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搜第一!「防猝死套餐」火了!靠譜嗎?醫生這樣說

2023-09-13     生活日報

原標題:熱搜第一!「防猝死套餐」火了!靠譜嗎?醫生這樣說

你聽過「防猝死套餐」嗎?

這個話題最近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網上流傳的「防猝死套餐」

有各種版本

但都大同小異

韓國人風行的「防猝死套餐」是

魚油+VD+VB族+鎂

網友表示「每次吃了之後精力就很好」

網紅蔡千嬅也分享了

她的「防猝死套餐」:

輔酶Q10+魚油+綜合維生素每天吃

益生菌和膠原蛋白偶爾吃

但是

「防猝死套餐」真的科學嗎?

浙大二院藥劑科周權主任藥師表示,保健品和藥品還是有明顯區別的,保健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沒有經歷過像藥品那樣嚴格的臨床試驗。若身體有明顯症狀應去醫院就診,而不是指望通過服用保健品有所改善。

當下,年輕人一股腦兒地推崇「防猝死套餐」,很顯然對於保健品的正確服用存在一定的錯誤認知。保健品究竟在什麼情況下適合服用呢?周權對此表示,這需要諮詢專業人士,經過綜合評估後,方可使用。

圖片來自微博網友

過度服用保健品有什麼副作用?周權提到,保健品攝入的量很關鍵,比如過度攝入維生素D會引起中毒,過度攝入維生素E會有血栓的風險,服用魚油可能會影響其他同時服用的西藥療效。周權強調:「一定要合理評估保健品的劑量後再攝入。」

服用保健品本身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身體狀態更好,通過均衡飲食、注意休息、科學適當補充保健品可以達成這一目的。周權表示,服用保健品一定要確保來源可靠、成分明確、服用方法科學,同時要注意在服用保健品期間出現的異常變化,若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診或諮詢。

浙大二院急診科盧驍副主任醫師也認為,所謂的「防猝死套餐」並不靠譜。「對於急診科醫生來說,如果你有熬夜、夜宵、酗酒、抽煙、不運動等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套餐裡面必須加一個靠譜的急診科醫生,VIP套餐也救不了你。」

20多歲姑娘猝死

醫生:猝死越來越趨於年輕化

盧驍說:「我們在臨床中發現,如今發生猝死的人群越來越趨於年輕化。最近兩個月里,我們在急診中就遇到了五六例猝死病例,他們年紀都很輕,年齡集中在20多歲—40多歲。」

前兩天就有一個20多歲的年輕女孩子,平時上班比較忙,生活節奏很快。發生猝死的前一天晚上,她熬了個通宵沒睡覺,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宿舍睡覺。到了中午的時候,室友怎麼叫她都沒反應,這才發現她已經昏迷不醒了,趕緊撥打120電話把她送到醫院急診搶救。

之前還有一個40多歲的男子,也是上班族。當天晚上下班回到家,睡著後呼吸心跳停止。還有一些年輕人,晚上吃夜宵、熬夜刷手機到凌晨三四點,這樣的不良生活習慣會大大增加猝死風險。

盧驍表示,預防猝死,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減少外源因素對心臟造成損傷,儘量避免長期熬夜、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這比吃任何「防猝死套餐」都管用

其次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心臟發出的危險信號。一旦出現持續性胸痛、胸悶、冷汗等,都應及時去醫院就診,而在熬夜、過度疲勞後出現上述症狀,更應提高警惕不少年輕人仗著年紀輕身體好,即便出現早期不適症狀,也會覺得無關緊要、忍一忍就過去了,從而錯過急救的最佳時機。

他提醒,胸骨後靠正中或偏左側的位置,如果持續出現悶痛感,這是心臟發出的危險信號。此外,也有一部分人會出現左臂內側或左側肩膀的牽拉痛。當出現這些危險信號時千萬不能大意,應及時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救命藥含在嘴裡,並第一時間撥打120急救電話。

青年人群猝死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

常見原因有這些

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吳松表示,構成猝死的因素多種多樣,可能源於疾病也可能源於先天性原因,在人群中為個例,建議大眾不要過於恐慌,應日常加強鍛鍊、均衡飲食、保證睡眠、減少熬夜,如感到過度疲倦,或觀察到一些症狀應該及時就醫治療。

山東大學附屬生殖醫院主治醫師許超則表示,真正的「防猝死套餐」是,健康且規律的飲食(少吃高油高鹽高糖的食物),戒煙戒酒,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久坐,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持愉悅的心情(避免長期情緒緊張、激動),不要過於勞累。

專家們的這些健康建議,也已經被很多研究證實。

2023年8月,來自北京安貞醫院的宋現濤、邢浩然等發表在中國循環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青年人群猝死主要與不良生活方式有關。其中常見的原因就有:

1. 過度勞累

2. 精神刺激

3. 飽餐

4. 飲酒

5. 大量吸煙

6. 寒冷

其中,長期慢性疲勞以及精神緊張處於應激狀態,是無明確既往病史青年人猝死的重要誘因。

這套真正有效的「防猝死方法」

供大家參考

1. 別再熬夜

有些人白天干不完工作,夜裡接著干。但熬夜的傷害往往是潛移默化、逐漸積累的,已經有太多熬夜猝死的悲劇發生,足以引起重視了!

2. 別吃太飽

過度飽食很傷「心」!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姜醒華2019年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過多的食物,特別是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會加重心臟負擔。

3. 戒掉煙酒

很多人一邊吃著降壓藥、降糖藥,一邊參加各種酒局、煙霧繚繞。實際上,在用藥治療的同時,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樣重要。

4. 別太勞累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岭2018年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防癌不要過度勞累。很多癌症患者都特別勞累、工作壓力很大,睡眠不好、熬夜,還有其他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重度抽煙。

5. 別再久坐

河南省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陳小兵2018年在健康時報刊文表示,一動不動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諸多的健康問題,是造成癌症、失能和死亡的一個主要潛在原因。遠離久坐方式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運動起來。

6. 遇事冷靜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吳永健2015年在好大夫平台發文表示,很多心臟病發作是因為劇烈的情緒變動。比如暴跳如雷會造成血壓變化,也導致體內各種有害物質快速增加,而引起心臟病發。

7. 減少抑鬱

焦慮、壓力大等不良情緒對於心腦血管患者來說是引發猝死的一種誘因。尤其是抑鬱,它是心肌梗死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

8. 運動適量

廣東省清遠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李金花2020年在人民日報健康號刊文表示,運動要量力而行,很多平時不參加鍛鍊的人,在長時間跑步之後,體內心臟供血不足,導致心臟負荷過大,就會容易發生心臟驟停,引起生命危險。

在運動中,如果突然出現胸悶、心跳過快、呼吸困難等症狀,則不能再強行運動,要慢慢地放慢運動的步伐,繼續往前慢走幾分鐘,緩衝一下再坐下休息。

這份「健康生活」指南

轉發給你關心的人吧~

*點亮【在看】,轉發關注~

來源:都市快報、廈門日報、健康時報

編輯:凌文秀

審校:韓作貞

監製:殷美玲

重磅!取消二環以內歷下區、市中區區域購房限制!濟南調整購房政策!

6天內第3次拍到!濟南又現UFO

帶傘!濟南開啟「多雨模式」!冷空氣來襲,氣溫再降

精彩視頻,歡迎關注「齊魯晚報」視頻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85d3758ec071512917501ff846b3a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