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訪問中山大學:一所大學榮耀一座城

2023-04-07     抱朴財經

原標題:馬克龍訪問中山大學:一所大學榮耀一座城

毫無疑問,一流的大學是一個城市、一個省以及一個國家的「文化名片」。

作者:今綸

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7日下午抵達中山大學,一路上受到諸多青年學子的追捧,上演了類似「追星」的場面。隨後,他在中山大學體育館與青年學子舉行交流見面會。

馬克龍受到學子追捧

馬克龍是首位訪問廣州和中大的法國在任總統,這對於中山大學來說當然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但意義不僅僅止於此,更在於,中山大學這樣的重量級大學給廣州這座城市帶來的巨大吸引力、關注度和源源不斷的資源對接,這是真正的所謂「一所大學榮耀一座城」。

而且廣州作為廣東首屈一指、遙遙領先的文教一哥,城中不僅僅有中山大學,還有企業家輩出的華南理工大學。

中大與華工這樣的「雙子星」高校對於一座城市的發展與壯大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複雜環境之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來訪,法國總統馬克龍來訪,綜合能力更強的廣州正在憑藉自身優勢突破重重困難,對接更為豐富的資源。

這是廣州的使命,也是廣東非常樂於去助推的方向。

01 法國與中大有近百年緣分

法國與中山大學的淵源可謂長久,所以馬克龍來中山大學訪問確實是有必要的。

據中山大學公眾號以及中山大學檔案館的資料透露:

早在1920年春,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中山大學前身)以及法國里昂大學代表合作籌備成立中法大學。

里昂中法大學舊址。圖源:中山大學公眾號

1925年,孫中山先生在廣東政府臨時大總統任上簽署的《飭知里昂中法大學海外部定為國立廣東大學海外部令》,為中山大學和法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至今,這段緣分已近百年矣,這個「級別」與「待遇」不可謂不高。

細數歷史,中山大學有多人獲授法國騎士勳章王賓、蒲志鴻、程曾厚、劉文立等教授曾榮獲「法國教育騎士勳章」,中山大學前校長黃達人教授曾獲得「法國國家騎士功勳獎章」。

在院校合作層面,中山大學與法國政府、企業界、高校、學者也頗多淵源:

2010年,中山大學與法國政府合作共建的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正式成立。

還有中山大學與里昂第三大學展開合作、中山大學Lehn功能材料研究所、「中-法土壤環境聯合實驗室」、「中山大學-里昂中法學術交流中心」和 「孫中山—讓•穆蘭中法學術中心」都是值得關注的合作項目。

而且以下這些中山大學的著名學者都曾留法,然後歸國,在中山大學任教:

黎國昌參與創立中山大學生物系;
張雲曾三次出任校長,建設中山大學天文台,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個現代天文台;
崔載陽曾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教育系主任,參與創辦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端木正教授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曾被國家指派為常設海牙仲裁法院仲裁員……

2003年,端木正教授(前排居中)和外語系法四班(1967屆)部分同學合影。圖源:中山大學公眾號

中山大學相對開放的風氣,與中大和法國各界的合作有一定關係,思想的碰撞、學術的傳承,以及由此產生的人才流動都讓百年中大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馬克龍來中山大學訪問,某種程度上,也是尊重歷史,傳承歷史。

毫無疑問,中山大學是中法關係上的重要「接口」之一。

法國希望與中國保持一個相對友好、平穩的關係,中山大學在其中能夠起到一個正向的加強聯繫的作用。

02 法國與廣東持續進行核電合作

當然,廣東人一向很務實,中山大學的人也一樣。

中大之於廣州、廣東乃至中國的貢獻遠不止於學術層面。

以中山大學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為例,成立以來為廣東乃至中國的核電力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並且直接推進了廣東核電、中國核電的發展。

我們以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去向為例來說明一下:

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後主要面向國際大型相關涉核行業,從事核能相關設計、研發與技術管理等工作,2020屆碩士畢業生已100%升學就業。16.67%將讀博深造,其餘的就業方向都很不錯。

比如去中廣核系統的占比就超過30%,還有去蘇州熱工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以及華為工作的。

