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十堰市所有學校延期開學,根據市教育局下發的 《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組織學生開展在線教學的實施方案》,2月1日起,我市多所中小學已按照實際情況,全面統籌各方力量,整合調集教育資源,研究部署各學段教育在線教學工作。現在網上授課情況如何?老師如何備課?學生是否適應?記者採訪到正在進行網絡教學的幾所中小學 (含中等職業學校)老師、學生,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網上授課也有課程表,各校之間略有不同
正常上課時,學校會提前排好課程表,師生按照課程表上課,那麼,網上授課有課程表嗎?
2月3日一早,記者在東風高中高二學生譚婧家看到,她已開始在網上聽課。譚婧告訴記者,網絡授課也有課程表,學生需按照課程表上的安排上課和休息。
記者在譚婧的課程表上看到,學生在網上學習的時間與在學校上課的時間基本一致,課表上做了詳細的課程規劃。「早上7點至7點半是早操時間,7點半至8點開始早讀,8點至11點50分是上午正課時間,下午2點20分至5點半是下午正課時間,晚上6點20分至9點半是晚上正課時間,9點半至10點家長檢查作業並簽字。」譚婧表示,在網上聽課只是換了地點,對她的學習並沒有影響。
記者發現,不同學校的課程時間安排略有不同。鄖陽中學一位高二學生告訴記者,他們每天早上7點20分開始上早自習,同時要在班級群里通過語音彙報自習情況,班主任會按時檢查,老師會提前5分鐘將早讀內容發到群里。上午8點到中午12點、下午2點到6點、晚上7點到9點上正課,正課結束後需要將當天每科的筆記拍照發到班級群里。晚上9點到10點半上晚自習,晚自習期間要將完成的作業給家長檢查,家長簽字後拍照發到班級群,班主任會逐一檢查。每節課結束後都有休息時間,一般為5—10分鐘。
網上不僅學習文化課,還有公共安全心理輔導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網絡授課在高中特別是高三年級先行先試,1月30日—31日測試,2月1日正式上課,其它年級將於2月5日正式在線上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幼兒園及中職學校於2月10日正式在線上課。
記者了解到,每個學校的課程安排里不僅有語數外等基礎學科,還包含公共安全、心理健康、文化體育等輔導課程。該負責人表示,疫情期間,他們還會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對於受條件限制的學生,該部門會盡力尋找合適的方式進行授課,不讓一名學生掉隊。
為加強學生對疫情防控的了解,鄖陽中學高二英語教師王琳將疫情防控知識做成了閱讀理解的形式。3日上午,剛上完課的王琳告訴記者,當天是他在網絡上教授的第二堂課,「在網絡授課前兩天我就備好了教案,並將當前的疫情信息和心裡疏導知識以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的形式讓學生學習、加強防範,學生們也樂於接受這種形式。」
網上授課如何備課?王琳介紹,老師們會按照學校的要求,在上課前兩天將教案以電子檔的形式放在網絡授課平台上,以便網上教學時與學生共享。在網上平台還未完全開放時,老師先備好上學期學過的相關題庫發在班級群里,供學生練習。待網絡平台開放後,再將群里的題庫拿出來講解。王琳表示,網絡備課與在學校備課最大的區別就是由紙質版轉換成了電子版,所有學生都能登錄網絡授課平台學習老師備課的內容,還能反覆觀看。
王琳介紹,由於還有部分學生在偏遠地區,他們暫時沒有上新課,一直以複習為主。老師會提前一天給學生布置相關作業,學生將寫好的作業拍照發到班級群,老師批改,第二天在網絡授課時主要講解作業,然後集中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點和重點,「最後我們會將學生認為困難的知識匯總做成ppt,放在網絡授課平台供學生學習。」
錄製微課視頻、閱讀打卡,各校網上授課方式多樣化
記者發現,不同學校除了課程時間安排不同外,教學平台、授課方式也有所不同。
據了解,東風高中首批開啟的是針對高三學生的網絡授課,學校以班級群、學科群作為信息交流平台,教師在學科群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並集中時間答疑,幫助輔導學生學習。
十堰職業技術(集團)學校則利用網絡搭建起網課平台,學生可以在平台上自主選擇想上的課程。
東風四九學校於2月2日上午開始網上試學,將於2月10日正式開啟線上教學。該校充分利用班級QQ群、微信群檢查學生假期作業完成情況,布置安排新的學習任務,解答學生疑問,以班級為單位,由本班各科任課老師統一指導學生學習。學生可把做好的作業和檢測題以電子版或拍照的形式發給任課老師,老師閱完後再發給學生。針對學習中的重難點或作業需講解的地方,老師會錄製微課視頻發到群里供學生觀看,或通過語音留言等形式予以講解。
記者了解到,紅蘋果幼兒園的教師自2月3日起,通過線上網絡平台進行授課。此外,該幼兒園還發起了「抗疫在行動,悅讀伴我行」紅蘋果親子閱讀打卡活動,堅持15天就可以獲得幼兒園贈送的精美繪本一本,深受家長和學生歡迎。(見習記者 王琪 編輯:柚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G9UD3ABjYh_GJGVNa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