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楓手下走出3位大將,遺腹子是上將;弟弟在解放戰爭中犧牲

2023-11-05   歷史有看點

原標題:彭雪楓手下走出3位大將,遺腹子是上將;弟弟在解放戰爭中犧牲

1950年在一次中蘇友好交流大會上,彭延泰作為烈士軍屬代表發言時講到:「……我的大孩子雪楓,二孩子之久,他倆都很早參加了紅軍,一直跟敵人拚命打仗,已經犧牲好幾年啦!……現在咱們自己當了家做了主人,我兩個孩子的死是光榮的,值得的……」

毛主席接見彭延泰

1907年,彭雪楓出生於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一個清貧的書香之家,3年後,二弟彭之久出生。彭雪楓共有兄弟四人,雖然他們的父親是個本分的農民,但祖父彭如瀾和伯父彭延慶都是當地有名的私塾先生,因此兄弟幾個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928年夏,彭雪楓回到河南老家,見到了二弟彭之久,兩人已經7年沒有見面,分外熱情。彭之久怎麼也想不到哥哥剛剛虎口脫險的經歷有多麼驚險,當時,中國革命正處於低潮期,正在經歷一場可怕的浩劫。先是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在北京突然行動,逮捕了李大釗等60多名革命黨人,並於28日,將李大釗等人處以絞刑。在北京南苑組織農民暴動的彭雪楓,成為了反動軍閥重點通緝對象。北京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在白色恐怖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根據黨的指示,彭雪楓不得不離開北京,前往天津隱蔽。

此時的天津與北京一樣,處於白色恐怖的籠罩下。彭雪楓的活動很快引起敵人的注意,處境非常危險,每走一步都會被盯梢和盤查。他決定暫時回到河南老家,與同學張維瀚、牛連文等人考入了開封訓政學院專修班。

當年,彭雪楓離開家鄉獨自前往天津時,只是一個14歲的懵懂少年,如今已經是入黨3年的老黨員。彭之久在彭雪楓的啟發引導下,他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開始閱讀進步書籍,萌發了革命思想。參加了村裡的保家自衛隊,扛著土槍打更巡邏。還積極學習打小紅拳、耍九節鞭等武術,並成為該活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

兄弟倆的團聚非常短暫,很快,韓復榘被蔣介石收買,對河南的共產黨人舉起了屠刀。彭雪楓不得不冒著生命危險重返北京,黨組織指派他前往天津開展工作。到天津後不久,在伯父彭延慶家裡,再次見到了二弟彭之久。原來,彭雪楓離開家鄉後,彭之久為尋求知識,背井離鄉,千里迢迢到天津投奔經商的伯父彭延慶。在伯父的幫助下,他在震中中學當上了一名半工半讀的旁聽生。彭雪楓從弟弟那裡得知母親已經病故的噩耗,心裡悲痛萬分,當即與弟弟抱頭痛哭。

彭之久得知哥哥即將被派到煙台劉珍年部22師做兵運工作時,就想著和他一起參加革命,但是被哥哥拒絕了。彭雪楓告訴他,山東的劉珍年部是舊軍隊,欺壓人民,要他先學點有利於人民的本領。此時,晉軍軍醫訓練班正在天津招生,於是,在同鄉朱鞦韆的介紹,彭之久考進了晉軍軍醫學校。而這一別,兩人再次相見已經是10年之後。

彭之久從軍醫學校畢業後,隨軍到山西省陽泉,在晉軍72師當醫務兵。他一面刻苦鑽研醫學知識,一面打聽紅軍下落,尋機參加革命。1934年,蔣介石調動國民黨百萬大軍「圍剿」中央紅軍,彭之久隨奉調的晉軍到江西,原本打算尋找在蘇區的哥哥參加紅軍,由於哥哥已經隨部隊開始長征,他又轉回了山西。

長征後期,1935年9月12日,黨中央在俄界召開政治局會議。會議決定,將軍委縱隊和紅一方面軍主力共七八千人改編為了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毛澤東任政委,彭德懷任司令員。

陝甘支隊下轄三個縱隊,第一縱隊司令是林彪,政委是聶榮臻。第二縱隊司令是彭雪楓,政委是李富春,政治部主任是羅瑞卿。第三縱隊司令是葉劍英。

可見此時的彭雪楓,與聶榮臻等人是平級的。在他的麾下,有3位是後來的開國大將,肖勁光時任第二縱隊參謀長、羅瑞卿時任第二縱隊政治部主任、陳賡時任第二縱隊十三大隊大隊長,有7位是後來的開國上將,除了劉亞樓時任第二縱隊副司令、李志民時任第二縱隊衛生部政委之外,李天佑、楊勇、王平、蘇振華、張愛萍等5人時任第二縱隊下轄的大隊長或者政委。

