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溫州市第二期讀地手冊(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發布,宣告今年「第二輪供地」正式到來。
本次溫州計劃出讓32宗地塊,用地面積合計約1898畝,建築面積合計約325萬㎡,其中住宅/商住建面合計約243萬㎡,商服面積合計約82萬㎡。
本次鹿城、甌海、龍灣、海經區(即甌江口)都有供地,小編做了簡單整理,對於有看點、有潛力的地塊都做了標記。
在中國,土拍是一座城市極為重要的大事。
從流程上看,只有土地拍賣出去了,才有地標大樓、商品住宅、五星酒店、新興產業,不誇張地說:一旦土拍熄火,城市的發展也就停滯了。
這次「第二輪供地」也和溫州的城市發展緊緊結合,體現出三個非常明顯的趨勢,讓我們一眼看懂未來幾年溫州會如何發展。
甌江新城加速崛起
新年以來,甌江新城的城市站位飛速抬升,濱江CBD、七都島、三江成為「鐵三角」,迎來爆發期。
第一輪供地里,濱江CBD就出讓2宗重點地塊,新增大面積商務樓和建築高度約180米的商務地標。
第二輪供地再度加碼,濱江CBD一次性打包出讓7宗商服用地、1宗商住用地(帶大面積商務),全部位於會展以南、楊府山以東的核芯區。
七都島也有了動作,在七都地標溫州中心南側,推出1宗兩面瞰江、商服用途的「黃金地塊」。
如果這些地塊全部出讓,濱江CBD將「一次到位」建設成熟,甌江新城也能初步成型。
但讓人擔心的是,以前年景最好、土拍最火的時候,這些寶地尚且一拖再拖、屢屢終止,現在又能順利出讓嗎?
要知道,這些寶地的建設品質,直接決定了甌江新城的發展上限和溫州的商務格局。如果找不到好的合作方,那還不如放著、暫且留白,等待合適的機會。
TOD開發漸入佳境
溫州在軌交沿線開發上很「晚熟」,2019年S1線就已經開通,到了2022年沿線商業依舊沒成形。
我們在以前的文章也分析過,這主要是受到金溫鐵路影響,一旦過了大羅山、來到永強,溫州就能放開手腳搞TOD商業開發。(參考往期稿件:S2線收官衝刺,沿線怎麼開發?瑞安給市區上了一課!)
這一次,溫州出讓2宗TOD綜合體地塊,分別位於瑤溪站、永中站附近。
南洋未來社區我們已做稿分析過,整體設計極具「未來感」。
如果能按照藍圖造好超1萬㎡未來社區配套、立體交通系統和沿線商業,瑤溪有潛力成為城東的「新一極」。(參考往期稿件:瑤溪地標來了!南洋未來社區掛牌,地標可以遲到、但拒絕缺席)
供應量巨大
本次第二輪集中供地,供應量十分龐大,光住宅/商住建面就合計約243萬㎡,而7月份溫州四區(鹿城/甌海/龍灣/洞頭)合計成交約14.3萬㎡/月(僅去除車位、含工業商業住宅)。
按照這個去化速度去推,就算不考慮在售房源、僅僅考慮第二輪新供土地,要賣完都超過1年。
總體來說,溫州新房市場目前供過於求,第二輪供地加劇了這一矛盾。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有亮點、有潛力、值得關注的一些地塊。
總的來說,目前溫州絕大部分板塊都有新盤在賣,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但這次新供的土地里,也有一些地塊,它所在的板塊幾乎沒有新盤在售,甚至好幾年都沒有項目亮相。
讓小編帶你簡單盤點一下。
中央塗板塊
這些年,中央塗一直有新盤在賣、樓市極火。
在這一過程里,優質學校(廣小二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中央塗教育環境飛速改善,讓這裡的新盤成為許多家長眼裡的香餑餑。(參考往期稿件:即將「斷貨」的中央塗板塊,有望迎來住宅新供應)
隨著玉錦麟、天境、桂語江南都基本售罄,未來中央塗新盤將缺少競品,如果能和天境、桂語江南一樣提前「鎖定」施教區,會是潛力股。
楊府山板塊
楊府山的情況要比中央塗更加極端。
別說沒有競品了,這裡幾乎就沒怎麼供過地。(參考往期稿件:限價3.68萬,新城要有純商品房!「朝花夕拾」會遭冷遇嗎?)
按理來說,這應該是「天胡」開局,但這次出讓的楊府山地塊也面臨2個尷尬的問題。
一個是周邊市場競爭激烈,雖然楊府山沒有新盤在賣,但周邊的濱江CBD、中央綠軸樓盤可是一點不少。
另一個是豪宅市場競爭激烈,市區3.5-4萬/㎡的樓盤,競爭的都是同一小撮高端客戶,這些年沿江/市府/南塘/大南門高端盤幾乎就沒斷過。
如果楊府山A-07地塊未來建成後,按照之前掛牌時3.68萬/㎡的限價去賣,那整個溫州的高端盤都會成為競爭對手。
本次土拍分析就暫且做到這裡,歡迎關注甌越樓市,了解最新的樓市新聞、土地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