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慕鶴:75歲環遊歐洲,86歲和孫子考上大學,105歲考上博士

2023-11-25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趙慕鶴:75歲環遊歐洲,86歲和孫子考上大學,105歲考上博士

很多人的人生都有著一個固定的模式:度過基礎的九年義務教育,然後邁入高中,如果順利的話,讀完大學,或者再繼續深造,考個研,然後畢業。

去一家公司,開始職業生涯,再過幾年,買個房子,結婚生子,再過個十年八年,然後生活就這麼定型了。

在人們模式化的認知中,到了什麼樣的年紀就該做什麼樣的事情。該學習的年紀學習,該工作的年紀工作,該結婚的年紀就結婚……

然而模式化的人生總需要有人來打破。

趙慕鶴就是這樣一個人。

如果你了解過他,你一定會驚嘆,原來一個人的人生可以這樣精彩。他75歲環遊世界,86歲開始重返校園,98歲拿取碩士學位……這位百歲老人逆齡人生足以稱得上彪悍。

趙慕鶴,1912年出生,山東人。他7歲就進入私塾學習,14歲時跟著趙朝儀學鳥蟲體書法,18歲後考入了曲阜師範學院的普通科,後來碰上了戰亂,為了避難,便遷到了台灣。

到台灣後,他在高雄女子師範學院任教直至退休。印象中的退休生活無非就是白天養養魚,種種花,晚上公園裡溜溜彎兒,過著含飴弄孫,獨享天倫的生活。

可趙慕鶴偏不,他在75歲的時候,做了一個決定,環遊世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個老人可不是說說而已,他真就這麼做了。

沒有多少錢,語言又不通,年紀也大了,腿腳不方便……一堆勸退的理由,一堆勸退的親朋好友。行了,想想就行了,還真去啊,一把老骨頭了,折騰什麼?

周圍的人都勸他放棄。趙慕鶴不是那種一時頭腦發熱的人,他想如果只是想想,那這輩子也別想走出去。

於是他毅然決然地帶著三萬多塊錢的存款,一個人上路了。旅行的目的地選在了趙慕鶴一直想去的歐洲。

三萬塊錢的預算捉襟見肘,於是趙慕鶴就跟很多年輕人一樣,住青年旅館,睡火車站,有時為了省錢,連公園裡的長凳也成為了他夜宿的選擇。

雖說旅途並不怎麼順利,可是75歲的趙慕鶴終於見識到了自己以往只能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風景,巴黎艾菲爾鐵塔、萊茵河、倫敦大橋……

這場旅行歷時5個月,趙慕鶴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夢想。看到了更廣闊的的世界後,這讓趙慕鶴對人生有了更深一層的思考,他做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決定,重新考大學。

在周圍朋友的眼中,趙慕鶴一直是一個行事大膽,很有想法的人,可是考大學這事兒還是讓很多朋友驚呆了。

1998年,彼時趙慕鶴的孫子正好趕上高考,由於學習壓力大,厭學情緒很重。為了鼓勵孫子,趙慕鶴決定陪同孫子一起學習,兩人約定一起考大學。

可是第一年,兩人因為準備不足,相繼落榜。趙慕鶴沒有氣餒,他鼓勵孫子再試一下,緊接著兩人又開始了第二輪備考。終於,經過一年的辛苦備考,祖孫二人都考上了大學。

當時祖孫二人同時上大學的事情在鄉里一度傳為佳話。大學畢業後的趙慕鶴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2007年,趙慕鶴決定繼續深造學業,這個時候的他已經95歲了。

經過幾個月的埋頭苦學後,趙慕鶴如願考上了台灣華南大學哲學研究所。

當時每周三天的課,學校距離家很遠,為了上課能夠不遲到,趙慕鶴每天早上5點起床,先是騎車到當地的火車站,然後再搭乘火車去外地上學。三年時間裡,風雨無阻,趙慕鶴沒有一次無故缺課。

在學校里,很多同學和老師會儘量照顧他,可是趙慕鶴從來不搞特殊,也從來不拿年齡說事兒。

對於自己孫子輩的學生們他和藹可親,對於學校的老師們他恭敬有禮,每次見面必定鞠躬行禮。

趙慕鶴去讀大學並不是簡單地混個文憑,在學業上,他沒有一刻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有一次,趙慕鶴去找陳德和,因為他想研究中國哲學領域,想讓陳德和做他的論文指導教授。

