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
菊花開,聞蟹來
對於秋天來說
螃蟹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然而螃蟹雖香,價格卻貴
一些人會買更便宜的死螃蟹吃
也有一些無良商家
直接拿死螃蟹當活蟹賣
但其實,有些死螃蟹是不能吃的
誤食可能會導致中毒!
死掉的螃蟹,最好別吃
魚、蝦、蟹這類生鮮
就是要新鮮,才夠鮮美
超市裡那些失去活力、瀕死的生鮮
往往會被打折處理
比如「仰泳鱸魚」
但專家提醒,
死河蟹是不能吃的!
河蟹的學名,是「中華絨螯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閘蟹,在我國很多河流湖泊中都有分布。
河蟹體內,游離胺基酸和含氮化合物含量較高,肉質比較松,為微生物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且河蟹都在淤泥中生長,生存環境適合微生物生長,這就導致鮮活河蟹體內外菌落總數基數較高。
一旦河蟹死亡,體內的微生物含量會迅速升高,因此,即便是剛咽氣的螃蟹,也不要吃了。
不過,海蟹不太一樣,由於生長環境特殊,體內外的微生物較少,被打撈上來後,極易死亡,只要及時冷凍、保存完好,死的海蟹是可以吃的,但也不應存放太久。
誤食死蟹可能導致中毒!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專家指出,螃蟹死後不能吃,主要還是因為體內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導致的菌落數超標,這樣的大閘蟹,用家庭的烹飪方式,是無法完全消滅其中微生物的。
食用死河蟹,可能會引髮蠟樣芽孢桿菌、副溶血弧菌性食物中毒。
吃螃蟹還有哪些講究?
1. 不吃生蟹,酒泡生腌的也不行。
酒不能完全殺死生螃蟹體內的寄生蟲,生食的話被寄生蟲感染的風險很高,輕則引起咯血,如果寄生蟲進入腦部,重則還會引起癱瘓等症狀。
2. 有四個部位不能吃。
分別是蟹腮、蟹腸、蟹心、蟹胃,這些部位是螃蟹過濾和代謝廢物的器官,含有大量細菌和寄生蟲。
3. 需得高溫蒸煮,現吃現做。
100℃以上的高溫下,持續蒸煮20~30分鐘後,方可徹底殺滅體內微生物。
4. 最後,不宜過量食用。
螃蟹的膽固醇含量較高,尤其是蟹黃部分,建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吃螃蟹時,適量食用蟹肉,少吃蟹黃。
今年蟹瘦,挑選需格外注意
今年被高溫折磨的,不僅是我們人類,還有大閘蟹。
當溫度高於30℃時,大閘蟹會出現厭食、關節變軟、運動無力、生長遲緩等症狀,35℃以上時,它們就幾乎不進食了,也沒有力氣蛻殼,無法順利長成肥美的樣子。
同時,高溫也容易讓水中的微生物數量激增,再加上降雨減少、運輸難度增加、價格攀升......今年想痛快地「炫」螃蟹,怕是不容易了。
如果想要挑幾隻好蟹一飽口福,就看這四點:
一看青背,蟹殼青色有光澤;
二看白肚,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
三看黃毛,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
四看金爪,蟹爪金黃,堅實有力。
一看青背,蟹殼青色有光澤;
二看白肚,貼泥的臍腹甲殼,晶瑩潔白;
三看黃毛,蟹腿的毛長而呈黃色,根根挺拔;
四看金爪,蟹爪金黃,堅實有力。
你愛吃螃蟹嗎?
來評論區聊聊
來源 | 央視網、科普中國、極目新聞、紅星新聞
編輯 | 程天潔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