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交供暖費,過冬全靠「蹭」?

2023-11-24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拒交供暖費,過冬全靠「蹭」?

拒交供暖費,過冬全靠「蹭」?

入冬之後,北方絕大部分城市已經開始供暖,各地小區「蹭暖族」也正式上線。

所謂 「蹭暖」,是指在集中供暖的小區里,一些住戶選擇不交取暖費,利用樓房的傳熱特性,享受交費鄰居的供暖福利。

為了避免故意「蹭暖」,一些小區要求所有住戶都要繳納取暖費。此外,部分省市也明確規定,報停暖氣需要繳納30%的基礎費用。這雖然避免了一部分人白白享受供暖服務,但也引發了爭議,一些住戶認為,自家房屋空置或入住時間少,繳納基礎費用是強制消費,為此,還出現了不少法律糾紛。

「蹭暖費」到底該不該交?有熱力部門表示,單個用戶雖然暫停供熱,但供熱單位的服務責任並未終止,供熱單位仍然承擔著管理責任,為其配置供熱設施、預留供熱負荷,保留用戶恢復用熱的權益,以及在事故狀態下的搶修責任,繼而會發生必要的固定成本費用。也就是說,供熱固定成本費用不會因停熱而減少或轉移。

所以即便是自家不用暖氣,也需要繳納一定比例的「蹭暖費」。

圖/圖蟲創意

鄰居停暖,自家溫度降低了?

多名網友公開表示,由於每年的供暖費用比較高,個人消費降級後,為了節約生活成本而「蹭暖」,「每年不開暖氣,溫度也不會很低」 。還有一些網友提到,樓上鄰居總是「蹭暖」,自己不甘心,乾脆也報停了暖氣。

家住山東臨沂的小墨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的房子屬於邊戶,冬季供暖的溫度不是很穩定。前幾年,她和樓上樓下的鄰居都開了暖氣,溫度能達到27度左右。這兩年,樓上鄰居報停了暖氣,這讓她家的溫度降了4度左右。「最可氣的是,他還跑來問我家有沒有開暖氣,溫度怎麼樣,想知道自己蹭得值不值。」

今年入冬後,小墨的樓上、樓下、對門鄰居都選擇報停暖氣,溫度只能達到19度。她不清楚究竟是被「蹭暖」導致溫度低,還是供熱出現了問題,只能向物業和熱力公司等單位反饋。

為此,有網友幫忙支招,建議她調節暖氣閥降低溫度,但小墨卻覺得委屈,「交了錢只有19度,還不如人家蹭暖的。」

小墨提到,當地的住戶如果不用暖氣,只需要在每年期限內申請報停即可,並不需要繳納「蹭暖費」。

「蹭暖費」實際上指的是基礎熱費,又稱熱能損耗費。有熱力公司提到,之所以有此費用,來自於供暖行業的特殊性,熱具有傳導性,在供熱過程中存在用熱戶向停供戶傳遞熱能的現象,為了補齊熱量損耗產生的費用,因此收取一定比例的基礎熱費。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多地已經取消了報停暖氣所需的基礎熱費。例如,小墨所在山東省供熱條例作出規定,如果不需要供暖,只要按照規定時間報停成功,是不需要交一分錢採暖費的。

今年開始,遼寧瀋陽也作出調整,辦理停止供熱,不再收取15%的基礎熱費。此外,河北承德、張家口、衡水等多市區也不收取「基本熱費」。

與此同時,目前不少城市依然作出規定,居民暫停供熱,需要收取採暖費總額的20%至30%的費用。

例如北京市於2022年10月25日正式公布並實施的《北京市居民集中供熱暫停和恢復供熱指導意見》提到,居民暫停供熱需要收取採暖費總額的30%。

對於收費理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供熱辦解釋,單個用戶的採暖設施是供熱系統整體的一部分,供熱設施及供熱負荷的配備並不會因單個用戶要求停熱而減少,要求停熱的用戶仍然占有供熱資源。單個用戶雖然暫停供熱,但供熱單位的服務責任並未終止,供熱單位仍然承擔著管理責任,為其配置供熱設施、預留供熱負荷,保留用戶恢復用熱的權益,以及在事故狀態下的搶修責任,繼而會發生必要的固定成本費用。

供熱固定成本費用不會因停熱而減少或轉移。北京市供熱辦稱,供熱固定成本占比約為30%,供用熱雙方可參照上述比例收取停暖費基本費用,也可另行協商確定停暖費用。

除了北京市,西安市、太原市等地的基本熱費比例也是30%,天津市的基本熱費比例為20%,包頭市基礎熱費比例則為15%。

中國新聞周刊採訪了幾個城市供熱公司關於收取基本熱費的理由,工作人員均表示,收取標準是依據當地政府部門出台的供熱相關規定進行。太原市太原熱力集團客服人員稱,除了防止被「蹭暖」,供熱單位的基本運行成本也不會因為用戶停暖而減少。

「蹭暖費」引發的法律糾紛

各地對於「蹭暖費」的規定不同,這也引發了一系列供用熱雙方就停熱範圍、收費比例和停熱期滿延續等糾紛。

中國新聞周刊注意到,裁判文書網披露了大量有關報停暖氣後是否收取「蹭暖費」,也就是基礎費用的案件。

2022年吉林長春的一起案件中,業主塔某某與長春供熱公司簽訂了《吉林省城市供用熱力合同》,但在2018年起,他離開長春前往重慶,也就沒有再向長春供熱公司繳納供熱費用。為此,2018年12月,供熱公司在其門口張貼繳費通知,並在逾期後對其房屋進行了斷管處理,停止供熱服務。

