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橘子這樣吃對身體有壞處!但每個人都忍不住!

2022-02-23     健康160

原標題:警告!橘子這樣吃對身體有壞處!但每個人都忍不住!

最近幾年,車厘子+草莓的配置,一直是水果自由里的頂流。

只要誰在朋友圈曬個草莓、車厘子,一定是通訊錄里最靚的崽。

但令大眾沒想到,今年的「網紅水果」,卻是被另外一種水果——砂糖橘逆襲,成為新的水果之王!

它究竟火到什麼程度?

有網友表示:沒有一筐砂糖橘能過夜、一吃就十幾斤,根本無法自拔、停不下來的不是「炫邁」,真正停不下來的是砂糖橘……

這個舌尖上的美食,引起眾人喜愛的同時,卻也輿論頻頻。

有網友表示,自己因為吃太多,皮膚變黃,有些人甚至被送進了醫院!

那麼,事實到底如何,就來和小編一探究竟吧!

一、

新的水果網紅—砂糖橘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藍綠時!

每到秋冬兩季,橘類水果因為水分足、味道酸甜、價格又不高的原因,受到人們歡迎。

再加上它們顏色鮮艷、明亮、喜慶,也被人們稱之為喜橘。

很多人以為,橘子是由外國引進國內的水果。

實際上,橘子原產地是我們中國,早在兩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就寫下讚美橘子的名篇《桔頌》:「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大概意思,就是橘樹是上天賜予的,永遠生長在南方的楚國。

那麼,橘子是如何火遍全世界的呢?

最早的傳播,是15世紀的葡萄牙人把中國甜橙帶到地中海沿岸栽培,當地稱為「中國蘋果」。

1821年,英國人把金柑帶到了歐洲;1892年,美國從中國引進椪柑,叫「中國蜜桔」。英語把柑和桔總稱Mandarin,原意就是「中國珍貴的柑」。

橘子家族不僅火遍了全世界,而且經過一代代的傳播、變異、雜交,有了各種各樣的品類。

例如柚子和寬皮橘雜交產生了酸橙;酸橙和香櫞雜交產生了檸檬;香櫞和小花橙雜交產生了萊檬。

除了這些,還有經過多次雜交的結果,比如寬皮橘和柚子經過多次雜交產生甜橙;甜橙與同父異母的兄弟繼續雜交,產生一種混雜橘——「柑」。

而我們今天的主角——砂糖橘,就是橘子家族的老祖先寬皮橘和它的孩子橙子雜交後的產物。

橘子家族這麼多品類,砂糖橘憑什麼一枝獨秀呢?

首先,因為它是在每年春節前後40天上市,因此也被人們稱為「賀歲橘」,有著吉祥、喜慶的意義。

其次,砂糖橘個頭小、皮薄好剝、還沒有核,再加上特別好吃,如此美味方便的水果,誰能不愛呢?

最重要的是,沙糖桔營養價值極高,在缺少新鮮果蔬的冬季,橘子是很好的維生素C來源,比冬季另外兩個明星水果——蘋果和梨要多得多。

其次,它還富含大量的纖維蛋白、少量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蘋果酸、檸檬酸,具有調理脾胃,消炎殺菌,止咳平喘以及提升免疫力的功效。

二、

吃橘子,為什麼會吃出事?

砂糖橘雖然吃著很爽,讓人慾罷不能,但最近,總是有一些令人「鬧心」的新聞:

砂糖橘吃多了人會變黃

過多食用砂糖橘,會口腔潰瘍、胃潰瘍

砂糖橘不能和牛奶並用,否則後果很嚴重

......

這些關於砂糖橘的消息,到底是謠言還是事實?它的「殺傷力」真有那麼大嗎?