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彭雪楓接受毛澤東的重託,擔任「特使」,與閻錫山進行談判,表達了聯合抗日的真誠願望。在這裡,與「失聯」10年的二弟彭之久邂逅。當時,彭之久正在山西省衛生人員訓練所學習,他向彭雪楓傾訴了自己與紅軍失之交臂的經歷。

七七事變後,彭之久也畢業了。彭雪楓介紹到他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工作。先後在八路軍民運部、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等部門任職,他報國夙願終於實現了。

1938年春,日軍侵入晉南,臨汾失守,山西軍閥閻錫山率其幕僚逃至陝西省宜川桑柏村,晉南地區淪陷。駐臨汾的中共山西省委機關和八路軍辦事處向呂梁山鄉吉地區轉移,以機關的二三十名警衛人員和新絳紗廠一部分工人為基礎,組建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支隊第一大隊,彭之久先後擔任該大隊民運幹事、政治部主任。而彭雪楓肩負毛澤東賦予的「開展豫西敵後游擊戰」的新使命,走上了運籌中原抗戰的第一線。同年9月組建新四軍游擊支隊,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任新四軍第6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八路軍第四縱隊司令員。

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四師師長兼政治委員、淮北軍區司令員,領導根據地軍民同日偽軍及國民黨頑固派軍隊進行艱苦鬥爭。

1944年春,日寇發動豫湘桂戰役,國民黨軍隊全線潰退,喪師失地。日寇接連侵占鄭州、洛陽等49座城市,中原大片河山淪入敵手。7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向河南敵後進軍,收復失地,挽救中原危局。命令淮北新四軍四師等部主力西進,恢復豫皖蘇邊區。

一切安排妥當後,彭雪楓回家看望了懷有身孕的妻子林穎。隨後,他戎裝整潔,面帶笑容,在鄧子恢政委等人的陪同之下,召開誓師大會。彭雪楓說到:「三年以來,我們為顧全大局,忍痛撤出豫皖蘇,可是頑固派並沒因此悔悟,日寇侵犯中原。湯恩伯主力不戰而逃……現在打回老家去的時候到了,我們一定要解放豫皖蘇。」會後,彭雪楓當即與留守路東的鄧子恢等人一一告別,率領三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炮車、戰馬等浩浩蕩蕩地開赴抗日前線。

林穎的淚水奪眶而出,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她不忍心這樣同丈夫分別。可是她知道丈夫一心為國為民,便故作笑臉地說:「你放心走吧,我等著你!」彭雪楓揮手與妻子告別,轉身邁步走到了西征部隊之中,未曾想,這一別就成了永別。

西進部隊首戰告捷,拔掉了西進道路上的攔路虎——小朱莊,擊斃偽軍游擊第40縱隊司令王傳綬以下300多人,俘虜副司令以下1300多人。

小朱莊戰鬥結束之後,在彭雪輝的指揮下,西進部隊乘勝追擊。新四軍威力強大,所向披靡。彭雪楓的四師所到之處,受到群眾歡迎和支援。在群眾的支援之下,我軍迅速解放了蕭縣、永城、宿縣等地區。

彭雪楓率部強襲八里莊李光明支隊,八里莊位於永城和夏邑之間,盤踞在此的李光明部,是頑軍、偽軍、土匪三位一體的「混血兒」。依仗著離夏邑日本鬼子據點很近,可以得到日寇的支援,經常四處騷擾,魚肉百姓。弄得民不聊生,雞犬不寧。我軍西進之後,這一帶的人民群眾紛紛要求拔除這個毒瘤。

為了打好這一仗,9月10日早飯之後,彭雪楓騎著戰馬,帶著通訊班,親自到擔任主攻任務的9旅25團進行戰地動員。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我軍開始行動。彭雪楓徒步和戰士們一起行軍,邊走邊和張震參謀長研究著作戰方案。

凌晨戰鬥打響,在彭雪楓的指揮下,第四師從北和東兩面同時突進到八里莊。敵人大多在睡夢中已經被我軍俘虜,只有李光明支隊司令部和另外兩個大隊仍然頑抗。原來,李光明為了阻止我軍西進,加築了八里莊的寨牆,又在寨子中間修了一個很高的碉堡,整個八里莊都在敵碉堡的火力範圍內。

因為天黑,地形不熟,部隊不好展開,彭雪楓決定拂曉後開始總攻。回到指揮部,他把油布鋪在地上,和衣躺下,準備休息一會兒,以便白天指揮戰鬥。他實在太累了,幾天來親自動員、主持作戰、安排地方工作、接待來訪的群眾……剛一躺下,突然槍聲大作,警衛員急匆匆地跑進來報告,敵人突圍了。

