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月備案量已超長視頻平台全年播出劇集量?微短劇競爭持續白熱

2022-05-19     廣電獨家

原標題:單月備案量已超長視頻平台全年播出劇集量?微短劇競爭持續白熱

文|「廣電獨家」蘭之馨

進入2022年,微短劇快速發展的勢頭仍在延續,而一些新變化也在循序發生。

微短劇是中國網際網路影視內容高速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興內容形態。隨著短視頻的流行及其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微短劇從萌芽到爆發僅用了屈指可數的幾年時間。

2020年被業界稱為「微短劇元年」,這一年不僅業內湧現了一大批微短劇作品, 在國家層面,國家廣電總局正式將單集10分鐘以內的網絡劇歸類為網絡微短劇,並納入與網絡劇同等立項及備案流程。從此,微短劇進入規範化生產管理階段。

一時間,在視頻平台牽頭下,影視公司、MCN機構、廣告公司等各類視頻創作公司紛紛入局。接連經歷行業調整期和疫情影響,影視行業正處於整裝再出發的新時期。

微短劇低成本、輕體量、短周期等特點,使其成為大小影視公司開拓內容新賽道、盤活項目的不錯機遇。

對於眾多MCN機構乃至個人創作者而言,微短劇是培養網絡紅人以及進行商業轉化的一大路徑。而對於各大平台而言,微短劇既能以相對低成本填充內容缺口,又能成為新的流量入口。

社會大環境疊加行業發展周期,過去兩年多的時間裡,微短劇市場在各大平台牽頭、各創作方踴躍之下「滾雪球」般生長。

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在國家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劇信息備案系統」中通過登記並取得規劃備案號的片目共 266部6224集,而4月份則是共 322部7374集

相比之下,2021年長視頻平台全年上線的微短劇數量總和為471部,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全年分別上新微短劇 245部、121部、75部;2020年長視頻平台全年上線微短劇數量總和為 300部

也就是說, 今年4月份微短劇的單月備案量已經超過前年長視頻平台全年播出劇集量。

另有統計稱,過去3年,微短劇的年產量從幾百部激增至幾萬部。統計口徑或有差異,但微短劇爆發是不爭的事實。

進入2022年,微短劇快速發展的勢頭仍在延續,而一些新變化也在循序發生。

▍群雄圈地,競爭持續白熱

微短劇時間短、節奏快、情節性強,一晚上看完一部不僅不成問題,觀眾往往還追得不亦樂乎,微短劇以粗暴且有力的姿態占據了觀眾的大量碎片化時間。

作為適應當下傳播態勢的新型內容形態,微短劇被各大長短視頻平台納入內容規劃當中,且需求量不小。過去一兩年,各大平台紛紛推出合作模式,通過招募和激勵計劃吸納內容和創作者,在擴大微短劇產能上「跑馬圈地」,希望在這個新興賽道中分得一杯羹。

從大的角度而言,根據酷雲互動發布的《2022文娛白皮書——劇集篇》, 當前國內微短劇的平台主要分為三大類別: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 短視頻平台,以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為代表的 長視頻平台,以及bilibili、知乎、快點等 多元化入局者。

快手是最早介入這一領域的短視頻平台,打法是以「自生長體系」為特色,進行全平台動員。

2019年9月,快手推出 「快手小劇場」,又陸續推出 「光合計劃」「星芒計劃」「劇星計劃」等平台內扶持政策。2020年12月,快手的「星芒計劃」對分帳規則進行升級,並於2021年宣布投入真金白銀和百億級流量打造1000部快手獨家精品短劇。2021 年 10 月,「星芒計劃」進一步升級為 「星芒短劇

今年,快手還推出了針對5分鐘中劇集的 「扶翼計劃」。據悉,「扶翼計劃」更偏向於中劇集的輕量探索。快手短劇下一個階段的目標則是繼續聚焦用戶喜歡的內容制式,拓內容品類,將商業化規模持續做大。

相比快手側重UGC模式, 抖音更多發力PGC內容:聯動明星包括專業製作公司,主打強製作策略和精品化輸出。

2021年1月,抖音發布首份娛樂白皮書——《2020抖音娛樂白皮書》,明確提出進軍微短劇,並宣布與真樂道文化、華誼創星、哇唧唧哇等業內頭部製作公司、經紀公司深度合作。

