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旦磨出來了,必有收穫

2024-10-22     北青網

林特特

上個月,我迷上攤蛋餅。

幾個雞蛋,少量麵粉,些許蔥花,加鹽、味精、水,攪拌均勻。起熱油鍋,徐徐往鍋內倒進麵糊,把握火候,盯著它成型,再及時翻面;等另一面也成型,果斷關火,餅成了。

做一張完美的蛋餅,一段時間內,成為我的追求。別人眼裡,蛋餅做起來簡單,對我來說,頗不易。因為,我的廚藝在兩年前還是零,現在,應對一日三餐沒問題。以吃大米為主的家鄉,在基因里,沒讓我自帶麵食密碼。一句話,在和麵粉相關的領域,我剛上托班。

一個早晨,我在門口早餐店對該店主打產品蛋餅發生了興趣。

驚艷只在一瞬間,那是味蕾的覺醒,是行動的展望,是新目標的確定,我放下筷子,舉起拳頭,暗暗發誓,我要學會攤蛋餅!

買麵粉,找視頻,做實驗,置辦設備。

過程中,我不斷調整麵粉與雞蛋與水的比例,鹽和味精的分量;對比手動用鍋、鏟子烙餅,和用電餅鐺壓出的餅的異同;我甚至拿筆記錄,給餅編號,試圖找到配方不一的餅中最優秀者,最符合我口味者,確定後,我決定,以後就按最佳方案執行。

幾天後,同學帶女兒點點來我家做客,點點剛上初中,因一件小事,在我家鬧起脾氣,她不依不饒,痛哭流涕,號啕十幾分鐘,其他人等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是好。

稍後,點點爆出鬱悶的真實原因,「上初中後,學習怎麼這麼難啊!我可怎麼辦啊!」

我和點點媽對視一眼,點點繼續抽噎。翻來覆去、喋喋不休,關鍵詞圍繞著「難」「壓力」「沒有解決方案」。

午飯時分,主食除了米飯,我還去攤了幾張蛋餅。

「好吃嗎?」我問點點。

「不錯!」傷心沒有耽誤進食,點點咬著蛋餅,夾著排骨,喝著雞湯,眼睛紅腫,大快朵頤。

「阿姨上個月還不會做蛋餅。」我掰著餅,小塊小塊塞進嘴裡。

「這一個月,我媽一天起碼攤四張餅,我連吃一個星期,每天兩張,我都膩了!我說,你不是練餅,是練我!」我娃控訴著。

一桌人爆笑。

「可你現在,蛋餅做得很好啊,一點看不出以前完全不會!」點點眨巴眼。

「因為我把做蛋餅當成一個目標,就會努力想怎麼能完成,拆解動作,研究難點,花力氣,一遍遍練習,我不信我學不會,不瞞你說,前幾天,我六點就起床練攤餅了。」我給點點媽遞個眼色。

點點媽舉的例子和學習無關,她說起她剛進單位時,做辦公室行政工作的經歷。

「我不是一個生活能力特彆強的人,但是我的工作,我必須要負責。所以,那時候,如果我帶隊去某個地方,我就提前去踩點,把要去的地方,要吃的東西,來回的路,全部摸排一遍,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列出來。這麼說吧,如果工作需要,我要請人喝杯咖啡,我要搞清對方的口味、禁忌,如果對方特別講究,我會先去咖啡廳,點一杯咖啡,自己品嘗後,確保無誤。」

點點媽的話,把點點和我娃都驚到了。

「我學游泳和你媽做行政的經歷類似。」我接著點點媽的話茬。

「怎麼說?」兩個孩子異口同聲問。

「我知道我不擅長運動,但我知道怎麼學習,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能力。我不擅長,所以,我要請一對一的教練;我不擅長,所以我給自己充分的時間,別人學一個星期能會,我學一個月還不行嗎?別人一個月能練得如水中飛魚,我不行,那我練半年不行嗎?別人學會後,過很久,仍不會生疏,我不行,我學會後,我每天都去練,直到遊刃有餘。」

「所以你們這樣輪番轟炸我,」點點是個聰慧的少女,她警惕地看著我們,「是為了讓我在數學學習上,不放棄,不停刷題?」

「古代有位大哲學家,叫王陽明,他曾說過,人須在事上磨。數學也好,棒球也罷,做行政,練車、游泳、攤蛋餅,包括我的職業,寫作,我每天都要寫,持續練習,都只是人要在事上磨的那一件事。你一旦磨出來了,必有收穫。下一次,遇到類似挑戰,你更知道該怎麼磨,怎麼達到目標。有時候,我會刻意去找一件事磨,在挑戰中,獲得快樂,感受到精進,體驗到從不會到會,學習的成就感。」

一頓飯即將結束,蛋餅吃完,盤子見底了。

我去臥室拿出一對新購得的牛角刮痧板,展示給他們看,這是我最新的挑戰,對著視頻和書學刮痧。

「你能學得會嗎?」我娃質疑。

「學習是一種能力,我們都知道學習的奧秘。」點點媽說。

「我們總有擅長的事兒,不需努力,便可拿到好成績。總有不擅長,但感興趣,或必須做的事兒,通過努力,通過練習,通過掌握基本的規律,能拿到中等分數。人生就是一張接著一張的蛋餅,我能練好蛋餅,我肯定能學會刮痧。」我自信滿滿。

「學會了,可以給我刮痧嗎?」點點問。

「可以,等你數學提高。」我承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946b859e3d4331ac6306fb5d948e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