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要走什麼路

2022-08-02   娛樂硬糖

原標題:李子柒要走什麼路

作者|毛麗娜

編輯|李春暉

當代網友都很講究過紀念日,因此李子柒停更一年之際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上熱搜不是和微念的官司有了什麼新進展,只是一群大V在借李子柒澆各自之塊壘,一夥群眾在呼喚古風仙女回歸。

今年3月,李子柒也曾短暫回歸,在微博上參與#對話最高檢#活動。這條微博轉評贊均過萬,尤其是點贊數有42萬之多。在YouTube上,李子柒的表現同樣亮眼,停更一年油管粉絲不降反增。目前李子柒油管帳號有1710萬訂閱者,比停更前還多了百萬follower。

都說網際網路五色亂目,網紅疊代越來越快。但停更一年,李子柒全網粉絲仍過億。因Dior馬面裙事件,在油管上擁有大量老外粉絲的李子柒,再度因「一個人頂一支隊伍」的外宣能力被挂念「姐姐快回歸」。

加之7月4日,杭州微念與四川子柒文化的案件在四川綿陽開庭,拉扯了一年多的商業糾紛有畫上句點的跡象,古風仙女重新出山的日子似乎不再遙遠。但兩敗俱傷之下,李子柒還會是那個「李子柒」嗎?為什麼一年過去了,也沒有誕生新的「李子柒」?

消失的365天

李子柒的最後一條視頻停在2021年7月14日,是《開門七件事》系列的收官作。

原本她發視頻的節奏就很慢,月更也屬正常。直到綠洲上那條「大清早報個警」,李子柒與微念的糾紛被公之於眾,也引發了粉絲的擔憂。李子柒及其助理民國甚至表示,以後會在綠洲更新,向粉絲報平安。

但「綠洲報平安」並沒堅持下去,去年九、十月份,是李子柒發綠洲動態最頻繁的兩個月,也是她與杭州微念商業糾紛在輿論場上發酵最盛的時期。隨著事件熱度下滑,李子柒的綠洲更新間隔越來越長,最終停留在2021年11月。

助理民國的社交帳號,也是李子柒及其團隊對外發聲的重要渠道。一些李子柒本人不方便做的事,比如手撕前合作夥伴什麼的,往往由民國代勞。而李子柒本人的微博,除了偶爾發布官司進展,更新頻率也不高。

社交網絡上動態少,不意味著李子柒躲進深山做起了神仙。反之,她與主流媒體及地方政府的關係愈加緊密。停更2個多月後,李子柒陸續接受了《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多家官媒的採訪。去年10月底,李子柒以嘉賓身份現身《魯健訪談》。

與此同時,李佳佳(李子柒原名)這個名字開始出現在各類有著官方或半官方性質的活動通稿中。

去年10月,李子柒現身中外交流活動,與亞塞拜然駐華大使互動;同月底,李子柒參與四川的「直播天府,美好鄉村」;11月底,李子柒受邀參加廣州2021亞洲青年領袖論壇,並表示自己其實還在進行視頻創作,只是發布時間要看未來走向;

今年3月,李子柒前往四川甘孜,為當地希望小學捐款捐物;5月,綿陽市涪城區首屆民俗文化展演啟動儀式舉行,李子柒發視頻為活動助力。另外,李子柒個人超話中有粉絲透露,李子柒6月錄製了央視新節目《跟著冰冰來種田》,該節目將於CCTV17播出。

要說起來,李子柒與微念的糾紛是最常見的網紅分家。法律上自有公斷,輿論場互甩作文。但李子柒寧願斷更也不做小號轉生的操作,卻和其他網紅有很大不同。

電商人Joan就十分嘆服李子柒及其團隊的高明。在他看來,做小號雖然有利於短期熱度維護,但並不利於李子柒本人。「做小號要從零起量,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粉絲流失,又涉及『李子柒』這個名字歸屬的拉扯。另外還能給對手一些輿論發揮空間,比如把節奏往錢的方向上帶。」

而如今,作為視頻創作者的李子柒選擇徹底停更,在外界看來無異於自廢武功,實際上給了微念很大壓力。「商業糾紛主要就是利益問題,李子柒現在的做法擺明了告訴外界,不在乎短期利益,就是要維護李子柒這個IP的純粹。」那麼無論官司輸贏,微念已經失了人心。

識於微時

李子柒與微念的合作,一度也是圈內佳話。雙方識於微時。2016年,為了照顧奶奶返鄉發展的李佳佳,準備靠拍視頻賣農產品養活自己。

作家江南說過,「夏天穿毛衣,冬天穿背心不算特別。冬天穿短褲唱《紅色娘子軍》,夏天穿毛衣唱《打虎上山》也只能算有點特別。唯有這麼做的是個美女,才能算得上真特別。」漂亮得帶著仙氣,干起農活來又麻利接地氣的李佳佳,就是那個真特別的存在。

半年後,李佳佳迅速成長為美拍頭部網紅,同時把名字改為曾用筆名「李子柒」。必須承認,那時李子柒在美拍很火,但在全網可以說是「小透明」,直到劉同明出現。

微念創始人劉同明,也就是民國在微博中蔑稱的「微商小劉」。2016年8月,劉同明看到李子柒的視頻後,開始頻繁與李子柒聯繫。據大V@兔撕雞大老爺透露,劉同明找到李子柒時,剛開始籌備做MCN,整個公司不過十來個人。

但正是「微商小劉」,將李子柒從美拍這個相對封閉的小環境,拉到微博這個社媒大場域。大多數李子柒的粉絲認識她、追隨她,都是通過微博而非美拍。

或許是在微博的成功讓李子柒看到劉同明的實力,也可能是被對方提出的「你只需要安心做內容」所打動,李子柒於2016年9月底和微念簽署了網紅合作協議,正式建立合作關係。

