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無為市襄安鎮14個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貼近群眾的優勢,以「群眾天天有感的」小家事、小鄰里、小經濟、小勞資、小商事 「五小」糾紛化解專項活動為抓手,堅持「三點三創」,為群眾排憂解難。
以增強服務意識為出發點,創新工作理念。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由過去的「被動式」受理群眾上門轉變為「主動式」出擊排查,變「等事來」為「找事做」。一是重點排查,對矛盾高發的重點地區,例如集市、學校周邊等定期開展排查,對不穩定因素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二是研判預警,以「上門入戶」 「警民懇談會」等形式,組織村(社區)幹部、網格員及轄區民警定期深入各村(社區)開展摸排活動,並召開矛盾糾紛研判會議,及時收集、掌握轄區內各類苗頭隱患。2023年以來,全鎮開展集中矛盾糾紛摸排活動14次,共發現各類矛盾糾紛32起。
以提升調處效能為切入點,創新方式方法。通過整合調解資源,創新機制,以多樣化的調解方式滿足群眾需求。一是分類調處,堅持因事施策,在調處過程中,對於不同矛盾的癥結點,堅持「對症下藥」。例如,對於婚姻家庭類「小家事」糾紛採取「親情感化法」;勞動報酬類「小勞資」糾紛採取「明理釋法法」,對重大複雜糾紛採取「協調聯動法」。二是溫度調解,堅持「三心」原則,接待群眾熱心、調解矛盾耐心、對待糾紛細心,在調解實踐中堅持情、理、法相融。通過摸排及時掌握群眾急需解決的矛盾糾紛,把調解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三是規範程序,指導各村(社區)人民調解委員會嚴格按照規定的調解程序開展人民調解工作,不定期對村級調解員進行業務培訓,提升調解員理論素養、調解技能和法律知識。今年以來,全鎮開展人民調解員培訓活動2次,24名專兼職調解員參加培訓。
以強化辦事解憂為落腳點,創新基層工作。統籌司法所各項職能,靈活轉變工作思路,最大化發揮職能作用。一是援調對接,堅持「以調為先、法律兜底、援調結合」理念,打通人民調解與法律援助轉換通道。在雙方當事人自主自願的情形下,堅持調解優先,最大限度節約當事人維權成本;對於調解不了的糾紛,在法律政策範圍內,如贍養糾紛、勞動糾紛等啟動法律援助「綠色通道」。二是「普法+調解」,堅持普法宣傳教育和人民調解兩手抓,既釋法明理,又以和為貴,加強以案說法,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真正做到在調解中普法、在普法中調解,實現糾紛「軟處置」,達到「調解一件、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