2021年4月,抖音開始加快動作,與番茄小說聯動推出了「流量+現金」扶持的 「新番計劃」。此後推出的2.0版計劃則進一步開放資源釋放產能,同步新版計劃定檔的、華誼創星與抖音聯合出品的豎屏短劇《別怕,戀愛吧!》,再次表明了抖音以精品化內容為拳頭產品的方向。

短視頻平台在微短劇賽道發力頗猛,跑得也快,不過追究起來,最早展開短內容形態布局的其實是幾家老牌的長視頻平台,而它們在影視劇領域無疑更有優勢。

2019年, 騰訊微視就基於豎屏美學打造了首部IP改編微劇《通靈妃》,2020年跟進開發了首部互動微劇《摩玉玄奇》,通過交互敘事探索微短劇的體驗邊界。2021年,《如夢令》《大唐小吃貨》等微短劇進一步驗證了「好內容不分長短」,越來越多的行業翹楚投身微短劇的賽道。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微視曾推出扶持計劃 「火星計劃」,並在騰訊在線視頻創作者生態大會上宣布升級推出PLUS版本, 將在微短劇領域投入10億元資金和價值100億元的流量。

2021年12月,騰訊視頻發布業內 首個微短劇品牌「十分劇場」,進入微短劇精品化探索新階段。這也意味著微短劇邁上內容矩陣化布局、營銷分季化傳播的新台階。騰訊視頻規划進行微短劇的全年分季式播出,通過喜劇季、國風季、互動季、懸疑季等為用戶提供精彩內容。

早在2018年11月, 愛奇藝就推出了國內首部專業豎屏短劇《生活對我下手了》,在社交平台一度引起熱議。愛奇藝還率先於行業推出了 「豎屏控」劇場

2022年第一季度,愛奇藝正式推出主攻短劇的 「小逗劇場」,這是愛奇藝繼「迷霧劇場」「戀戀劇場」之後又一類型化劇場,主打精品喜劇如《瓦舍江湖》《破事精英》《醫是醫二是二》。《瓦舍江湖》是「小逗劇場」首部作品,講述一群年輕人在瓦舍中發生的雜談趣事。

根據公開數據,《瓦舍江湖》在愛奇藝內容熱度峰值突破6845;「瓦舍江湖」同名話題引發148萬討論,閱讀量達到3.7億,「瓦舍江湖花式送梗」「趙小棠只當了一集皇后」「秦霄賢趙小棠無效吻戲」等話題先後登上娛樂榜熱搜榜,彈幕量高達400多萬。

優酷在2019年就以小劇場的形式批量生產短劇,以單集時長15分鐘以下的「迷你劇」為主力陣營。

2021年,優酷又加速了短劇的精品化和規模化。首先,優酷升級了短劇分帳規則,上調分帳單價,將S級項目單價翻倍提升至6元,流量分帳單價提升至每1000次有效播放60元,以此吸引更多製作方打造優質內容。

之後,優酷又發布了 「扶搖計劃」「好故事計劃」兩大內容招募活動,前者重點打造IP改編內容,後者主要鼓勵創作者提供具備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原創故事,解決優質短劇產能不足的問題。

而在2020年,優酷短劇《東北風雲》上線僅5天分帳即破百萬。2021年,優酷獨播的短劇《另一半的我和你》切中當下熱議的兩性話題,在豆瓣評分達到7.6分。

芒果TV「大芒計劃」致力於打造芒系中短視頻內容矩陣,其中主打短劇的「下飯劇場」以甜寵、情感類短劇作為細分切口,滿足平台女性用戶對短劇內容的剛性需求。爾後該劇場更名為「大芒短劇」,頻道下擁有「熱播劇薈萃」「爆款小說·超爽演繹」「穿越千年·尋找真愛」「寵愛劇場·甜到冒泡」4個埠,芒果探索短劇類型化的意圖不言而喻。