轉年7月,李子柒與微念共同成立四川子柒文化,同年12月底,雙方解除網紅合作協議,以合伙人形式合作。合同約定,微念負責李子柒品牌的經營和子柒文化的財務管理,李子柒負責拍攝視頻內容。直白點說,微念相當於子柒文化的代運營公司。

這步棋也走得漂亮。李子柒本人與「李子柒」食品之間的聯繫並不緊密,視頻中也很少直白地為產品打廣告。賣貨與內容分開,不會破壞她的人設。同時食品那邊有了負面,比如「吃出鐵絲頭髮絲」,群眾首先討伐的是微念及委託生產方,而非李子柒本人。

但在實際經營中,因店鋪註冊時間等問題,「李子柒」食品品牌所有流水都在杭州微念、且「李子柒」商標也在微念手中,這也是造成雙方撕破臉的原因。據悉,2019年李子柒就要求微念將商標權轉回子柒文化。直到2021年年中,商標權的轉移才徹底完成。但因與微念其他問題的拉扯,即使商標權轉移回子柒文化,一時半會也派不上用場。

也有人爆料與主流聲音完全相反的版本:李子柒沒有微念股權,看到微念估值50億不平,於是以停更要挾,微念選擇硬剛。「李子柒不在乎官司輸贏,她的目的就是打官司,拖死微念。」

孰是孰非,只有當事人清楚。2021年底,子柒文化以「不正當競爭」起訴杭州微念,2022年初,杭州微念以「股東知情權」起訴子柒文化。從兩起糾紛的進度及雙方態度看,這個夏天就能看到大結局的想法,還是過於樂觀了。

子柒難再尋

微念和李子柒之間的官司拉拉扯扯一年多,這期間也一度出現過「非洲李子柒(非洲媳婦Rose)」「男版李子柒(張同學)」等補位選手。但別說取代李子柒的位置,這些「候補李子柒」的熱度甚至都難超過半年。

微念也想打造下一個李子柒。以港風美女路線在抖音走紅的壺提提,如今改走國風路線,探訪非遺。但群眾並不買帳,尤其是發現壺提提在微念旗下後,「想學李子柒又學不到精髓」的批評聲不絕於耳。

滇西小哥,無論視頻風格還是分離變現的做法,都有「柒味」,一度被認為是李子柒最有力的競爭者。但或許是為避嫌,小哥一直避免與李子柒視頻風格相撞:李子柒清冷,自給自足。小哥則突出人情,彼此幫襯。

「阿盆姐(滇西小哥暱稱)的視頻也很好看,但我很難像對柒姐那樣對她真情實感。」同時追兩人視頻的粉絲告訴硬糖君,比起命途多舛、只上到高中的孤兒李子柒,家庭和生活經歷都很幸福、畢業於警察學校的滇西小哥,讓她很難「愛」上。

「柒姐停更一年我也會等,但盆姐停更倆月我可能就淡下來不會關注了。不做視頻盆姐可能還有其他出路,但老七是真的只有我們這些柒家人了。」

李子柒的內容本身其實不難模仿。油管上的越南山寨李子柒,從打光、運鏡到布景都學得有模有樣。真正難學的,是李子柒的「慢」。在短視頻賽道里,「快」的人很多,敢於「慢」下來的卻沒幾個。

李子柒的視頻為什麼在微博上一炮而紅,因為她的內容呈現出一種遠離塵囂的悠然,一種脫離城市速度的慢。在一段段桃花源式的視頻中,李子柒的公眾形象徐徐成形:有匠心、有堅持、不被外界快節奏裹挾、不理會外界議論、專注於眼前的土地。簡言之,也是「慢」。

短視頻博主一般是靠著更新頻次固粉,拍攝周期也很短。但李子柒的更新多以「月」為單位,有的視頻如《米的一生》《油菜籽的一生》,拍攝周期長達數月甚至半年。這種拍攝節奏上的「慢」,也在加強「人作合一」的感覺。

在商業變現方面,李子柒也很慢。短視頻博主變現一般就是接推廣、直播帶貨。但博主突然開口恰飯,難免打破一些人心中的田園牧歌。張同學的第一次直播帶貨就很不成功,介紹貨品時明顯生疏,甚至說出「我也是第一次見」的危險言論。觀眾質疑產品質量的同時,也難免懷疑張同學紅了就割韭菜,之前一切全是演出來。

內容與賣貨的分離,不會破壞李子柒的人設。她只需要做內容輸出,賣貨引流自有他人代勞。這種做法也讓李子柒在從美食博主轉型為「傳統文化推廣守護者」時,更有說服力。但對於後來者,這種分離式延遲變現很難做到。它需要合作雙方互相信任,也需要一點時代紅利。

而一旦官司塵埃落定,李子柒就能王者歸來嗎?

李子柒曾在採訪中透露,她的團隊僅2名攝像1名助理,剪輯都是她自己親自上陣。做內容,她是好手。但從2016年至今,其商業運營一直由微念代勞。拿回商標權和IP實際控制權後,如何運營是擺在李子柒面前的難題。

微念方面曾表示,公司有一個500人的團隊專門為李子柒品牌提供支持,包括研發、推廣、品控、供應鏈等各個環節。李子柒就算成功拉起團隊,古風仙女變賣貨老闆,怕也會影響她在群眾心中「不重商業價值」的形象。

「目前炮火都對準微念,一旦她自立門戶,現在看不清的東西就會露出真面目。」在同樣是做電商的Joan看來,李子柒在位元組投資微念的當口撕破臉,不更新不寫小作文,但和官方互動頻頻,實在是棋高一著。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仙女亦俗人,只盼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