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柳霜成首例登上美貨幣華裔,李嘉誠兩獲英國授爵,說明了什麼?

2022-10-20     環球情報員

原標題:黃柳霜成首例登上美貨幣華裔,李嘉誠兩獲英國授爵,說明了什麼?

近日,美鑄幣局將推出一枚新的25美分硬幣,他們將華裔女星黃柳霜的頭像作為圖案,這樣一來,黃柳霜成為獲得該榮譽僅有的5名美國女性之一,在眾多華裔中她更是頭一個。

黃柳霜是一名美籍華人,她1905年出生在美洛杉磯唐人街,家裡從事小本生意。當時洛杉磯電影行業剛剛興起,不少電影紛紛在唐人街取景拍攝。而從小喜歡這個行業的黃柳霜14歲就進入影圈,17歲就成為一名主演。

從業40餘年,黃柳霜出演不少於50部電影,其中包括《彼得·潘》、《巴格達竊賊》、《上海快車》等知名影片。是率先登上好萊塢的亞裔影星,在圈內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抗戰時期,黃柳霜主動投身拍攝相關題材的電影,而且發表演說鼓勵大家敢於抗爭,並且賣掉自己的私人物品,將自己的錢財捐給國內,為此得到許多人的讚譽。

根據美鑄幣局的安排,未來3年時間裡,將每年發行至多5種新硬幣,面值都是25美分,他們挑選各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豐富背景的知名女性頭像作為圖案。而黃柳霜硬幣是今年壓-軸出場的25美分硬幣,預期10月24日正式與大家見面。

其實說起黃柳霜的頭像被美鑄幣局印在硬幣上,95歲的港富李嘉誠兩次獲得英國授爵同樣引人關注。

對於李嘉誠獲得的英國爵位來說,他還是女王伊莉莎白親授,具有不一樣的意義。1989年和2000年,英國女王分別授予他CBE勛銜和KBE爵級司令勳章。

而這兩個爵位的等級,在當地均擁有很高的地位,甚至英國本土的知名富豪,也沒有獲得過。

為什麼李氏能得到英國如此的青睞呢?歸根究底還是在於他對於英國的投資。先有和記黃埔這家全英資企業被他收購,然後世界七大繁忙港口中,他參與其中5個港口的經營。不僅如此,李氏還把國內回籠來的資金轉投英國,崇尚多元化投資的他,將港口、基建、零售等多個領域全部沾了一個邊,前後累計注入資金4000億。

因此,買下「半個」英國,為該國提供大量GOP和就業崗位的李嘉誠,自然而然能夠活得授爵。而兩次授爵的通告都表明對李氏大量投資的感謝,所以這也可以看做是英國王室對於他的表彰。

其實除了英國之外,李氏在北美的投資同樣也不少,只不過不能與英國相提並論。早前,李氏曾經遠赴北美考察一種剛剛孵化的「boisc」類科技,親身嘗試後的他直呼自己喜歡年輕的感覺,於是拿出2億多支持相關美生科企的研發,隨後將其引入自己的線下版圖。只可惜,由於當時技術不成熟,李氏的這筆投資並未激起多大的水花,因此也沒給美企帶來明顯的好處。

而後隨著國內生科企柏澳斯經由全酶定向技術實現升級後,「boisc」類物的實用落地才上一個台階。相關資料顯示,其核心成分經由國內清北、廣體、中科院等揭示更多老衰介入機制,在美科學家拉長30%老齡壽命的基礎上,發現其減少生物年齡的潛力。如今,「boisc」已經成為國際京東等途徑尋常細分產物,被國內廣大高凈值人群觸及。而對於李氏而言,他的2億投資等於給他人做了嫁衣。

在英國2次獲得爵士,又拿出2億支持美企的科技研發,可能會有很多人說,老李這是胳膊肘往外拐。但走向多元化後,李氏通過各個領域的業務一路高歌,如今實際身家可能近萬億,曾經蟬聯20餘年的港首富以及十幾年的全球華人首富,而他以個人以及基金會的名義也向國內捐款300億。

所以,對於李嘉誠被兩度授爵這回事,我們也不好過多去評價。是否功過,大概也只有留給後人說。

而對於黃柳霜頭像被印在美25美分貨幣上,當地媒體給出這樣的解釋:新硬幣除了紀念黃柳霜這一生特別的職業生涯之外,也展現了她的大愛以及反抗種族主義的精神。

如今,丹佛和費城的鑄幣廠已經開始鑄造這些硬幣,預計發行數量將達到3億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5bfca1c29956ad743f77d0ddf22b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