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中國女籃3分惜敗日本女籃
最近8年,日本女籃是亞洲霸主,不僅僅是中國女籃,就連澳大利亞女籃也無法撼動日本女籃的地位,連續3屆亞洲杯冠軍就是證明。
不過,在主教練許利民的帶領下,新一屆中國女籃從2018年崛起了,先是在亞運會擊敗日本女籃二隊,然後又在世界盃擊敗了日本一隊,證明了中國女籃有了和日本女籃抗衡的實力!
因此,主教練許利民也在亞洲杯開賽之前,發出了奪冠宣言。
任何一個士兵都想打勝仗,任何一個隊伍目標都應該是冠軍!中國男籃和中國男足除外!
我們不要去嘲笑許利民的冠軍宣言,因為中國女籃並不是沒有取勝機會,只不過邵婷錯失了最後一投,讓中國女籃以3分惜敗!
遺憾嗎?
輸球原因在哪裡?楊毅認為裁判沒吃透規則
對於中國女籃輸給日本女籃,國內著名籃球評論員楊毅也發表了個人看法,尤其是第四節關鍵時刻的爭議吹罰。
讓我們回到中國女籃和日本女籃第四節還剩一分鐘時,女籃球員李緣在反擊的過程中,與對手發生了身體對抗,但是主裁判卻沒有吹罰。
對此,楊毅表示,「中日女籃決賽最後這個球,裁判沒吹防守犯規,引起了很大爭議。按國際籃聯的裁判規則,這個球肯定犯規。因為防守方一直在移動,完全不符合『防守方先到位,建立更好的防守位置』的原則。
不過楊毅卻認為這並不是裁判吹黑哨,因為在男籃世界盃上,就有大量這種爭議球。從大量吹罰來看,裁判在吹判那一刻仿佛更重視雙方是不是身體正面接觸,如果是正面接觸,就不會吹防守犯規。可是明明寫在規則上的條文,為什麼裁判不執行?
原因就在於,這兩年國際籃聯裁判委員會換了新領導,大幅修改規則,又不組織培訓,導致裁判們都吃不透規則,裁判自己琢磨,結果每個人吹罰的都不一樣。所以球迷看到的就是,從男籃世界盃到女籃亞洲杯,裁判問題才會看上去那麼多。
因此,到CBA開始的時候可能這種有爭議的吹罰會更多。有時候還真未必是黑哨,純屬讓國際籃聯給弄懵圈了。」
我雖然對於楊毅最一段時間的人種論不滿意,但是個人對於楊毅的這個觀點表示認同。男籃世界盃明明是在中國主場舉行,但是無論是對陣象牙海岸還是波蘭,在場上的時候,總感覺中國男籃是吃虧的那一方,郭艾倫甚至被罰下場。
近年國際籃聯規則頻繁改動,裁判其實也非常不容易,有的人按照原來規則吹,有的人按照新的規則吹,每個裁判對於規則的理解完全不同,給球迷的感覺就是裁判亂吹!
大家認可楊毅的觀點嗎?
裁判有裁判原因,女籃輸球不只是因為裁判
把輸球歸結到裁判身上,是最容易找的一個理由,也是最無能的一個理由。為什麼女排在世界盃上沒有怪罪裁判?還不是因為自身基本功過硬,自身實力高人一等,自然不需要把贏球寄托在裁判的判罰上。
中國女籃輸球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新人還是無法代替主力球員。由於李夢、孫夢然和王雪朦參加軍體會,沒有隨隊前來,儘管陳明伶和武桐桐她們也是很盡力,但是還是和李夢他們有差距。
第二,主教練許利民還是有點保守。雖然說李月汝和韓旭在內線有優勢,但也不至於每個球都要交到中鋒手上,即使日本女籃已經有兩到三人囤積在內線防守,還是沒有改變這個打法,確實有點保守了。
第三,中國籃球的選材思路確實有問題。如果男籃世界盃期間,阿根廷的坎帕佐還沒有讓我們驚醒,那麼這次女籃亞洲杯,日本女籃的本橋菜子可是狠狠地打了我們的臉。
只有1米65的本橋菜子基本功非常紮實,可以隨意在我們女籃姑娘身邊投籃、突破和三分,即可以自己得分又可以帶動隊友,這充分表明,只有身高未必能把籃球打好,周琦給我們的教訓還不夠嗎?
中國女籃輸球不可怕,關鍵是看我們能夠從失敗中學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