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人常常看科普,會看到建議高血壓人,低鈉鹽高鉀鹽飲食。
因為長期的高鈉鹽低鉀鹽就會導致高血壓風險明顯增加,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鈉鹽大家比較好理解,就是我們吃的鹽,可是這個鉀鹽是什麼呢?人體缺鉀會有什麼症狀呢?
一、什麼是低鉀
低鉀後也並不一定都有表現,只有當血鉀濃度低到一定程度,才會出現一些症狀。正常的血鉀3.5-5.5mmol/L;<3.5mmol/L,屬於血鉀過低。
輕度低鉀: 3.0~3.5mmol/L
中度低鉀: 2.5~3.0mmol/L
重度低鉀: <2.5mmol/L
但是,血清鉀降低,並不一定表示體內缺鉀,只能表示細胞外液中鉀的濃度降低,而全身缺鉀時,血清鉀不一定降低,所以要結合臨床表現全面評估是否低鉀。
二、低鉀會有哪些表現
1、心臟醫生最關心血鉀
作為心血管醫生,最為關係血鉀,對於任何一個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患者,尤其心肌梗死和惡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第一時間必須查血鉀,只有了解血鉀是否,正常,我們的心才能放下一部分。
因為低鉀會導致心臟停跳,低鉀輕症者有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縮,房室傳導阻滯;重症者發生陣發性房性或室性心動過速,甚至室顫,直接導致猝死。
對於惡性心律失常,不管是不是血鉀的原因,必須先排除低血鉀;對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本身就會伴隨低血鉀,低血鉀又會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導致猝死,所以心肌梗死患者,必須第一時間關注血鉀。
2、低血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低血鉀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乏力、四肢軟弱等,還可能四肢麻木;嚴重者患者不能站立,行走,坐著或蹲著不能站起;也會出現表情淡漠,抑鬱,記憶力減退等等表現。
3、其他系統
低鉀會導致性腎病,鹼中毒、發育延遲、腸蠕動減慢、腹脹、噁心和便秘、嚴重缺鉀者可引起麻痹性腸梗阻。
三、低鉀的原因
造成低鉀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攝入減少,或排泄過多:
1、鉀攝入過少
正常飲食一般不會導致低鉀,因為大部分食物都含有鉀,所以只要能正常進食,機體就不致缺鉀。
但是消化道梗阻、昏迷、手術後較長時間禁食的患者,這些人群,如果通過靜脈補鉀不足,可能就會出現低鉀血症。
2、排出過多
嚴重腹瀉、嘔吐,長期使用利尿劑,某些腎病,缺鎂,缺失,鹼中毒,高溫環境中進行重體力勞動時,大量出汗亦可導致鉀的大量丟失等等原因會導致鉀丟失過多造成低血鉀。
3、其它原因
低鉀性周期性麻痹、過量胰島素、鋇中毒、棉油中毒等等也可能會導致低鉀。
三、如何補鉀
1、食物補鉀
正常飲食,一般都不需要特意補鉀,因為大部分常見食物,都含有鉀鹽,正常飲食即可,尤其是植物類食物,粗糧雜糧水果蔬菜都含有較多鉀。
對於無法通過正常飲食,恢復正常血鉀的時候,就需要藥物補充。
2、藥物補鉀
對於嚴重低血鉀,已經引起症狀,或沒有引起症狀,但有潛在的風險時,都必須儘快補鉀,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時,一般沒有特殊情況,會常規補鉀治療。
輕症只需口服鉀,以10%氯化鉀為首選藥。
重症患者,心律不齊、快速心室率、嚴重心肌病、家族性周期性麻痹,應靜脈滴注鉀製劑,常用製劑也是氯化鉀。
總之,如果出現心律失常、四肢無力、四肢麻木等情況需要想到是不是低血鉀,對於心臟病患者尤其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患者更應該注意血鉀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