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婚姻》里的「盛江川」們,怎麼一張嘴就讓人生氣?

2022-03-07     圍剿白日夢

原標題:《我們的婚姻》里的「盛江川」們,怎麼一張嘴就讓人生氣?

大家最近有追白百何、佟大為、蔣欣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我們的婚姻》嗎?

實不相瞞,阿槓最初是因為演員陣容去看的,畢竟這幾位隨便組合一下就是部質感上乘的都市劇,結果沒想到看了幾集後一邊咆哮一邊吸氧掐人中,整個人被劇里那些「普信男」發言和高高在上的男性凝視氣得半死。

佟大為飾演的盛江川,嘴上支持當了六年全職媽媽的沈彗星(白百何飾)出去工作,實際卻處處貶低和阻攔,甚至直接酒後吐真言說「我全憑自己的一己之力,帶著咱們全家,實現了消費升級」,完全忽略了沈彗星對於家庭的付出。

盛江川的老同學霍連凱(王驍飾)更過分,在飯局上直接用投資眼光看待婚姻,大談特談「男人結婚吃虧論」。蔣靜(曹曦文飾)的老公陸維斌(佟悅飾)則認為全職媽媽就是個保姆,還恬不知恥地表示全職媽媽離婚只能按全日制保姆結算賠償金。

對於像他們這樣兩性關係中的既得利益者來說,無論是沈彗星這樣的全職太太,還是像董思佳(蔣欣飾)這樣的職場女強人,他們都看不到女性獨立堅強的那一面。只會諷刺前者依靠男性生活,埋怨後者不照顧家庭。

而且一旦伴侶超出自己的「控制」,就會歇斯底里地認為是對方有錯在先,從不會反思自己。

這種跟現實生活高度一致的男性凝視,在職場劇情中也很常見。

盛江川的老闆曹大仁強調男人與女人之間要劃清界限,還搬出了「她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應該能識大體,顧大局」這樣的道德綁架;

沈彗星重回職場的第一步,就被多次問及「作為母親,怎麼平衡工作和家庭?」這個男性從不需要回答的問題……

#比起只知道一味言語打壓或者PUA女性的男性,這種利用老舊的職場理論去馴化女性的思維顯然更可怕#

看到這些話拳頭硬嗎?想打人嗎?想就對了!這些忽視家庭、還向妻子理直氣壯地表示自己是「好男人指南」的發言,誰聽了拳頭都會硬。

阿槓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的婚姻》的劇情雖然有創作成分,但卻是現實,我們就應該直截了當地把女性遭受的區別對待拍出來。

從觀眾閱劇感受來說,這兩年很多都市劇走的都是「甩掉渣男之重生大女主」的套路,但看了《我們的婚姻》你會發現這部劇最大的優點並不是爽,而是不吝惜地去呈現婚姻里女性和男性的真實想法。

就拿盛江川執意要辦高爾夫會員卡這件事來說吧,他的年終獎是60萬多一點,但高爾夫俱樂部的會籍資格要70萬,想要拿到這個「敲門磚」,就必須從家裡再掏出10萬。

於是他明明是自己想進俱樂部卻楞是找了各種理由忽悠老婆,一會兒說很多女人都在打高爾夫沈彗星不能落後,一會兒又說這種運動不僅有利於身材塑形,還可以拓展人脈。甚至在被沈彗星忽悠參加親子運動會後,又覺得自己有了「談判籌碼」想藉機作為交換。

#我們沈姐原話:這孩子不是他的嗎?每次幫我干一點點事情,就像給了我多大恩惠一樣。#

阿槓不是說偏袒女性或者想挑起男女對立,會員卡這件事雖然對盛江川的事業有助力沒錯,可凡事總要講究量力而行。這筆花銷對於他們現在的家庭來說,是不務實的。

盛江川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家裡背負的日常花銷、房貸車貸、孩子上學的費用、課外補習班的支出、老一輩人的吃穿用度……每一筆都是壓力。

這個時候他非但不幫忙緩解經濟壓力,還勸你再添一筆錢,盛江川你要不要聽聽自己在說什麼???

婚姻生活中男女角度的不同、思考模式的不同、家庭分工的不同都會導致日積月累的矛盾爆發。對於盛江川和沈彗星來說,是高爾夫球卡背後的工作變動以及沈彗星的重回職場,而對於李宇文董思佳夫婦來說,則是長久「女強男弱」導致的價值觀不同。

李宇文因妻子事業忙碌而無暇顧及家庭選擇暫離職場,盡職盡責地照顧孩子和妻子。董思佳明明可以利用工作便利帶他前去論壇,可她思考再三還是選擇了放棄,甚至不想讓別人知道老公是全職爸爸;

#董思佳做出這個判斷,當然有為李宇文考慮的原因,比如其他人帶去的家屬都是女性這類,可本質上還是因為怕被說三道四#

李宇文提出想找工作被她一頓狂批,當面跟他算經濟成本和家庭成本,把他喜歡的工作高度凝結為「窮折騰」。

#救命,這不就是女版盛江川嗎!!!雖然盛江川是骨子裡大男子主義自戀思想在作祟,董思佳則是對男權社會文化的潛意識屈從,但從對伴侶造成的結果來看都是為了自己的事業無視另一方的意志,也太窒息了#

而沈彗星的鄰居蔣靜,則面對的是老公疑似出軌,自己卻不敢當面對峙的尷尬情況。她因為全職太太的身份一直看輕自己,不敢花錢不敢說話,唯唯諾諾地生怕老公生氣,就連安排自己爸媽出去玩都要耍點李代桃僵的小手段。