首先來說說,為啥吃多了砂糖橘我們會變小黃人,這是因為砂糖橘富含β-胡蘿蔔素。

這類色素,廣泛存在於柑橘、芒果、胡蘿蔔、紅薯、南瓜等黃澄澄的果蔬中。

β-胡蘿蔔素是一種脂溶性色素,它會沉積在皮下脂肪和角質層中,讓皮膚變黃,手腳掌、鼻翼、鼻尖、前額等區域更明顯。

正常吃這些果蔬,其中的β-胡蘿蔔素大都會被人體轉化為維生素A。

但如果攝入過量(超過30毫克/天,相當於一天8根胡蘿蔔),多餘的β-胡蘿蔔素身體來不及代謝,就會積累在血液中,導致胡蘿蔔素血症。

有些人吃砂糖橘等橘類水果,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

這是因為砂糖橘味道酸甜,是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成分,人體食用後可以促進胃酸分泌。

但是胃部不健康的人,例如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食用過多或空腹食用,可能會加重對腸胃的刺激,從而導致原本的胃腸不適症狀加劇。

很多人吃砂糖橘之後,會出現牙齦紅腫、嘴巴潰瘍的情況,大家會說這是「上火」了。

這是因為砂糖橘里的有機酸容易對口腔黏膜產生刺激,讓人覺得嗓子不舒服。

另外砂糖橘吃太多,還會造成口腔內細菌滋生,引起炎症,因為細菌和你一樣也喜歡吃甜的。

前幾天有個新聞說一女子吃了橘子後上吐下瀉,痛苦無比。按照醫生的說法,她是因為吃了橘子後又喝了牛奶。

其實,當橘子和牛奶混合後,儘管會產生一種叫酪蛋白的白色顆粒狀沉澱物,實際它對人體是沒有危害的。

專家表示:有些人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可能是因為身體缺乏乳糖酶,即使不吃橘子,喝了牛奶後也會引起腹痛或者消化不良。

還有,沙糖桔含有的糖分較高,其名稱也是因其甜度而得名。

吃了過多的沙糖桔後,可能會引起身體中血糖上升,不利於身體健康。

按照醫生的建議,每天吃3個就可以,再多就可能會引起上述問題!

三、

怎麼吃橘子,才最安全?

正是橘子上市時,相信不少人「炫砂糖橘」上了頭,少則幾斤,多則一筐地買回家,坐在一旁慢慢吃。

然而,有不少朋友發現,買回來的砂糖橘掉色嚴重,甚至會將手指染紅,專家表示可能是買到了染色砂糖橘。

更有甚者,因為吃砂糖橘「太上頭」,反而影響了身體健康!那麼,怎麼挑橘子,怎麼吃橘子才合適呢?

想要買到絕佳的砂糖橘,小編找了無數的挑選方法,最終得出了最佳方案!

要知道,自然成熟的砂糖橘點色澤多為橙黃,或者橙黃透淺紅。

所以在辨別砂糖橘的好壞時,可以遵循一看、二聞、三摸的方法來挑選 。

關於如何吃橘子,小編也總結了一套養生方法,快來瞧一瞧!

1

千萬別不吃橘絡

橘子上的白絲是一味藥材,叫做「橘絡」,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例如糠醛、硒烯、莰烯、多糖物質和類黃酮。

橘絡提取物可清除亞硝酸鹽,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具有抗氧化活性,有助於抗衰;能夠保護腸道平滑肌細胞;對抑制乳腺增生也有一定功效。

所以,吃橘子時順帶著吃橘絡,而不是刻意剝掉,而且橘絡富含粗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和降血脂。

2

橘皮大有用處

很多人吃橘子,很容易把橘子皮丟掉,實際上它也大有用處!

新鮮的橘皮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香精油,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等功能。將其咀嚼後吐掉殘渣,重複數次,對去除口腔異味比較有效。

橘子皮曬乾之後叫做陳皮,對於健脾開胃、消化不良有奇效,可以和大米一起熬粥,或者用來燉湯。

3

橘核應該這麼用!

很多人因為橘核又硬又不好吃,經常就把橘核吐掉,其實是很大的浪費。

橘核有理氣、溫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驅寒,又能止痛,對於廣大女性來說,有助於緩解月經所帶來的痛苦。

具體辦法,就是用橘核沏茶,一般用3~5克;如果疼得厲害,可以用到10克。

根據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普通成人每天吃(去皮)水果的量為200~350克,大概是2-3個左右。

對單果重32~56克的砂糖橘,1天吃10來個就行了。

所以,橘子雖然美味,千萬不要貪吃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7e475079d1e6d75a0ac907479c0ab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