此外, 今年芒果TV全新上線了專注於7~10分鐘優質系列內容的「大芒」App,主打中視頻內容,4月中旬推出的青春短劇《又是努力的一天呢2》更是嘗試開啟日播模式。

另外, B站是不容小覷的新生力量。B站聯合多家知名廠牌以及頭部UP主,打造主打單集3~10分鐘微短劇內容的「輕劇場」。B站小劇場也上線了獨家漫改短劇計劃。此前,B站以融資的形式獲得了兔猻文化傳媒10%的股份,兩者有過微短劇上的合作。

後起之秀 百視TV是SMG及東方明珠新媒體集團唯一的視頻流媒體平台。自去年下半年進入短劇市場以來,百視 TV 已經上線《山野異事》《雲芊傳》《快把身體還給我》等多部短劇,把短劇作為未來平台內容的一個重要發力點,並計劃推出涵蓋不同垂類內容的短劇劇場。

《山野異事》是百視 TV 聯合兔猻文化共同出品的古典志怪題材短劇,今年雙方還將繼續開發《山野異事卷二》,同時百視 TV 也在思考如何將優質內容 IP 化,打造一個「山野的世界」。

據悉, 百視 TV 今年的短劇將主打「新奇特」題材,如原創奇幻短劇《我的身體跳動著你的心》、漫改劇《六月的不可思議》、無限流闖關題材短劇《面具的法則》。

快點TV於 2021年底更名為 「快點watch」,定位為專業打造精品短劇的平台。根據公開報道,快點watch現已開發上千部短劇,短劇類型多樣,內容豐富。該平台兼顧真人短劇和動漫短劇,將大熱動漫 IP 作品開發成真人與漫畫兩個系列是其一大特點。

值得一提的是, 快點watch依託小說文本而非短劇個人製作者,其姐妹平台「快點閱讀」上大量的文學內容是其微短劇開發的素材庫。

此外, 百度好看視頻在中視頻劇集領域作了多番嘗試。 知乎啟動數個短劇的製作,包括都市懸疑單元短劇《噓!看手機》、懸疑短劇《第四審訊室》等,這兩部劇集都脫胎於知乎原生內容。從2019年起,知乎連續舉辦知乎故事大賽,加之精心運營的鹽選專欄,擁有不少可供微短劇影視化的內容儲備。

多樣化平台紛紛入局並大力開拓微短劇賽道,推動當前微短劇數量有了爆棚式增長。與此同時,也可以看到各大平台逐漸顯露出各自獨特性,開始有了自己的細分定位和不同的側重點,並依據各自平台特性展開內容精品化探索。

▍商業模式不斷優化升級

平台定製、分帳、廣告和電商是目前微短劇幾種主流商業模式,不過不同的微短劇、不同的平台適用的商業模式各有區別。

對於質量高、流量好的頭部作品而言,分帳和廣告有著較大激勵性,從中能獲得不錯的收益。比如去年騰訊視頻的《大唐小吃貨》 分帳1300多萬元,而今年的《拜託了!別寵我》分帳更是 超過3000萬元

不過,對於其他播放量沒那麼好的項目而言,單靠分帳或植入品牌廣告,獲利就很有限了,而這部分作品在市場上屬於絕大多數。 在幾大短視頻平台上,利用劇集進行引流,靠直播帶貨掙錢是更普遍的贏利模式。

微短劇周期短、靈活性強,能更好承擔品牌的短期產品或活動的營銷訴求,同時因為足夠貼近用戶,在引流和商業轉化上具備相應優勢,因此吸引了不少品牌的商業合作。比如騰訊視頻短劇《鐵鍋愛燉糖葫蘆》融入助農帶貨情節,進行品牌場景化宣傳。改編自騰訊遊戲《天天愛消除》的短劇《消除吧!煩惱》則乾脆是直接的品牌定製。

這些商業模式與微短劇的內容勾連比常規的廣告和電商模式來得更深,不失為具有可行性且極具雙贏潛力的方式。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多個平台已在嘗試付費模式。

快手最早開始嘗試微短劇付費模式。2021年11月,快手和米讀合作的《冒牌嬌妻》在上線的24小時之內吸引付費人次過萬。據悉,快手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快幣(6元可購買42快幣)觀看一部微短劇的3集或不等集數的大結局。

