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卡片關注我,回復「666」,領取分齡分類書單
本文轉自出版商務周報
約 50 00字,預計 10分鐘的時間閱讀完畢
悠貝首席特邀專家海飛先生新作《童讀大時代》在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啦!
海飛/著,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22年1月第1版,定價88元
本書提出了「童讀」這一全新的概念,以一名童書出版人的專業視角,通過一線的實踐經驗及詳實的數據梳理了我國新時代兒童閱讀的發展脈絡,展現了兒童閱讀在當下的崛起態勢、社會各界力量對於兒童閱讀的合力托舉,以及作者對中國兒童閱讀的深切關注和拳拳之情。
兒童閱讀是人生成長的第一課堂,
兒童閱讀是人生成長的「文化味蕾」,
兒童閱讀是人生成長的精神搖籃。
——海飛
海飛在上海童書展上
海飛 ,資深出版人,閱讀推廣人,作家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主席。著有《童書海論》《童媒觀察》《童書大時代》《書是甜的》等著作。是我國「童書」概念的引入者,「童媒」概念、「童讀」概念的創始者,中國國際童書展的倡導者。曾獲中國圖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國韜奮出版獎,宋慶齡樟樹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特殊貢獻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地區成就獎等獎項。
本書分為五大板塊——「兒童閱讀新時代」「兒童閱讀新視野」「兒童閱讀新形態」「兒童閱讀新書單」「兒童閱讀新未來」,涉及「分級閱讀」「親子閱讀」「紙本閱讀」「融媒體閱讀」等多種兒童閱讀形態,關注弱勢兒童、農村兒童、城市兒童等多種閱讀群體,真實地展現了新時代兒童閱讀大國崛起的繁榮面貌,並對中國兒童閱讀的未來進行了美好的展望。
兒童閱讀決定人類未來
——海飛《童讀大時代》序言
文/朱永新 民進中央副主席、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首屆國際兒童讀物聯盟 IBBY-Iread 愛閱人物獎獲得者
去年,讀完了海飛先生的《童書大時代》一書,我對他說:先生正是童書大時代的參與者、創造者和見證者。前不久,海飛先生又寫完了這本《童讀大時代》,他對我說:你是全民閱讀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兒童閱讀的推廣者,為這本書的作序之人非你莫屬。
先生所囑,自當從命。
海飛先生一直是我的良師益友。他曾經長期擔任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總社社長、總編輯,也曾任職國際兒童讀物聯盟中國分會的主席。多年浸潤童書之中,又身兼作家、編輯、出版家於一體,自然對於少兒類閱讀、編輯和出版工作有許多心得。我們經常在各種與圖書有關的會議上相遇,總能聽到他睿智的聲音。
「童讀」,即「兒童閱讀」。海飛對兒童閱讀的認識是深刻而到位的。他把兒童閱讀放在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來思考,提出了「全民閱讀,兒童優先」的重要主張。
為什麼把兒童閱讀放到優先的地位呢?他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兒童閱讀是人生成長的第一課堂,人生成長的「文化味蕾」,人生成長的精神搖籃。成功的兒童閱讀能給少年兒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留下永恆的文化記憶,打下堅實的文化自信的底蘊。
多年閱讀推廣的實踐告訴我們,兒童閱讀是培養人的閱讀口味、閱讀習慣、閱讀氣質的基礎。有書香童年,才有書香人生;有書香家庭,才有書香社會、書香中國。只有把最美好的童書給最美麗的童年,才能為童年打下精神的底色,文化的根基。海飛對兒童閱讀的推動是精準有力的。基於對兒童閱讀的深刻認識,他幾十年如一日,不遺餘力地推廣兒童閱讀,為兒童閱讀鼓與呼。他特別關心弱勢兒童的閱讀問題,呼籲「努力讓農村兒童與城市兒童站在同一條閱讀起跑線上」。書中第二部分有一篇文章,講述了巴西「槍口下的閱讀推廣」、阿富汗「閱讀推廣大大」和黎巴嫩「戰爭給閱讀讓路」三個故事,催人淚下。