但當時陳德和原本打算不再收學生,可是趙慕鶴對於學習的執著打動了他,陳德和便破例收了這個比自己還要大上許多的學生。

寫論文的過程中,趙慕鶴也拿出了死磕的精神。對於陳德和的論文要求,他按照先後次序,逐章逐節地交,有被指出修改的部分,他就一字一字地改,一點折扣都不打。

用陳德和的話來說:「雖然搜集資料不如年輕人,創意也不如年輕人,但勝在人生歷練遠比年輕人豐富。他的優點足以彌補缺點,表現中規中矩,加上全力以赴的態度,成果不輸其他同學。」

最終98歲的趙慕鶴以論文《中國書法藝術精神之研究——以蟲鳥體為中心》獲得碩士學位,因此趙慕鶴也成為了全球最年輕碩士,並創下了世界吉尼斯紀錄。

鳥蟲體起始於公元前6世紀,因為它筆畫複雜,樣式繁多,漸漸失傳。趙慕鶴從十四歲開始接觸鳥蟲體,他深知這種字體的失傳對於傳統文化來說是怎樣的一種損失,決定深入研究宣傳這種傳統書法。

從接觸鳥蟲體書法九十多年以來,趙慕鶴筆耕不輟,從來沒有停下過探索的腳步,每天都會練習書法。

後來,趙慕鶴用鳥蟲體書寫的《三國演義》卷頭詞被大英博物館收藏。甚至連英國女王還親自給他發籤名函要求收藏他的作品。

2012年,100歲的趙慕鶴舉辦了自己的書法展覽,並以口授的形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自傳體書籍《悠遊100年》,成為了暢銷書作家。到了105歲時,趙慕鶴仍然到台灣清大的中文系去旁聽,因為他打算要報個博士班。

活到老學到老,白髮也能變年少。已是暮年的趙慕鶴過著比年輕人還要充實的生活,他的日曆上寫滿了安排,他真的是在很認真地活著,且有意義地活著。

趙慕鶴曾說:「人生中唯一的幸福就是不斷前進。」對於趙慕鶴來說,年齡就是個數字,他沒有什麼年齡焦慮,更不會在乎周圍人的眼光,他只是想到什麼,便就去做了。

這位爺爺敢想敢幹的性格讓年輕人都自嘆不如。而趙慕鶴卻憑著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一步步地完成了自己的夢想,走出了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趙慕鶴106歲時還住在四層的老公寓里,他每天自己走路去菜市場買菜,做飯也是自己親力親為,經常自己捏個水餃蒸個包子。

有時為了能自己上網買車票,他還自學電腦。老朋友們笑他,你都快要死了,還學這個做什麼?趙慕鶴嘿嘿一笑,可是現在我還活著啊。

趙慕鶴到了老年,仍然頭腦清醒,思維敏捷,身子骨也很是硬朗。九十歲的時候他還去敬老院裡做義工,照顧的人有時比他還小上十幾歲。

每每有人詢問趙慕鶴,你長壽的秘訣是什麼?趙慕鶴就很認真地回答:「一是腦子活,人就活,二是身體動,人就活。決定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什麼都做不成,我腦筋動的很快,就是靠這個活著。」

在B站上有一個很火的英文演講,這也是我迄今為止聽過令人鼓舞的一段演講。「我見過有的人21歲畢業,27歲才找到工作。

有的人25歲才畢業,卻馬上找到工作。有的人從沒讀過大學,18歲就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有的人一畢業就工作,且收入可觀,但卻不喜歡自己的工作……」

一生很長,社會也沒有明確規定,要我們在22歲就大學畢業,25歲就進入大公司,27歲就應該結婚,30歲就應該事業有成,婚姻美滿。

畢竟這是理想中的人生,並非人人都能達到。我們能做的就是像趙慕鶴一樣,活在當下,珍惜當下。有了目標就朝著目標堅定地前行,有了想法就馬上付諸行動,而不是只是想想,任由想法變成遺憾。

演講中還說:「馬克庫班(美國商人NBA達拉斯小牛隊老闆)25歲時還在達拉斯當酒保;32歲時的JK羅琳被12家出版社拒絕,但最終出版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奧爾特加(西班牙商人,世界第三大服裝公司老闆)39歲才創辦Zara;摩根弗里德曼52歲才迎來事業巔峰,斯蒂夫卡萊爾(好萊塢演員)40多歲才紅……」

所以說年齡從來不是限制我們的理由,能夠不在乎世俗的模式和界定,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真的很酷。人生沒有太晚的開始,想做什麼就應該去做。

年齡對於趙慕鶴來說,從來不是桎梏,任何起點都是新的開始。這個道理對於我們也是一樣的,想做什麼就去做吧,猶豫不決,瞻前顧後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行動才是硬道理。就像趙慕鶴說的那樣:「決定要做什麼事情,就要狠一點,否則做不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5a8f23d6ed544da0b9a2f23eb01d0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