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簡,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2022-06-15     凌小麥

原標題:素簡,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素簡,不僅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修行

文|凌小麥

寫最暖心的文字,治癒孤寂的心,關注我,溫暖你。

-01-

劉禹錫的《陋室銘》里的一句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雖然家裡很簡陋,但是住著很舒適、開心就可以了。

素簡是一種生活方式、人生態度。

素簡,是低調做人的根本。一個人無論地位多高、身價多麼尊貴都不能奢侈。能做到大道至簡,一定是有了達觀通透的境界。

塵世喧囂,物質的極大豐富容易使人迷失心性,素簡就是收斂,收斂我們內心的貪慾。

知足者富,知儉者福。素簡是一種修身立德的良好生活方式。對素簡的理解,不僅包括財力物力的節約,更要上升到修身立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上來。

素簡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朱子家訓》所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02-

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樸素,原來最有力量。最樸素,最本質,最持久。

儉樸的意義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它更體現了一個人對於人生的理解,是一種人生原則。衣食簡單, 生活簡樸,不僅有助於自身的品德修煉。浪費可恥,節約光榮。

生活的藝術,是學會做減法。懂得取捨,是心智成熟的一種表現。 正如《菜根譚》里所說:「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一個懂得極簡慾望的人,反而能夠從自然中獲得更多豐盛的生命回饋。從古至今,但凡成功的人遇事均能做到自我約束。

學會節儉和簡約,過著平靜的生活,正是一個人正確地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的開始

-03-

素簡更是一種睿智,也是一種富有遠見智慧的生命境界。

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今天,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素簡之人不役於錢、不役於物,可以成為一個自由而單純的人。

素簡能讓人去除生活中多餘的枝枝蔓蔓,回歸生活的本真,摒棄過度的奢華,抵制低級趣味。

古人云:「良田萬頃,日食三餐;廣廈千間,夜臥八尺。」

素簡的人大多務實,不搞奢華的表面文章,不愛慕虛榮。只有這種睿智的人才能真正領悟「成由勤儉,敗由奢」的道理。

素簡是一種可貴的人生態度,我們只要保持一顆素簡之心,用「淡泊以名利,寧靜以致遠」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你就會越來越輕鬆。

-04-

富蘭克林曾說:「對於不知足的人,沒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簡於形,卻精於心。真正的幸福,則是來自「內足」,來自「不缺」。

陶淵明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活,王維過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生活。

素簡,是一種深厚的人生修養。素簡的人並不是小氣,而是會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毫不吝嗇慷慨解囊。

楊絳先生曾說:「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人的慾望是無邊無際的,種種非分之想正是我們徒生煩惱的根源。但願我們每個人都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而不是物質慾望的奴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9319dd974e87b0fb7ffa7272827f2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