而且從歷史上看,廣東核電、中山大學、法國這幾個關鍵詞是經常交叉匯聚的:

比如,2013年12月8日,法國總理埃羅從廣州啟程前往中國廣核集團台山核電站參觀訪問。在台山與埃羅共進自助午餐的,就有中山大學中法核電學院的師生代表。

台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是由中國廣核集團、法國電力公司、粵電集團公司共同投資的中外合資企業,負責台山核電站一期工程的資金籌措、建設、運營和管理,並承擔最終的核安全責任。

台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

法國與廣東的核電合作遠不止於此。

中法核能合作始於中國大陸首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

1978年12月,中國宣布引進兩座法國核電站設備。1982年,高層批准採用法國核電技術來建設大亞灣核電站。從1987年8月7日到1994年5月6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EDF)、法瑪通合作,歷時7年成功建設了大亞灣核電站,實現了中國大型商用核電的起步。

大亞灣核電基地航拍圖。圖源:中廣核官網

無論是大亞灣核電站還是台山核電站,都有中大學子在其中的付出與奮鬥。

廣東是中國核電第一大省,2021年,廣東核能發電量高達1204.1億千瓦時,相當於全國核能發電量的30%。廣東擁有大亞灣、嶺澳、台山、陽江、太平嶺等多個核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613.6萬千瓦,位居全國之首。

廣東的核電極大地支持了廣東和香港的經濟生產和日常生活。

法國作為技術輸出方,中大作為人才供應方,共同在廣東打造出一片核電產業的新天地。

這樣的歷史與現實映照了中國與法國的經濟發展進程,讓人難以忘懷。

03 廣州是政要在華南訪問首選城市

毫無疑問,一流的大學是一個城市、一個省以及一個國家的「文化名片」。

從歷史淵源、現實訴求、辦學特色以及城市地位等多個角度考慮,各國政要在訪問大學時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廣州中山大學

以中國為例,北京、上海的大學是接待政要訪問較多的,然後就是武漢、成都、西安等城市的大學。

如今,在現實信息流不斷翻湧的峽谷中,大灣區、廣東、廣州其實已經被推到了歷史的前台。

馬克龍在中山大學發表演講

早在2003年12月3日,在廣州訪問的德國總理施洛德曾到中山大學懷士堂發表演講。

2021年,廣東的GDP首次超過加拿大、韓國兩國,總量秒殺全球九成國家。

所以,外國政要到廣東這樣的大省走一走,看一看,和當地的決策者、企業界建立更為緊密、友好的聯繫,通過演講、對話,在青年一代的內心留一個良好的印象,藉助當地媒體釋放善意,這些對本國經濟、企業發展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法國總統馬克龍對當下的世界局勢都是很清楚的,他們也希望在一個和平、均衡、穩定的情況下與中國保持合作關係,這是清醒且明智的選擇。

他們選擇廣州作為訪華的重要一站,乃是因為廣州是中國第一經濟強省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因此必然也是他們在華南訪問的首選城市。

廣州

新加坡總理、法國總統在廣州發聲,在廣州訪問企業、高校,以及在廣州和當地決策者磋商、交流,天然具有地理優勢、媒介優勢和資源優勢,何況新加坡和法國都在廣州市天河區有總領事館。

回顧歷史,早在177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就決定在廣州開設領事館。1997年,法國在穗設立總領事館,負責廣東、廣西、福建和海南四省(自治區)領事事務。

今日之廣州已經匯聚了華南地區最多的外事機構,截至目前已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廣州開設了總領事館。

2023年的第一季度已經過去,廣州接連迎來多位外國政要的來訪,這其實意味著廣州、廣東來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和特殊時期:

寰球震盪,不確定性在增加,越是在這種時候,人們越是希望抓住確定性更大的事物,做確定性更大的事情,比如拿到訂單、發展經濟,選擇與強者同行,以抵禦寒冬。

在這樣的背景與心態之下,廣東這樣的經濟強省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省會城市廣州以及廣東第一學府中山大學也必然會承接更多的使命,獲得更多的機會,增加更多的光芒。

2023年,或許是一個新的機會窗口,或許是一個新的起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52cdd75e25f61ca61250f63606873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