可就算秉承著把「老公當老闆伺候」的想法,也沒有換來對應的雙向奔赴,反而在他的出差行李箱裡發現了功能茶。她把女人裝傻的智慧一裝到底,很多觀眾都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活得這麼卑微。

通過三個家庭的這些雞毛蒜皮,估計有心的觀眾已經能產生共情並發現矛盾的根本原因了。

平等的家庭關係無關誰主外誰主內,也無關誰賺多賺少,而是有商有量的合理化家庭分工,且在長久的生活中不止抱怨自己的辛苦更牢記身邊人的付出。而這三段家庭矛盾,就是有其中一方過於想當然,看不到對方的付出與辛苦。

沈彗星犧牲自我做了六年家庭主婦,盛江川看起來尊重她,其實並不認可妻子的付出。他每一次只看得到自己的辛苦與委屈,卻對妻子的犧牲視而不見。

換房子是自己的功勞,階級躍升是自己工作努力,一邊說著投資工作時間長、強度大、出差多,一邊要沈彗星換清閒工作支持自己事業,全然不顧沈彗星的個人事業追求。

在他的人生規劃里,沈彗星已經與孩子綁定,他從來沒有想過對方也有事業追求和人生目標。

所以當妻子對論壇有興趣時,他認為妻子已經跟投資市場脫節,當妻子重回職場努力追夢時,他念叨的卻是「我一天孩子都沒帶過,我零基礎還零支持,你也不教我怎麼帶,是不是?」

可他完全沒有意識到,沈彗星的事業脫節正是因為這個小家,也沒發現沈彗星當初也是從零做起,一點一滴學著如何跟孩子相處。

正如沈彗星所說,如果這個家有一個人要付出,一定是她。有一個成功的機會,一定是盛江川的。所以當她在最新一段劇情里爆發時,並不是為了打贏夫妻間的這場嘴仗,而是要證明自己的價值,作為家庭主婦之外的價值。

《我們的婚姻》是一幅社會不同婚姻狀態的家庭圖鑑,劇中的每個主角都代表了婚姻的不同狀態,算是把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全都擺在明面上了,它通過塑造一個個「常人」而非「惡人」的方式,來拷問婚姻。

就拿#盛江川到底渣不渣#這個話題來說吧,《我們的婚姻》里的男性角色都非常典型。

從基礎配置來說,盛江川收入不錯,和陸維斌相比對老婆也比較關心,時常哄著。可在家庭關係里,他管家少,因為當初和沈彗星的分工問題也發生過很多爭執,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也是事實,而這恰巧也是討論盛江川到底渣不渣最有意義的地方。

《我們的婚姻》並沒有塑造一些典型的壞男人,而是塑造了一個個有各種缺陷但在社會大眾眼裡是香餑餑的男性角色。

它藉助不同家庭的分工模式,將現代社會中的家庭問題進行了全面且真實的呈現刻畫,並通過婚姻圖鑑的展開涵蓋了當前社會的其他痛點問題。

比如雷厲風行的職場麗人董思佳,在李宇文主動提出想回出版社工作時,表面看似不動聲色,其實心裡寫滿了不願意。這樣一對夫妻,既切中了時下困境,又展示了丈夫帶孩子的新型模式。

再比如就算是親密如夫妻,也會有各自的小算盤。對於互相的不理解和算計,也會直擊當下許多夫妻的痛點。

婚姻好壞沒有標尺,正如感情得失無法量化,當同床共枕的人開始計較付出多少,當有一方下意識完成了從「我養你」到「我養的你」的轉變,記得先自我反思而非審視對方。

以心為尺,去感受對方的付出,忘記自我的犧牲。

《我們的婚姻》從根本上講,討論的是「選擇」的問題,無論是情感還是事業,這都是繞不開的議題。婚姻沒有絕對的公平,夫妻雙方都要做出選擇和犧牲。

有趣的是,阿槓在看劇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彈幕問題,觀眾說「為什麼感覺沈彗星面對盛江川很不耐煩?」,從阿槓的個人感受來講,我覺得她一直處於對自身現狀不滿的情緒里,這種態度也在跟丈夫溝通時以最壞的方式顯露出來。她的個人選擇,導致了六年以來一次次的失望累計。

#白百何的這種情緒真的拿捏的很好,咱就是說,你永遠可以相信江湖你白姐#

「女性也可以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女性也不是只能作為誰的媽媽、妻子、女兒活著」這才是她想要的選擇。

溝通需要對等,如果盛江川不能完全理解沈彗星對職業平等的渴望和迫切,對婚姻家庭男女平等付出的態度,他們之間就會始終處於「一點就著」的溝通狀態,永遠無法真正解決核心矛盾。

很多時候女性追求平等,並不是因為男性口中朝令夕改的選擇變化或者是為了獲得一些特權和特殊待遇,而是為了讓對方真正認同並尊重我們的付出。

照顧家庭的選擇是女性做出的沒錯,可同樣的,重回職場的選擇也是女性做出的,怎麼談到工作問題,想讓對方盡到「父親」或者「母親」的這份責任就避而不談了呢?

如今,在沈彗星媽媽陰差陽錯的「安排」下,盛江川和沈彗星已經把離婚事宜提上了日程。李宇文董思佳夫婦也因為董思佳沒跟對方商量,就直接向羅教授提出了編制要求而發生爭吵。《我們的婚姻》里的兩對夫妻,家庭關係都有了巨大的變化,未來他們會走到哪步,讓我們拭目以待。

婚姻是兩個人的事,工作也是兩個人的事,家庭與孩子也該由雙方共同承擔,如何有商有量地攜手渡過這些坎坷與歲月,才是我們的婚姻中最該考慮的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7963ca8798a6afb8a4d7b10880df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