彭雪楓立馬從油布上跳了起來,隨即拿起心愛的左輪手槍,衝出了指揮部。彭雪楓、張震等人爬上了圍牆的高處,指揮戰鬥。警衛員劉瑞芳擔心發生危險,逐一把他們拉了下來,站在寨牆上面的跪射散兵坑內,但仍然暴露出半個身子指揮戰鬥。這時,槍聲、手榴彈爆炸聲、喊殺聲交織在一起。

彭雪峰下令衝鋒,司號員吹起衝鋒號,騎兵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了上去,活捉頑軍司令李光明。成批的俘虜被送到了指揮所,彭雪楓非常興奮。他正要騎兵團將李光明送來親自審問時,忽然傳來一聲冷槍聲,彭雪楓身子一歪,突然傾斜倒地。警衛員劉瑞芳雙手把他托住,站在旁邊的張震也連忙上前攙扶,他兩眼朝張震一瞥,再也說不出話來,瞬間臉色蒼白,瞳孔擴散,心臟停止了跳動。一顆罪惡的子彈穿進了他的左心房,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壯烈殉國。這一年,他才37歲。

彭雪楓雕像

遠在延安的毛澤東聞聽噩耗,緊握的鋼筆從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拿著電報的手也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毛澤東不由得痛哭失聲:「小小的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黨中央考慮到彭雪楓在四師和淮北人民群中的崇高威望,為安定軍心、民心,決定秘不發喪。待彭雪楓靈柩運迴路東洪澤湖畔安葬時,再舉行公開悼念活動。

彭雪楓的遺體被抬到11旅旅長滕海清的辦公地點。根據軍部的指示,滕海清派人買了一副黑漆棺材,將他入殮,悄悄地用船運到津浦路東,安放在成子湖邊兒的一條大木船上面。棺木用紅色幔布遮蓋著,日夜派人守護。在此後很長時間,部隊依然用彭雪楓的名義對外發布文告、命令。

直到1945年1月,公開悼念彭雪楓的活動才開始。八路軍總部發布公告: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彭雪楓同志於去年9月在淮北前線壯烈殉國。

林穎剛剛在淮南生下一個男童,這時,正逢鄧子恢到淮南軍部開會,陪同她一同回到淮北。彭雪楓犧牲的消息林穎一點兒也不知道,在回洪澤湖的船上,她還充滿了喜悅。漸漸的,她看到湖岸,上岸就是大王莊,她猜測丈夫正在焦急的等待她與孩子。

可是這時鄧子恢面色淒涼,輕聲地對她說:「林穎同志,現在應該告訴你了,雪楓同志他犧牲了。」

林穎怎麼也不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當她在鄧子輝的陪同下,走進哀樂陣陣,到處擺滿花圈兒輓聯的靈堂後,看到將軍遺像,想到丈夫生前的音容笑貌,以及西征前的臨別之言,她再也支撐不住,撲倒在地,放聲大哭……

彭雪楓的生命定格在37歲,而三年之後,二弟彭之久也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1947年4月,已經是太岳軍區衛生部部長的彭之久,在解放晉南戰役中,為了推廣新創傷療法,彭之久帶領醫療手術組緊隨作戰部隊前進。

27日晚,在泉逗灣戰鬥中,醫療組與指揮部失去聯繫。次日凌晨,彭之久突然聽遠處槍聲大作,他擔心指揮部被敵人包圍,急忙親自去增援。警衛員擔心有危險,他說:「咱們犧牲不要緊,要緊的是趕快設法告訴戰鬥部隊。」說罷,立即帶著一名警衛員和一名民兵匆匆出發了。他們走到夏縣鞏村和張里之間時,突然與敵人一個19人的便衣諜報組遭遇,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彭之久沉著應戰,英勇迎擊敵人。在激烈的戰鬥中,不幸頭部中彈,但他仍頑強地堅持戰鬥,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部隊聽到槍聲迅速趕來,全殲了敵人,而鎮平人民的好兒子、黨的好戰士彭之久卻倒下了!他和哥哥用自己的身軀鋪平了中華民族解放的道路。

1948年5月6日,陳賡代表黨中央去看望彭雪楓、彭之久的父親彭延泰。彭延泰老年失雙子,怎能不傷心?但彭延泰卻對陳賡說:「兄弟二人功垂祖國,死得其所。」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關部門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60多年來眾多高級將領進行了全面、客觀、公正和實事求是的歷史評價,經過兩次審議,正式確認了36位軍事家,彭雪楓位列其中。

彭雪楓的遺腹子彭小楓,在黨組織的培養下,曾任第二炮兵政委,1994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2002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2006年6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廣州起義總指揮犧牲後,兒子在皖南事變中犧牲,手下走出3位元帥

毛澤東出身並不貧寒,土地改革劃分階級時,怎麼劃定他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