2021年,塔某某向長春供熱公司主張恢復供熱時,被長春供熱公司告知,應在繳納近四年的供熱設施運行基礎費1737.52元及違約金86.88元後,才能為塔某某修復斷管,恢復供熱。

由於多次溝通未果,塔某某將長春供熱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免除供熱設施運行基礎費、違約金等,但被法院駁回。法院的依據便是《長春市城市供熱管理條例》,其中提到,申請停止用熱的熱用戶,應當向供熱經營企業繳納供熱設施運行基礎費。

法院還提到,塔某某雖對供熱設施運行基礎熱費提出質疑,但供熱服務屬於公眾性服務,即便長春供熱公司對塔某某的房屋進行了停熱處理,但根據熱能的輻射性和傳導性原理,供熱設施運行保障的基本費用並不會因塔某某家停熱而減少,且相關法律法規對此已有明確規定。

裁判文書網上,還有不少類似的案件。若當地規定了報停暖氣需要繳納部分基礎費用,即便業主因未繳費或其他因素被停止供熱,在法律訴訟中,仍然被判交納這項費用。還有業主的地庫未接通供熱管道,仍被供熱公司要求繳納相應的基礎費,但被法院駁回。

就在近期,陝西省秦都法院還公布了當地某熱力公司起訴業主未繳納「供用熱力合同」中「基礎費(蹭暖費)」糾紛系列案件181起。

秦都法院提到,某熱力公司在沒有取得集中供熱管理機構供熱《特許經營許可》的情況下,亦未與集中供熱管理機構和業主簽訂《特許經營許可合同》和《供用熱力合同》,故認定其無合法及合同依據向業主收取30%「基礎費(蹭熱費)」。據此,秦都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依法裁定駁回了原告某熱力公司的所有起訴。

「蹭暖費」到底該收嗎?

不用暖氣還要繳費,不少業主表示不理解。也有律師表示,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是否需要供暖服務,物業公司無權在消費者沒有接受供暖的情況下,強制要求消費者繳納該筆費用。

就在2022年,陝西省政協委員司孜平還曾提出建議取消空置房「基本熱費」。她認為,在市場經濟下,商品交換必須遵循自由交換法則。熱能屬於商品,不能游離於法則之外,不取暖,就應不繳費。若僅因線路經過就收熱損失費,那電力、天然氣、鐵路、道路、自來水、電信都應收取基本費,此種邏輯顯然不通。「基本熱費」可能對「蹭熱」用戶起到抑制,但依舊無法改變線路熱損失、空置房蹭熱、相鄰住戶熱能耗散得不到補償現象,無法解決實質問題。

不過,對於這一問題,某能源技術公司專家周亮(化名)給出了不同的分析。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沒有消費就不應該交錢,然而,政府支持繳收基礎熱費,不僅要考慮個人,還要考慮企業和基礎設施問題,「它是保民生的手段」。

周亮解釋,供熱基礎設施在前期的投入非常大,需要後期相對穩定的收入,才能保證供熱公司正常運轉。除了前期固定成本,還包括後期的變動成本,這是隨著用戶用熱量的多少發生變化的,「如果一個小區一家兩家停了暖,供應公司的工作量變化很小,但如果有10%用戶停暖,它的工作量並不會因此降了10%。」

清華大學的羅奧和夏建軍曾在2019年發表《入住率對北方住宅供暖能耗的影響》論文,其中提到,集中供暖能耗的影響因素眾多,由於工程及其他原因,一棟樓中部分用戶未供暖的情況非常常見。供暖用戶與非供暖用戶之間存在戶間傳熱。結合北方集中供暖區域系統連續運行的特點,如果存在不供暖的用戶,將會導致原來熱用戶的供暖能耗大大增加。這也是供熱計量在我國系統形式下難以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圖/《入住率對北方住宅供暖能耗的影響》論文截圖

上述文章提到,在低入住率的情形下,即使建築圍護結構良好,由於戶間傳熱的影響,導致建築單位面積耗熱量大大增加,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費。而且隨著外溫氣候條件降低,造成浪費的熱量也就越多。

「根據文章分析,入住率63%的耗熱量,相當於100%入住率耗熱量的86.8%」,周亮補充,熱力不同於水電氣,並不意味著關停就完全不使用,對於供熱公司來說,承擔的費用也並沒有因此而減少,因此,收取一定的基礎費用也是合理的,「現在很多供熱公司都需要政府補貼扶持,如果取消費用,熱力公司可能也需要通過其它措施和補貼來保證正常工作。」

周亮還舉例,如果不使用小區集中供暖,改用自安裝壁掛鍋爐或者空調,兩者的費用對比一目了然,「也就能理解供熱公司為什麼要收取相應的基礎熱費了」。

對於如何減少「蹭暖」現象,周亮說,目前,可以通過分戶計量按照用量收費,即按用熱量的多少收取採暖費,用多少熱、交多少費,「但這同樣杜絕不了蹭熱的問題,即便是非常節能的建築,熱傳導的問題依然是無法控制的。」

作者:王春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9785427da0ffdcbd152046cad5f28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