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31日發布了第三次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數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居民時間利用分配和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
居民在家務勞動中進一步「解放雙手」。近年來,智能家居在生活中的場景應用不斷升級,點外賣、找家政等家庭服務逐漸得到大眾認可。調查數據顯示,家務勞動活動的參與者每日平均時間為1小時59分鐘,比2018年減少28分鐘。居民家務勞動活動時間的縮短,反映出我國居民生活方式發生較大變化,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
網絡購物助力消費潛力釋放。調查數據顯示,購買商品或服務活動的參與者每日平均時間為43分鐘,比2018年減少37分鐘;活動參與率為34.1%,比2018年提高13.0個百分點;在購買商品或服務時,使用網際網路的居民比例為54.7%,比2018年提高38.1個百分點。居民購買商品或服務活動時間的縮短,反映出網絡購物、在線生活服務等對居民的消費方式產生深刻影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全民健身熱情高漲。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運動健身活動參與率為49.6%,比2018年提高18.7個百分點。居民運動健身活動參與率的提升,反映出居民健身意識增強,生活方式更加健康。
信息化加速網際網路普及。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等日益普及,逐漸融入居民日常生產生活中。調查結果顯示,居民每日使用網際網路的平均時間為5小時37分鐘,比2018年增加2小時55分鐘;網際網路使用活動參與率為92.9%,比2018年提高35.9個百分點。網際網路使用時長的增加和參與率的提高,反映出我國居民的生產生活與網際網路的聯繫更加緊密。(記者董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491f463616aad9d7be3251a863caa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