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分,隨風而起。
它出現的時候,多半是悄無聲息的。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現象:
兩個人偶然間相遇,並沒有交往的意思。
可是某一天,雙方卻意識到,彼此之間形成了一種斷不開的依賴。於是,兩性之間再也不是普通的關係了,兩個人產生了長相廝守的意願。
在這種情況下,感情就獲得了升華的契機。
其實,兩性相處中,這是很常見的情況。一開始,大家只是認定對方為朋友,殊不知感情,也會悄然升溫的。
當雙方越過朋友的界限,就會變成情侶的關係了。
兩性之間,固然可以成為朋友。可是大家要知道,如果男女相處中,常有這4個行為,其實雙方的關係,早已曖昧不清了。
01
心理上形成依賴。
朋友相處,會有很多邊界。
尤其男女在一起,如果大家沒有交往的意願。
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雙方會遵守必要的底線,避免「越雷池一步」的行為。
可感情這件事,是很難把控的。
許多異性相處後,很容易形成一種依賴的關係。
比如說:雙方會有傾訴的意願,遇到挫折的時候,希望對方能夠支持自己。當這種依賴關係產生了,雙方之間也容易產生親密感。
為了維繫這種關係,兩個人也會情不自禁地做出割捨。
情感的世界裡,大家容易越陷越深。
若是某一天,男女雙方無法放棄這段依賴的時候,就會做出相互奔赴的行為。到這個階段,兩性關係已然發展為男女朋友的關係了。
02
習慣了單獨約會。
男女交往中,難免會有約會的行為。
當然,約會是看條件的。
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也能通過約會看出來。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兩性約會的時候,還會有其他人的參與,那麼這樣的男女關係,多半是正常的,只是普通朋友的行為。
可是,當兩個人習慣了單獨約會,而且約會的時間很隨意。
這樣的約會,往往代表了,雙方的關係升華了。
如果大家依舊認為,兩個人還是普通朋友,就顯得有些違心了。
情感的世界裡,兩性關係的升溫,時常是在潛移默化中實現的。兩個人或許還沒有意識到,但是行為中,卻早已曖昧不清了。
當男女頻繁單獨約會,實際上就是一種交往的行為。
03
言辭中曖昧不清。
人際中的邊界,有很多。
這些邊界,不僅是行為中的,也會體現在言語裡。
例如:兩個人只是朋友,就會避開親密的言語。通過語言上的邊界,男女雙方能夠很好地劃清界限,不會讓人產生誤解。
而當感情變味了,雙方的言語中,就會出現曖昧不清的詞彙了。
最為常見的就是,雙方互稱「寶寶」、「親愛的」,等等。除了這些具體的詞彙,兩個人的語氣、神態,也會傳遞出親密的色彩。
這些言辭的轉變,也代表了男女關係升溫了。
當兩個人,頻繁使用這些話語的時候,雙方之間的距離感就會消失了,邊界也會被一個個打破。最後讓雙方,形成一種親密的關係。
04
不拒絕親密接觸。
兩個人的關係怎樣?
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看雙方之間,是不是有親密的行為。
許多親密行為,有助於情侶關係的升溫。
比如說:當男女確定情侶的關係後,會有牽手的行為,會有親吻的動作,還會通過擁抱,傳遞出彼此的愛意。
而這些舉動,都是感情升華的證明。
或許一開始,兩個人只是當作朋友相處。
但兩性之間,會有相互吸引的磁場,會讓雙方形成一種依賴的關係。當依賴產生了,雙方的潛意識深處,就會有進一步交往的意願。
反應在行為中,雙方就不再拒絕親密行為了。
當男女相處,出現了親密的信號,就證明雙方的關係曖昧不清了。這個時候,需要大家重新審視這段感情,及時將其把握住。
男女做朋友,為何會很難呢?
不僅是因為,大家的性別角色不同,更為重要的是,兩者之間很容易打破邊界,形成一種看不見的依賴關係,繼而發展為親密關係。
如果男女,都沒有意識到這些。
那麼大家,就會在相處中,無法保持理性的一面,甚至會做出曖昧不清的行為。試想一下,如果兩性都不能給對方一個明確的身份,卻保持這種看不清的關係,結果,只會給雙方造成傷害。
所以,如果大家想讓感情長久,就要及時發現,兩性的關係早已升溫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需要趁熱打鐵,成全兩個人的愛情,而不是在後知後覺中,消耗彼此的愛意。
作者:周樵夫,有態度的情感深耕者。寫人間溫情、看暖心故事,感謝有你一路以來的陪伴。惟願歲月靜好,放眼雲淡風輕,你我一段文字相遇,便能傾訴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