在別的地方深度思考,目前網際網路自媒體又不算什麼「高知場所」,這裡面本身就不是適合深度思考的地方。

先說一下標題黨的問題。

標題黨是自媒體發新聞的一個常見的方式,也是典型的「譁眾取寵」的方式,某些時候標題黨也是有著低俗的特性。顯然,其根本原因就是,這種方式適合很多人的「胃口」。

「標題黨」並不是好事,但它們也不是就有多大的原罪,網際網路本身就是消遣的地方,看一個自媒體,如果還總要想著嚴肅,這其實並沒有必要。

網際網路之於中國社會,只需要做到兩點,就已經足夠:

  • 小事隨便吵:一些不重要的小事,比如哪個明星長得好看,群眾能吵起來,本身也是一種娛樂方式,自娛自樂有何不好?
  • 大事正能量:既然網際網路可以「帶節奏」,大事上面依然可以給正能量「帶節奏」。

對於個人來說,面對網際網路的各種問題:三省吾身,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各取所需,自娛自樂,這也沒有太多的壞處。

在中國網際網路當中,本身也有著自我糾錯的能力,針對販賣焦慮、毒雞湯、網絡謠言等東西,其實網際網路的群眾並不是「反智」的,而是本身有「越來越明白」的能力。

對於一些大事來說,自然還是需要「主旋律」的引導,依靠群眾的自我糾錯,依賴主流正能量的引導,網際網路總是可以有向好的趨勢。

客觀來說:網際網路即便不能進行深度思考,但也並非是反智,總有辦法得到一些向好的趨勢。

販賣焦慮就是首先的一個話題。


針對最初的販賣焦慮,本身很有市場,無論是咪 蒙 式的田園女權,還是方方式的唱喪經,這些其實都已經被網際網路群眾就行了糾錯,從大V到過街老鼠,也僅僅是一步之遙。

毒雞湯也是網際網路當中一種流行的東西,利用一種「共情共振」的方式,也可以取得一些更高級的成果。相比簡單譁眾取寵、販賣焦慮,毒雞湯還比較隱秘,能吸引很多人群。

例如當有些人叫囂田園女權的時候,一些對老公有意見的中年婦女很是認同,面對這種毒雞湯,她們本身還享受,這其實也不是毒雞湯的問題,而是人本身有問題。

願意喝毒雞湯的人,自然是喜歡這種口味,這也是孕育了毒雞湯的土壤。當然,有些叫囂反社會、反人類的毒雞湯,還是應當掐滅的。

三省吾身,做好自己才是不喝毒雞湯的關鍵,這更要靠人自己的錘鍊,毒雞湯的存在並非有害身心,反而是一面鏡子。

在網際網路社會中,可以有辦法帶出一種「正能量」,消滅毒雞湯,這也是一種全社會需要沉澱的能力,當這種能力不足的時候,需要官方媒體的引導。

當然,另外一種情況是網絡謠言,他們本身是非常需要禁止的,這裡面是有法律可以管的。


針對標題黨、販賣焦慮、毒雞湯、網絡謠言等問題,全社會總是可以形成一種自然的糾錯方法,

深度思考——這種方式距離網際網路越來越遠,這也許並不是壞事,而是由網際網路本身的環境決定的。

當主流也可以帶出正能量的時候,其實也可以很好地利用網際網路的裡面的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QXDqXEBiuFnsJQVgIh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