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東烏地區那兩個「共和國」消息人士的話說,烏克蘭軍隊正在向頓巴斯地區集結,而且發現了大量北約武器,烏克蘭軍隊即將在頓巴斯發起軍事入侵行動。儘管消息人士並未提供什麼證據,包括視頻或圖片,但克里姆林宮明顯是相信了,也認為烏克蘭軍隊忘記了此前的慘重損失,要與有著強大支持的「俄混合武裝」再次交戰,侵略頓巴斯。
相比之下,烏克蘭政府則是不斷強調不會爆發戰爭,宣稱儘管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集結了10萬重裝俄軍,在白俄羅斯境內有3萬精銳俄軍,而俄軍很可能還會對敖德薩進行兩棲登陸,但現在的俄軍集結跟以往差不多,對烏克蘭只是軍事威懾而不會爆發全面入侵。隨著美國等國從烏克蘭撤離外交人員並建議本國公民離開,大量外資也在離開烏克蘭,恐慌的民眾更是搶購食品等物資,烏克蘭政府的這些表態被認為是安民告示。
至於烏克蘭軍隊是否已做好準備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恐怕情況並不樂觀。雖然近期美英等國向烏克蘭提供了上千噸武器彈藥,包括數千枚反坦克飛彈和火箭筒,但烏克蘭軍隊依然面臨嚴重的武器裝備缺口,預備役部隊在訓練的時候被迫拿紙板槍,二戰時代的一些武器,諸如DP轉盤機槍也被翻了出來重新服役。
烏克蘭陸軍上將伊霍爾·科列斯尼克
烏克蘭陸軍上將伊霍爾·科列斯尼克公開表示,儘管北約最近提供的軍事援助可以說得上是史無前例,但對於25萬人的烏克蘭軍隊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烏克蘭軍隊缺乏武器、彈藥、頭盔和防彈衣等,幾乎什麼都缺,尤其是缺乏足夠的燃料、潤滑油和炮彈,希望西方國家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不要只是反坦克飛彈這樣的小打小鬧,烏克蘭軍隊需要真正的軍事援助,而不是象徵性的。
美英兩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標槍」和NLAW這兩種反坦克飛彈,都屬於輕型防禦性武器,在面對俄羅斯的重裝大軍時,雖然可以給其造成一定損失,但難以對戰局造成決定性影響,甚至無法拖延俄軍的衝擊速度。美英不願向烏克蘭提供其急需的重武器,包括先進防空系統,主要是擔心刺激俄羅斯政府,倒不是怕烏克蘭政府會用北約先進武器去進攻「俄混合武裝」,誰都清楚,僅憑烏克蘭,根本無法通過武力收復東烏地區和克里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