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通火車了

2023-11-28     中國新聞周刊

原標題:香格里拉,通火車了

香格里拉,通火車了

11月26日上午,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以下簡稱「麗香鐵路」)正式建成通車。這條鐵路連通了雲南省麗江市與迪慶藏族自治州首府香格里拉市,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滇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麗香鐵路設計時速為140公里,全長139公里,歷時9年建成。該鐵路的通車標誌著迪慶州結束了不通火車的歷史,自此融入了全國鐵路網。

根據鐵路在線訂票平台的信息,11月28日從麗江發車前往香格里拉的車次共有兩班。其中,第一班是08:00從麗江站出發的C441次,只需1小時18分鐘即可到達香格里拉站,二等座票價僅為49元;第二班是15:33出發的C123次,耗時1小時21分鐘,最低票價為63元。

乘客在列車前拍照留念。圖/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在麗江經營民宿的李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過去從麗江到香格里拉,自駕需要約4個小時,乘坐客車則需要6個小時,如果遇到複雜天氣,則耗時更久,「通火車後,以後去香格里拉方便多了」。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楊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麗香鐵路的通車填補了滇西北地區鐵路網絡的空白,加強了內陸和該地區之間的聯繫,完善了區域內的交通格局,對於促進民族團結和鞏固邊疆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特聘專家王笑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提到,麗香鐵路的開通擴大了香格里拉旅遊目的地的客源市場輻射範圍,減少了遊客前往香格里拉的時間成本,提高了麗江等核心節點城市的遊客深度游轉化效率,為雲南的大環線旅遊產品的創新提供了可能性,也為香格里拉的高品質休閒度假產品提質升級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

建設難度國內罕見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王繼源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交通是國民經濟的「大動脈」,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各方面的差異很大,由於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多因素影響,我國鐵路網總體上呈現「東密西疏」,區域分布不均衡,西部「留白」太大。

他說,對於廣大西部邊疆地區而言,內暢外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具有重要的服務支撐功能,鐵路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對於提高大宗貨物運輸能力、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發展多式聯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促進區域開發開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迪慶藏族自治州交通運輸局四級調研員劉旭東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談到,麗香鐵路建造9年間,他一直負責施工環境保障工作,確保建設順利推進。「我們盼這條鐵路很多年了,麗香鐵路的建成運營,將有力提升民族地區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對迪慶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麗香鐵路的建設可以追溯到2006年,當年9月,麗香鐵路建設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編制。2008年7月24日,國家發改委批覆建設麗香鐵路。2009年,《新建鐵路麗江至香格里拉線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原環境保護部測評。2014年7月22日,麗香鐵路正式開工。

在王繼源看來,麗江至香格里拉鐵路是典型的高原鐵路,橋隧比高,建設難度大,施工過程中可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其建成通車真正展現了交通的開路先鋒作用。

麗香鐵路起點為麗江站,向北經過虎跳峽和小中甸鎮,最終抵達香格里拉。自然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李海兵曾對此地域進行實地考察調研,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麗香鐵路地處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接觸帶前沿、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中段、中國地貌最豐富的一級階梯東南邊緣,是我國地殼構造運動最為強烈的地區之一。該地區由於靠近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的三江併流較窄地段,以及中甸斷裂與麗江—木里斷裂(麗江—小金河斷裂)的交匯區域,構造應力較強,加上軟岩大變形和高溫富水的地質條件,給建設施工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麗香鐵路沿線山高谷深,最大坡度達到了28.5‰,也即長度1000米的距離,起點和終點的高差達到了28.5米,相當於10層樓的高度差。全線新建了34座橋樑和20座隧道,橋隧比高達73.4%。

「可以說在整個青藏高原,這裡都是最複雜艱難的施工區域之一。」李海兵說。

楊浩進一步指出,由於麗香鐵路受多條斷裂帶長期活動影響,建設施工影響地質變形情況較為嚴重。為了攻克變形地質難關,麗香鐵路形成了一套世界領先的大變形控制技術措施,為我國高原鐵路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據了解,在麗香鐵路全線建設過程中,先後攻克了玉龍雪山隧道、哈巴雪山隧道高地應力軟岩大變形及高海拔長大隧道、大坡道長軌運輸和推送等技術難關,金沙江鐵路大橋創造了3項世界紀錄。

以哈巴雪山隧道為例,該隧道全長9.5公里,最大埋深達到1155米,為一級高風險隧道。不到10公里的隧道,動車通過只需3分鐘,但從2014年動工起,卻歷經9年才建成。據中鐵十六局哈巴雪山隧道現場負責人霍二倫描述,建設過程中,哈巴雪山隧道累計發生大小溜坍200多起,建設者幾乎每天都要面對各種難題和突發情況。在缺乏可借鑑經驗的情況下,每掘進一米都是艱難的挑戰。