抖音也開啟了付費模式。相比長視頻平台傳統的付費模式, 抖音的付費模式更接近於小說付費模式——按集付費。

以抖音平台的《超級保安》第二季為例,10抖幣可以解鎖觀看1集內容,40抖幣可以解鎖觀看所有內容。而根據抖音平台充值規則,iOS端1元可以兌換7抖幣,安卓端1元可以兌換10抖幣。 換算下來,觀看1集,成本至少1塊錢。同比長視頻平台觀看一部院線電影的6元成本,微短劇時長雖短,卻昂貴得多。

此外, 騰訊視頻也上線了微短劇的單劇付費業務, 非會員用戶可以用3元購買一部微短劇,會員則可直接觀看。兔猻文化與 B站合作的《不思異:錄像》也是B站的會員付費內容,兔猻文化創始人袁哲在公開報道中透露該劇在B站的會員拉新情況「是極好的」。

《不思異:錄像》

付費模式打開了微短劇新的想像空間。 未來付費模式的走向尚待觀望,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付費模式讓平台更進一步將品控壓力轉移到了出品製作方,推動微短劇往精品化更進一步。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微短劇想要實現消費者層面付費,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探索和培養,只有朝著類型化和細分發展,形成更加穩定的用戶圈層,付費模式才有可能成形。

跟隨微短劇快速發展的腳步,各大平台也在不斷優化升級原有的商業模式。今年4月,騰訊視頻官方發布消息,對微短劇分帳策略進行升級。這是繼2021年11月10日騰訊視頻啟用全新微短劇分帳模式後的又一次升級。

早前公布的總分帳收益由4個部分構成: 會員分帳收入、廣告分帳收入、單點付費收入和自招商分帳收入。升級後的總分帳收益取消了單點付費收入,新的收益計算公式調整為:總分帳收入=會員分帳收入+廣告分帳收入+自招商分帳收入。

其中,會員分帳收入=會員用戶有效觀看時長×會員用戶有效觀看時長單價。騰訊視頻將微短劇分為S、A、B級別,會員用戶有效觀看時長單價分別 為2元/小時、1.5元/小時以及1元/小時。

愛奇藝對短視頻內容進行3個等級(A、B、C)的評定劃分,並以 「會員付費+廣告付費+招商」的分帳模式與合作夥伴共享收益,單價分別為 A級5元/部、B級3元/部、C級2元/部。

愛奇藝分帳規則

相較之下, 優酷給予頭部內容的單價最高。

優酷自2021年8月1日起升級分帳規則,短劇內容合作模式以 「會員+廣告分帳」「流量分帳」兩個模式為主。其中, S級項目單價為6元,鼓勵頭部內容精品化,並取消A、B級會員分帳。此外,分帳短劇還新增了C級別,短劇也能以非獨家的方式在優酷播出,並參與「廣告分帳」。

芒果TV「大芒計劃」也在今年推出全新短劇分帳模式:升級新增了 「優質成片項目保底分帳」「前期項目平台聯合投資分帳」的合作模式;在分帳模式上,更改為以核心用戶(會員)觀看時長的維度進行分帳;同時還增加了獎勵和自招商分成收益。

此外,2021年10月,快手短劇新增了S+檔位,成本定在 5萬元/分鐘,快手平台參投40%,且分帳不作扣除。

總的來說,微短劇的變現方式正在逐步明晰, 相對於頭部微短劇收益較為穩定和可觀,腰底部微短劇的收益模式仍有待拓展。

微短劇商業模式的不斷開掘,不僅關乎創作方的價值兌現和生存狀況,也是平台提升和賽道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需要創作者和平台共同努力。

▍題材趨於多樣化,內容趨於精品化

雖然這兩年微短劇數量激增,但距離行業質的飛躍仍有距離,精品內容比例仍然太少。由於相對低門檻、參與對象複雜等原因,掩於繁榮表面之下的是微短劇內容整體上的「魚龍混雜」。

與此同時,內容同質化較為嚴重,有創新性和辨識度的作品不多。影視創作風險不小,大範圍的模仿、複製相對熱門和安全的題材是慣常做法。

在微短劇賽道上, 霸總、甜寵、古風、都市輕喜劇等女性向的作品構成市場主力軍,持續不斷地刺激觀眾的多巴胺分泌。節奏密集、衝突性強、爽點多、糖分高是它們的普遍特點, 穿越、失憶、爭寵、逆襲、互寵、追愛、虐戀、復仇等是其中的關鍵高頻詞。

