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榮耀調研 三年崛起之路帶來哪些啟示?

2023-11-20     手機之家

原標題:經濟學家榮耀調研 三年崛起之路帶來哪些啟示?

11月14日上午9點,一輛滿載經濟界大咖的中巴駛入深圳坪山區蘭竹西路9號。

打開車門,聯辦財經研究院首席專家許善達、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原副理事長王忠民、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創院院長海聞、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等多位經濟領域的權威學者及專家等10多位經濟學家魚貫而出。

這支由新經濟學家智庫組織的考察團,通過經濟學家的一線調研,尋找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為高質量發展探路。

此次,他們為新榮耀而來。

回顧三年前,榮耀與華為分道揚鑣,失去庇護,又恰逢行業下行周期。如今,新榮耀崛起,多款產品與華為、蘋果形成競爭格局,市場份額走出「微笑曲線」,可謂闖出了一條逆勢之路。

這家曾穿過「風暴眼」的公司經歷了什麼?緣何崛起?動力何在?一個個答案,在經濟學家的所見所聞中揭曉。更有意義的是,經濟學家拆解榮耀崛起之謎,能給尋找增長新能動中國企業啟示,為探尋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中國製造提供樣本。

觀察蛻變:走出「V型反轉」,榮耀的變與不變

在榮耀智能製造產業園,一條長達150米的高端旗艦機智能製造產線上,無數條精細的機器臂在揮舞著,完成拼裝、點膠、檢測等工序。

「平均每28.5秒生產一部手機,良率高達99.99%」、「一條產線僅有兩到三名工人,自動化率非常高……經濟學家們現場不住讚嘆流程的精細化,「高端智能製造產業是科技與製造業的完美結合」。

一台台榮耀手機,在這裡走向市場,攪動著國內智慧型手機競爭格局。

今年三季度以來,榮耀閃電發布三款旗艦級摺疊屏手機——Magic V2、V Purse和Magic Vs2,其中,Magic V2火爆熱銷,據IDC數據,榮耀Magic V2成為第三季度摺疊屏手機單品份額第一,是助力榮耀以19.3%份額登頂三季度的關鍵力量。這不是孤例,早在2022年第二季度,榮耀便以19%的份額奪冠。

在外界看來,榮耀創造了奇蹟。2020年11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榮耀從華為剝離,又恰逢行業下行態勢,生存一度令人堪憂。

在《全球新經濟格局下的榮耀之路》的主題分享中,榮耀CEO趙明向考察團回顧了二次創業路,「分家是痛苦的,過去拿來直接用的,全面叫停」,不僅供應鏈岌岌可危面臨重構,晶片平台、作業系統等核心研發從零起步,一切推動重來。

「研發團隊充當『急行軍』,辦公室變成一個挨一個的大通鋪,日夜倒班,終於在211天後成功推出獨立後首款產品」,趙明印象深刻。彼時,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發布的榮耀50系列,一度驚艷了市場。

沒人能預測到其蛻變之快。而「快」,源自於「狠」。考察團感嘆道,「這就很華為」,在一線走訪中,他們從產線,到高管,到公司,都能感受到兩家公司相似的基因。

然而,作為一家國企新成員,榮耀與華為,已無瓜葛。

「華為和榮耀,原本是『主機』和『僚機』,一主一輔,而在形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僚機』要充當『主機』,擔起重任。」一位考察團專家如此比喻,它的任務還是要做最好的中國手機。

解構崛起:以消費者為中心,以研發創新為核心動能

走進榮耀深圳研發實驗室,考察團沉浸式體驗科技魅力:研究員正在上千種新材料中尋找解決方案,測試機正在經歷第1778次的防摔測驗,輕薄的摺疊屏手機在15米水下使用……

「榮耀把創新驅動擺在重要位置,做得扎紮實實。」熊夢感慨道。在這個集仿真、基礎研究和模組試驗線於一體的功能的實驗室里,考察團找到了榮耀快速崛起的根源。

「一家企業的真正生命力在研發,榮耀的核心動力就在科技研發。」許善達指出,如青海湖電池技術等技術資產,將為企業估值帶來巨大價值參考。

而深圳研發實驗室僅是榮耀龐大研發體系的一角。據了解,榮耀在全國布局七處研發中心,超過100個創新實驗室,僅研發人員就已超過8000人,研發強度排名「2022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全國前六,在手機電子消費品公司中排第一。