「像這樣超大埋深的隧道世界罕見,如何成功建設一直是全球性難題。麗香鐵路的建成代表著我國在高原複雜地質隧道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楊浩說。

避免形成旅遊特種兵現象

迪慶州擁有香格里拉、三江併流、梅里雪山、茶馬古道等多個世界級旅遊品牌,自南向北貫穿香格里拉市和德欽縣的國道214線,被譽為「中國最美最低調的景觀大道」,匯聚虎跳峽、小中甸花海、松贊林寺、巴拉格宗等景點;而雲南麗江擁有三項世界遺產:「麗江古城」世界文化遺產、「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納西東巴古籍文獻」世界記憶遺產。

香格里拉。圖/圖蟲創意

麗香鐵路的開通使得火車從麗江開進香格里拉成為現實。鐵路穿越了金沙江,經過了玉龍雪山、虎跳峽等著名景區,途經藏族、彝族、白族等少數民族聚集地,串聯起這些世界級的旅遊勝地。

乘客拍攝窗外景色。圖/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麗江接待國內遊客5677.57萬人次,同比增長26.09%;上半年,迪慶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通動車後,遊客將會更多。我們正全力提升景區品質。」迪慶州文化和旅遊局二級調研員蒲向紅表示,他們將充分發揮品牌優勢,努力建設「世界的香格里拉」。

相關信息顯示,麗香鐵路開通運營初期,鐵路部門每日安排開行旅客列車8列,從昆明、大理、麗江至香格里拉,最快分別為4小時30分、3小時58分、1小時18分可達。

雲南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夏俊松曾表示,「這條鐵路補齊滇西北地區鐵路網絡和運輸服務短板,通過動車把世界知名旅遊勝地串聯,形成川滇藏大香格里拉旅遊環線。」他說,迪慶州邁入了「動車時代」,旅遊發展有了更好的交通保障。

深圳大學旅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傑武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旅遊目的地與旅遊客源地之間的通道有傳播通道和交通通道兩類,麗江與香格里拉的傳播通道一直非常暢通,但物理空間的交通通道一直限制了人們到達這些地方。

他說,以往麗江和香格里拉只能通過公路連通,而且旅遊旺季往往是當地的雨季,大雨疊加公路,對兩地的旅遊通暢帶來了巨大的阻礙。麗香鐵路的通車改變了這一局面,現在只需一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將兩個熱門旅遊地區完全串聯在一起,構建了整個滇西的大旅遊格局,為二者帶來了增量。「在動車網絡的整合下,未來整個滇西將會形成一個更具競爭力的大型旅遊區域。」

對麗江和香格里拉的旅遊從業者而言,麗香鐵路的開通同樣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李喬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她計劃在香格里拉再開一家民宿,她說,兩地通達度提高後,兩邊遊客往來會更頻繁,對她來說是新的機會,「我們還想發展一日游、兩日游旅遊服務,現在通行更便利了」。

王繼源表示,麗香鐵路的通車將為滇西發展注入新活力,也增強了省會昆明對全省的輻射帶動作用,有利於雲南進一步做好生態利用文章,把生態財富、旅遊資源更好轉化為經濟財富。

不過,王笑宇提醒,隨著麗香鐵路的開通,旅遊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他指出,遊客的快速過境成本降低後,目的地文旅產品核心吸引力和度假產品的豐富度將決定遊客是過境還是留宿。「如果旅遊目的地的休閒度假產品不足、文旅產品核心吸引力有限,高鐵的開通可能形成過境打卡式旅遊特種兵現象。」他說。

他認為,目前我國客運鐵路運輸主要滿足區域間和城市間的普通客運需求,針對遊客的旅遊專列以及配套的商業、餐飲、娛樂及定製化產品還不夠多。他建議,未來應提高香格里拉觀光產品品質,推動休閒度假產品主題化、多元化、細分化,以滿足多元細分的市場需求。

此外,他還提到,應提升麗香鐵路旅遊屬性,將其打造成旅遊集散中心和旅遊復合型產品,形成不同區域之間旅遊產品的差異化互補,打造具有環線格局和主題特色的文旅產品。

王繼源指出,麗香鐵路是滇藏鐵路的一部分,未來將直接連接拉薩,促進西藏雲南等西南地區協同發展。此外,麗香鐵路還可以通過拉日鐵路繼續向西北延伸,與新藏鐵路相連,從而打通我國整個西部邊疆的鐵路大通脈,融入全國鐵路網,這對於保障邊境地區安全、穩定、發展、開放都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陳淑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527828290321bfe72c48c4f75346a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