以占據極大聲量的霸總高甜劇為例,2021年,快手短劇播放量TOP50中 甜寵題材超過六成。快手播放量達到10.4億的爆款《這個男主有點冷》講述的是草根女孩與霸道公子哥鬥智斗勇的故事,集結了穿越、重生、豪門等元素,用10分鐘講完了傳統電視30集體量的故事——3分鐘,和老公簽訂離婚協議書;4分鐘,「碰瓷」霸道總裁;6分鐘,在酒吧揭開閨蜜真面目;9分鐘,美女救英雄……另外一部爆款系列劇《秦爺的小啞巴》講述啞女與霸總的愛情故事,霸總甜寵之餘,重生、復仇、失憶等元素齊全。

《這個男主有點冷》

抖音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的微短劇最熱榜TOP10里, 「情感」類型占據半壁江山。《惡女的告白》作為抖音頭部微短劇,講述「鋼筋直女」和默默陪伴她的校霸劉浩群之間的愛情故事,播放量突破7.5億。

從長視頻到微短劇,古裝、甜寵題材都是不容忽視的大部頭。

優酷、芒果TV、騰訊視頻等的劇場雖然劃分了不少類型,不過整體而言,古風、甜寵都占了不小的比重。像騰訊視頻去年的爆款《大唐小吃貨》就是集合了古風、美食、愛情的復合型短劇。不久前芒果TV熱播的《念念無明》也是古裝短劇,講述隱瞞「江湖殺手」身份的成衣坊坊主司小念,與不能暴露暗衛營指揮使身份的醫生晏無明相愛相殺的故事。截至收官時,該劇點擊量突破4億。

不過, 總的來說,微短劇呈現題材多元化趨勢幾乎是業內共識,科幻、喜劇、懸疑、連載動畫、無限流等類型陸續出現,逐漸豐富了觀眾的市場選擇。

比如去年8月份,今日頭條推出由李現主演的科幻懸疑微短劇《剩下的11個》,該劇的「出圈」意味著男性題材有機會成為微短劇市場新增量。該劇起用一線演員,在內容表達、鏡頭語言、服化道等多方面的高質量,也反映了微短劇創作的品質化趨勢。

快手短劇在寒假檔除了推出古風短劇《長公主在上》,還上線了鄉村振興題材的《我和我爹和我爺》、民國懸疑風的《古蛇傳》、家庭共情短劇《逆光》等劇,把更多元的內容推向垂直細分用戶。

騰訊視頻的《恭王府》嘗試互動劇這樣的新穎模式,結合線上沉浸觀劇與線下實景體驗,引入劇集衍生劇本殺及文創產品等內容,試圖從多角度吸引年輕觀眾。

這樣的趨勢在近兩個月的備案劇集中也有所體現。

按照年代劃分,今年3月份備案劇中, 當代162部,占比61%;古代80部,占比30%。其中,都市題材以133部占據了50%的份額。另外,傳奇題材29部,占比10.9%;科幻題材13部,占比4.8%;武打題材6部,占比2.2%;農村題材6部,占比2.2%;宮廷題材5部,占比1.8%;傳記題材3部,占比1.1%;革命題材1部,占比0.3%;其他題材70部,占比26.3%。

4月份備案劇中也是當代劇和古代劇構成絕大多數, 當代以190部占比59%,古代以90部占比28%。按題材劃分的話,都市題材168部,占比52.2%;傳奇題材22部,占比6.9%;科幻題材21部,占比6.6%;武打題材10部,占比3.1%;青少題材3部,占比0.9%;宮廷題材3部,占比0.9%;農村題材2部,占比0.6%;傳記題材2部,占比0.6%;公安題材1部,占比0.1%;其他題材90部,占比28.1%。

從這兩個月的備案情況來看,微短劇的創作題材雖然還是集中的,但呈現了一定的多樣化特色。 未來,隨著微短劇賽道逐漸進入下半場,打破題材套路和陳規,以創新、高質突出重圍當為上策。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6611fdc9e8b17c34ee66031ab3464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