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國民經濟水平顯著提高的同時,網際網路電商模式的到來刺激了國民的消費慾望,短短几年時間我國消費者屢屢創下國內零售消費總額的新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七個月國內網上零售額規模為71108億元,同比去年前七個月增長21.9%,這也足以可見國民對網購的熱情之高。
現在的網購市場已經形成了龐大的規模,在這當中也出現了很多違法亂紀的現象,不僅損害了國內消費者的權益,更造成了惡劣的財產損失。
現在就有人指出,又一行業被「曝光」,我國央視曾公開點名批評其假貨現象猖獗,假貨率更是高達90%以上,卻有很多消費者明知是假貨還要為其買單,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業內人士說出隱情。
一.風靡國內的海外代購
網購模式包羅了國內各個經濟階層和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由於每一位消費者對於購物的理念存在不同,因此每個領域的商品都能獲得一定的市場關注度。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顯著提升,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對國外的奢飾品牌非常喜愛,這些國外奢飾品雖然在國內商場有指定的櫃檯門店,但價格卻出奇的高。
我國有不少常年來往于海內外的就業者或留學生,這些頻繁去往海外的人會從當地購買免稅的奢侈產品,價格遠比國內售賣的專櫃低得多。
也正是隨著海外奢侈品的流行,有不少別有用心之人從中窺探到商機,用精湛的技術製造一些以假亂真的貨品對外銷售,從中獲取巨額的暴利,這一行業主要從事于海外代購。
二.海外代購的「套路」
221年6月,央視平台直言不諱怒評海外代購行業的內幕,明確指出絕大多數海外代購的商品都是假貨,就連代購商品附帶的包裝盒和小票都是偽造的產物。
隨著消息的流出,引起了社會各界網友的激烈討論,然而時至今日我國仍有大量消費者選擇購買海外代購的假貨,這分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出現這樣的原因究竟有哪些?比如說一件海外奢飾品的國內專櫃價格為3萬元,但是在國外的免稅店價格可能只有2萬元,雙方之間相差1萬元。
那些虛假的海外代購正是藉助這樣的噱頭,以2萬元的價格向國內消費者出售假貨,這些代購拿到的假貨商品成本可能只有幾十到幾百塊錢,其中產生的巨額盈利高達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為何消費者非要「甘願上當」?
三.購買假代購商品的消費心理
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任何寧願鋌而走險也要購買奢侈品的消費者,大多都是被利益心和虛榮心蒙蔽了嘴臉的人。
對於這類人而言,他們並不在意這件奢飾品蘊含的文化和設計,反倒在意這件奢侈品對自己虛榮心的滿足,得到周圍親朋好友的青睞和矚目,這就有點像當年為了蘋果手機不惜割腎的新聞非常相似。還有一類消費者是想花更少的錢去博博運氣,因為從事海外代購的經營者有真有假,誰都無法保證自己碰到的海外代購是不是真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消費者對一件奢侈品情有獨鍾卻囊中羞澀,就會花錢搏一搏運氣,祈禱自己購買的代購商品是真貨,殊不知這樣的消費觀念只會損害我們的消費權益,助長了海外代購的不正之風。
四.國家政策正式頒布
為避免國內市場現階段出現的魚龍混雜,確保國內消費者的購買權益,我國相關部門對此展開了相應的處理措施,首先就是加強對海外代購行業乃至整個代購行業體系的嚴格監管和治理處罰。
不難看出,最近一段時間國內的代購人員正在顯著減少,這正是我國下達監管措施之後產生的局面。
最後要建議大家的是,當我們想要購買一件海外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從正規的銷售渠道購買,除了專櫃也可以選擇一些有官方授權的線上店鋪,而不是那些價格更有優勢的個人代購商家。
一旦買到假貨,動輒成千上萬的損失勢必要消費者自行承擔,所以說寧願多花一點錢,也一定要選擇更加放心的銷售渠道,這樣才能確保我們的消費權益不會受到損害。
結語
如今國家已經對代購行業出手制止,相信未來我國線上電商平台將會越來越穩定,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