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時,為何醫生會把娃「拔出來」?和自己「生出來」感受大不同

2022-06-01     孕育島

原標題:順產時,為何醫生會把娃「拔出來」?和自己「生出來」感受大不同

在分娩之前,很多產婦的心理都十分忐忑,因為對分娩知識了解程度不同,一些產婦覺得生孩子就是單純地用力。確實,在生產過程中用力是必須的,不過一個分娩過程也並非完全都是產婦在用力,像醫生和胎兒都會提供一些幫助。

分娩過程中,醫生竟然幫忙把孩子「拔了出來」

表妹嘉嘉昨天剛生產完,成功順產8斤的大胖小子。生產之後,嘉嘉回憶起自己的分娩經歷,直言:和自己想像得完全不一樣。

嘉嘉等到開指的過程就是長達10個小時,宮縮的陣痛讓她已經沒什麼知覺了,而等到進入到產房後,醫生在一邊指導她用力,嘉嘉也是使出了渾身的力氣來生產。

終於,孩子的頭露出來了,嘉嘉就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自己的生產之路終於要結束了,於是便打算再使使勁兒,一下子就把孩子生出來。

不過這個時候醫生卻表示讓嘉嘉停下來,醫生兩手拽著孩子的頭,再告訴嘉嘉輕輕發力,一下子就把孩子拽了出來。當時那種感覺,就像是便秘了好久終於通暢了,之前的疼痛也瞬間沒有了,只有一種莫名的舒服感。

嘉嘉說,自己之前從來沒想過生孩子還能用手「拔」出來的,不過「拔出來」,確實要比自己生容易多了。

為什麼在胎頭出來後,醫生會幫忙「拔出」胎兒?

在生產的過程中,助產士和醫生都會在產婦身邊陪伴,指導其如何用力,用專業的知識來幫助產婦順利安全地生產。

在胎兒頭部出來之後,就已經離成功不遠了,很多產婦這個時候雖然早已經是精疲力盡,但看到胎兒頭已經出來,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一種鼓舞,打算拼盡全力來生下寶寶。

不過,往往這個時候醫生都會阻止產婦繼續用力,甚至還要求產婦受力,很多產婦不理解醫生這樣的做法。

其實醫生不讓產婦繼續發力,是為了避免產道出現撕裂傷,這個時候,醫生都會幫忙生產,會用專業的手法,抓住胎兒的頭,然後把孩子「拽出來」。

這樣生產,既能節省時間,又能避免產婦撕裂,要比產婦一味地用蠻力生產有用得多。

在順產的時候,寶寶也是在和媽媽一起努力的

其實在分娩的時候,努力的不僅僅是媽媽,寶寶也會跟著一起用力。他們會收到媽媽宮縮給出的信息,找准機會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從媽媽體內出來。

在分娩剛開始的時候,胎兒會逐漸把下巴向身體收攏,逐漸地肩膀和身體也會蜷縮起來,最開始寶寶也會率先嘗試自己是否能通過媽媽的骨盆。

如果能很順利地通過的話,胎兒就會繼續努力,直到自己通過產道;但如果媽媽的骨盆條件不允許自己通過的話,那麼胎兒也會想方設法地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姿勢和方向。

通過不斷地轉身,胎兒就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然後跟著媽媽的節奏用力。

而當胎頭出來後,胎兒也會進行一次轉身,隨著孕媽的用力,胎兒雙腿一蹬,自己就很自然地把身體也帶出產道,隨著一聲啼哭,媽媽自然也就完成了大部分的分娩過程。

聽上去覺得比較簡單,但在實際分娩中,寶寶也是嘗試多次,耗費很大的力氣,經受產道的擠壓的痛苦,才能徹底地從媽媽體內出來,所以說,分娩的背後,寶寶的功勞也是不小的。

胎兒出來後並非就是「萬事大吉」,胎盤清理孕媽也要了解

很多產婦在生下寶寶後,躺在產床上,滿腦子都是「終於生完了」。殊不知,下面還有一些環節。像有側切的產婦需要縫合傷口,而沒有側切的產婦便開始需要清理胎盤。

清理胎盤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比較痛的一件事,不過相比較生孩子,胎盤的娩出一般都是可以忍受的。不過如果在半個小時之內產婦胎盤還沒有分娩出來的話,那麼醫生就會「手剝胎盤」,這樣的體驗對於產婦來說,也不是很美好。

不過,大部分產婦都不需要經歷這樣的過程,胎盤會自行分娩出來,產婦不必過於糾結和擔心。

小島想說:

在整個分娩過程中,雖然看上去是媽媽一個人在單獨作戰,實際上醫生、胎兒還有家人都在陪伴著一起努力,所以產婦更要有信心,順利地完成分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6d859f7bd576c94603d1d8d69f4c1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