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高質量發展落實在哪些方面?水利部副部長在這場發布會上劃重點

2024-06-18     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姜雪穎 北京報道

「我國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洪澇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1%降至0.24%」

「全國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下降至350立方米以下,比十年前降低了近13%,在農業用水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實現灌溉面積和糧食產量穩步增加」

「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

……

6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陳敏在發布會上介紹了上述情況。他表示,水利部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統籌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堅定不移深化水利改革,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不斷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態保護治理能力,有效保障了我國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

陳敏介紹說,水利部堅持人民至上,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雨水情監測預報體系、水旱災害防禦工作體系,我國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洪澇災害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上一個十年的0.51%降至0.24%。近三年,成功抵禦黃河中下游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秋汛、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珠江流域北江1915年以來最大洪水等歷史罕見洪水災害,守護河湖安瀾、人民安寧、社會安定。

堅持節水優先,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十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一倍的情況下,用水總量實現零增長,總體穩定在61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下降41.7%、55.1%;特別是作為最大用水戶的農業用水效率持續提升,全國耕地灌溉畝均用水量下降至350立方米以下,比十年前降低了近13%,在農業用水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實現灌溉面積和糧食產量穩步增加。

堅持空間均衡,推動水資源配置格局實現全局性優化。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推進以南水北調為代表的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建設,統籌區域水網和省、市、縣級水網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實施的水資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十年來,全國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約2000億立方米,是上一個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積約8700萬畝,全國耕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10.55億畝,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0%。

堅持系統治理,更高標準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河長制湖長制全面建立,省市縣鄉村五級120萬名河湖長上崗履職;實施母親河復甦行動,斷流百年的京杭大運河連續三年全線水流貫通,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在斷流26年後實現全年全線有水,華北地下水超採區地下水水位顯著回升,十年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2萬平方公里,越來越多的河湖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

堅持兩手發力,一體推進水利體制機製法治管理。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地下水管理條例、節約用水條例頒布實施,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落地見效。強化流域統一規劃、統一治理、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深化用水權市場化交易、水價、水利投融資等改革,浙江安吉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成功簽約,福建長汀實現全國首單水土保持碳匯交易,四川和寧夏間實現首單跨省域用水權交易,財政資金、政府債券、金融信貸、社會資本共同發力的水利投融資格局初步形成,全國水利建設投資已連續兩年邁上萬億元台階。

陳敏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水利部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930c0236115056ed3dc00943613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