閱讀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如何讓弱勢群體的子女在童年得到更多更好的閱讀資源,如何讓閱讀的光芒照耀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的確是一個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海飛不僅僅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提建議,「全國公益性文化場所向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兒童「一米線」的標準提高,都是在他的提議下變成了現實。他還曾通過自己所在的《中國少年報》發起了「城鄉小夥伴共同投入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兒童」的活動,全國少年兒童捐出100多萬元壓歲錢,為貧困地區建了5所手拉手希望小學,實實在在地幫助農村孩子擁有閱讀的基本條件。海飛也一直關注兒童閱讀的內容。閱讀的高度決定精神的高度,讓兒童「從優秀童書中汲取成長的力量」「讓好書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認真開好『國家書單』」,一直是他倡導並踐行的理念。
海飛一直不遺餘力地支持我們的新閱讀研究所研製《中國人閱讀書目》,多次在不同場合對我們研製的中國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等基礎閱讀書目給予肯定和鼓勵。他自己也曾經組織團隊編輯出版了由50冊圖書組成的「人之初名著導讀叢書」。這套叢書包括文學、人文社科、自然科學3個板塊,選取最具代表性、經典性的世界名著和中國名著,目標讀者定位在文字書影響力最有效的高年級小學生和初中生。
我曾經說過,閱讀是提高國民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社會公平最有效、最便捷、最直接,成本最低的活動,也只有共同閱讀才能擁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密碼和共同的價值。如何開好「國家書單」?我們仍然需要繼續努力。作為一位優秀的出版家,作為中國兒童出版的領軍人物,海飛很清晰地認識到,童書出版的終極目的,是兒童閱讀。海飛對兒童閱讀的關注是全方位的,從親子閱讀到分級閱讀,從閱讀內容到閱讀方法,從紙本閱讀到網絡閱讀,從館社合作到專業引領,在這本書中都可以讀到他精闢的論述。尤其是他提出「親子閱讀是培養文化自信的精神搖籃」「讓分級閱讀成為現代社會的新時尚」,用大量篇幅討論親子閱讀與分級閱讀這兩個兒童閱讀的重要問題,對讀者也是很有啟發的。
越是優秀的童書,越擁有無窮無盡的兒童閱讀。書的生命是通過閱讀「吻醒」的、「激活」的,沒有閱讀,就沒有出版。沒有閱讀,出版的書就只是印上了字的廢紙。而沒有兒童的閱讀,就沒有未來成年人的閱讀。所以,在一定意義上我們可以說,兒童閱讀,決定人類的命運,決定人類的未來。感謝海飛先生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兒童閱讀,感謝海飛先生這樣的先行者,以幾十年如一日的行走,引領著更多人在這條路上前行。
2021年8月10日寫於北京滴石齋
與海飛先生同行
——《童讀大時代》編輯手記
文/張曉玲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我們收到海飛先生書稿的時候,正是去年的初夏,現在再來回看文稿的日期,多數文章電腦標註的時間是「2021年5月20日」,這是一個很有愛的日子,正如海飛先生做的一直是一份很有愛的事業一樣。
書稿全部是有關兒童閱讀的,海飛先生說,文字量可能不夠。然而我們用word初初計算了一下字數,就發現已經超過了十萬字。後來,還是在原有書稿的基礎上增加了兩篇,一起放入了最後一個篇章「兒童閱讀新未來」。
剛剛收到書稿,我們就做了一個分類和篩選,分成了幾個板塊,草擬了標題,重新梳理了順序。這得益於文稿本身清晰的思路和明晰的主題。板塊的標題卻修改了好幾回,一開始犬牙差互,長短不齊,到後來才在海飛先生的指導下修改齊整,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比板塊的名字更加大費周章的,是書的名字。
一開始,海飛先生用的是「兒童閱讀與『文化味蕾』」,用「文化味蕾」這個詞,是因他認為,兒童閱讀是人生路上第一階段的閱讀,會決定一個孩子的閱讀口味,乃至影響他對整個人類文化的初始感知。但不久之後,他又自己否定了這個書名,因為需要解釋,不夠直觀。在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反覆斟酌之後(期間否定掉的書名大概有五六個)。某一天的傍晚,海飛先生聯繫我們,說他和一群朋友討論了一番,覺得用「童讀大時代」更好。
