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上,對董大維的介紹就是「騙子」,15年的行騙生涯里,董大維從「大校」升到了「少將」,甚至入戲太深,在被捕時還疑惑道:「難道我不是少將?」然而假的東西永遠是假的,不可能成真。
董大維,原名是叫董憲維,初中學歷,畢業後便混跡於社會,這人沒啥本事,而且還好吃懶走,靠著坑蒙拐騙維持生計,實際就是個無業游民。董憲維在社會上渾渾噩噩過了好幾年,什麼也沒學會,但臉皮卻是越來越厚,行騙的技巧也是越來越高。
上世紀九十年代,董憲維發現身邊不少人家的孩子都被送去軍校。那一身軍裝穿在身上,襯得人十分挺拔、正派,許多家長都以此為傲,並且我國對軍人的待遇也是越來越好,但也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得起軍校。
於是董憲維「對症下藥」,打算以此行騙。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詞《天可度-惡詐人也》中寫過這樣的話:「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見丹誠赤如血,誰知偽言巧似簧。」
董憲維在行騙前把表面工作都辦得很徹底,什麼軍服、軍官證,還有相關文件以及照片等都置辦齊全了,然後對外宣傳自己是軍區總後的政委,正負責軍校的招生工作,並且打包票說,畢業後包分配。
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個軍官,他還特別去練習一番,然後就是靠臉皮厚了,就算受到質疑,該嚴厲的時候嚴厲,該好言相勸時便好言相勸,並且董憲維還利用了一些人的「陰謀論」,讓家長們覺得這是個「後門」。
在冒充軍官招生之前,董憲維還曾在傳銷干過,雖然也是被騙進傳銷的,但他與想要逃出傳銷的人不同,反而躋身於了傳銷「高層」,後來傳銷窩點被短,董憲維又堅決聲稱自己是個受害者。
董憲維對如何行騙簡直是熟門熟路,輾轉於全國各地,抱著胸脯對家長們說,只要交起20萬元,孩子就能進軍校,將來分配工作,一生都不用愁。
可董憲維能履行承諾嗎?並不能,但家長們交了錢,再想讓董憲維吐出來就難了,而且董憲維從來不在一個地方久待,就算有家長發覺自己被騙後報了警,等到民警前往行騙點時,董憲維已經跑了,接著在下一個地方行騙。
有些事情如果自己沒有接觸到,人們就難以清楚真假,即使是現今,網際網路信息傳播速度快,但總有被你忽視的行騙方式,而你所接受到的教育中又不可能將所有壞人都講述一遍,防不勝防,一些騙局依然在發生著。
董憲維行騙15年沒有被抓,甚至在部分地方還久待過,騙取金額達到了380多萬元,董憲維都忘了自己在騙人,打心底認為自己已經晉升到了「少將」 。
不過隨著國家對欺詐手段的嚴打,董憲維的騙局最終還是終結了,董憲維終究是要為他的謊言付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