「連續三年研發投入保持在10%以上」,趙明透露。這對一家曾處於風頭浪尖的初創企業來說,這並非易事。但管理層達成高度共識:即使面臨再大困難,研發投入都保證放在第一位,過去如此,未來亦如此。

新榮耀,始於研發,成於創新。

趙明介紹,通過產品及技術創新,榮耀逐步在摺疊屏、端側AI大模型、能源續航、護眼顯示、穩定通信等領域建立起優勢壁壘,帶來摺疊屏輕薄創新、青海湖電池、零風險調光護眼屏、自研射頻增強晶片等行業首發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摺疊屏的全新賽道上奔跑,榮耀推出全球最輕薄的摺疊屏手機、自研青海湖電池具備大容量體積小優勢、首發3840Hz PWM零風險調光護眼屏解決手機用眼健康問題等一系列的技術創新源自消費者的需求,令海聞等專家印象深刻,「他們強調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進行技術改進,讓越來越多的產品由消費者決定。」

中信證券雲基礎設施首席分析師丁奇也強烈感受到:「榮耀的文化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時刻想著消費者想什麼,不斷做技術創新,解決問題。」而這種思維創新,將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問路未來:擁抱科技浪潮,實施全球化戰略

「業內尋找經濟新動力,應將視線移至製造業,通過數字化賦能將創造奇蹟,透過榮耀智能製造產業園,行業將能看到中國高端製造業與全球先進技術的完美結合。」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等專家堅定認為,製造業是中國經濟的壓艙石。以榮耀為代表的智能製造企業,正通過科技創新,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動能。

謀事在人,成事在「勢」。在考察團看來,榮耀迅速崛起,外部因素同樣重要,比如地勢。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搶占科技制高點。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邁出堅實步伐。作為灣區的科創高地、產業沃土,深圳提出以企業為導向,以產業為核心,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一片服務製造業創新生態的「熱帶雨林」已初具規模。

在深圳,肥沃的創新土壤、完善的產業鏈配套、資源配置高效的市場……給了華為、榮耀、比亞迪等等科技創新型企業成長的養分,成為產業鏈鏈主,再反哺這塊熱土。

不僅如此,有形的手也是「幕後推手」。賈康認為,深圳「有為」的政府和「有效市場」,最大程度發揮資源配置功能,是榮耀崛起的重要外因。這給各地尋找經濟增長新動力、推動國企改革提供了有益參考。

談及未來發展,龍永圖對榮耀品牌的成功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榮耀通過創新保持了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通過開放戰略拓寬了國際市場,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榮耀品牌的成功。

事實上,受地緣政治等因素衝擊,全球價值鏈出現脫鉤勢頭,這將帶來一系列的弊端,「沒有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實現半導體價值鏈自給自足」,專家們呼籲「再全球化」,國際合作是未來趨勢。

榮耀是全球化的擁抱者。「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容量,中國有2.8億台,海外有8-9億台,空間巨大。」趙明分析,但也清醒認識,「全球產業鏈不缺低端機,而需要能挑戰蘋果、三星的高端品牌。」他認為,榮耀需要持續研發投入,通過領先的思維和打破邊界的能力,才能成為全球價值鏈的鏈主。

科技變革帶來機遇。在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武看來,AI技術在現階段科技發展過程中擔任的變量角色,有望推動新一輪產業鏈變革。也鼓舞著榮耀團隊更堅定擁抱科技變革的決心。

在榮耀三周歲之際,趙明的一封內部信,不僅透露了一群」理工男「的科技浪漫主義,也描繪了四歲榮耀的未來模樣:

端雲結合的平台級AI將全面提升消費者的生產力和創造力,打造更懂你、更安全的個性化應用體驗;

更豐富的摺疊屏產品,並協同生態夥伴在AI的加持下帶給摺疊屏更具想像力的交互體驗;

全力打造歐洲「第二本土市場」,樹立高端產品的全球樣板點;

更積極地與全球產業鏈共振,引領新技術革命的行業發展方向,成為開啟全球化新階段的中國力量。

「未來的5-10年是榮耀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期。」趙明堅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6f7a3fa69f5333cf8f852823043ce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