眾所周知,我們早已隨口說成習慣的「童書」二字,是海飛先生最先引入的,他寫過一本書,叫《童書海論》,「童書」二字,從此取代了「兒童圖書」四個字。他還寫過一本書,叫《童媒觀察》,之後,一看到「童媒」二字,大家都知道說的是「兒童媒體」。現在,他又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童讀。想必大家以後看到「童讀」二字,都知道指的是「兒童閱讀」了。
這個書名,同時還對應著他在2016年出版的《童書大時代》。在《童書大時代》中,海飛先生飽含激情地記錄了這個生機勃勃的童書出版大時代,而有出版,必然有閱讀,閱讀是出版的起因,也是出版的最終完成形態,閱讀與出版,本就同氣連枝,不可分割。與一個輝煌的童書大時代同時進行的,必然有一個同樣輝煌的童讀大時代。
海飛先生說:「在從事童書出版的整個過程中,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場合,我以一名童書出版人的視角,對兒童閱讀作了一些觀察、分析、思考,並留下了一些文字。」於是,六年的光陰過去,作為《童書大時代》姐妹篇的《童讀大時代》終於也瓜熟蒂落,成為沉甸甸的收穫。
書名定下之後,封面設計也開始著手推進。通過插畫家顏青先生的介紹,我們邀請了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的美術編輯、著名裝幀設計師姜嵩先生來為這本書設計封面。溝通過書籍的內容和設計要求之後,姜老師發來了兩種方案。
綜合了王泳波社長、畫家周翔先生、姚紅女士等眾多業內大咖的建議,我們決定請姜嵩老師融合兩個封面的優點,再設計一稿。
我們又邀請青年插畫家王笑笑重畫封面圖,我跟笑笑說:一周內能畫完嗎?她猶猶豫豫地說:儘量吧。然而第二天她就精神抖擻地跟我說:我畫完了!當我打開郵箱,下載完那幾個簡單而又生動的小人兒時,不得不又一次讚嘆:笑笑是個天才啊!
最後的組裝和調整工作是由美術編輯徐榮欣完成的,但是,這時我們發現,呈現出來的封面底色並不理想,於是,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換顏色、換顏色、換顏色、再換顏色……
一度我們決定了用淺灰色做封面,連樣書都做好了。但是拿到手一看,還是覺得哪裡做得不夠。用王社長的話說,就是某些顏色看著很高級,似乎可以大面積刷在客廳里,可是真正一回家往客廳一坐,就覺得過於清冷了。
與此同時,我在校審最後一稿,正好看到一句話:童書的藍海時代。
藍海!為什麼書的封面只能是嫻雅而又謹慎的淺色呢?如果要表達一個洪濤巨浪般裹挾一切的大時代,用上海洋深處的顏色,會不會更加切合題意呢?
當深藍色的封面打樣出來,放到我桌上的時候,我的心裡浮出兩個字:「成了。」
它冷靜中有趣致,切題又不刻意,工藝簡單而精緻,配色濃烈大膽又不失和諧,看起來很「高級」,又在一眾圖書中獨樹一幟。當封面上的幾顆小星星被UV膜點亮時,猶如海面上升起的晨星,它和這本書的內容——一位資深出版工作者以其畢生的努力,向著他心中的星辰大海前行——何等契合,簡直就是從書中自然生長出來的。
2022年2月底,印刷廠送成書來簽樣,我們拿著這本歷時九個月的時間做出來的圖書,心中非常滿足。在做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這個由社長親自挂帥,由許建、徐榮欣、陸發祥、李琪珉和我為組員的團隊深切感受到了一本書逐漸成形的喜悅。
與此同時,我們還有一位資深的大咖級編輯在幫助我們,那就是海飛先生本人。從書名的確定,到結構的梳理,到字斟句酌的修改,海飛先生全程參與,我們也得以奢侈地得到了一次與海飛先生同行並學習的機會。他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他時刻陪伴、熱情鼓勵,他有問必答、答必精準。作為出版界的後輩,我們在海飛先生那裡學習到了很多,包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書……一切的一切。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出版人如何高屋建瓴,又事事細緻入微;如何忘我投入,又時刻邏輯在線;如何保持理性決斷,同時又心懷夢想。
樁樁件件,實在是讓人受益匪淺,且必終身難忘。
點擊獲取你附近的館地址
悠貝十三年,一直堅持做親子閱讀,服務的用戶群體是0到8歲兒童家庭,一直堅守,一直沒有變;起點是每一本優質繪本,終點是兒童家庭,通過悠貝這個平台完成陪伴和成長;悠貝已從單一品牌到平台到生態,到最新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體系的建立,通過大數據+4000+優秀閱讀推廣人的專業指導,推動每個的家庭都在親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