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光能解決方案專家魏本鋼:光儲荷有效聯動是實現分布式光儲融合關鍵

2024-10-26     證券日報

尊敬的徐院士、尊敬的康社長大家好!

前面徐院士從光伏組件的前端介紹了一下行業的發展,天合光能作為一個從前端到後端產業的綜合布局,接下來從應用端對整個應用做綜合介紹,拋磚引玉給各位專家把我們再這個領域做的工作做一個彙報。

首先前面各位專家也提到,光伏的發展也經歷了一些起伏,從今天回望過去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首先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的政策,從2019年提出「雙碳」目標,同時也離不開從業者辛勤的努力和奉獻,降低了光伏的成本,減少了儲能的成本,也給整個社會看到了我們在節能降碳降本這方面的貢獻。

隨著光伏的發展,我們也能看到應用場景也發生了改變,如圖所示,在2023年分布式光伏的裝機量在2021年至2022年首次降到了50%以下,源網儲能的增長和儲能做的貢獻,無論是從目前我們的技術和最後的裝機量還是沒有那麼大的提升,整個效果還是有點差強人意。

針對以上結果,我們總結出來兩點,第一方面就是本地消納的問題,我們在場景的複雜化,隨著我們從光伏的生產、製造到應用端的高度重合,業主對於光伏和儲能疊加的收益也是不斷有期望的增加。2023年開始,我們的分布式接入紅色預警以及今年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併網開發管理辦法提出來對於新增光伏的全額消納慢慢會退出歷史的舞台。所以說光伏配儲會成為必然。光伏發達的地區本地消納存在不足,新能源與產業的合作,今天徐會長提出來綠電化工天合在這方面做了探索。

跟光伏本身的波動性和積極性的矛盾,也是給我們對於如何實現光伏新能源在產業端的應用帶來一些挑戰,所以說依靠傳統產品單一疊加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新能源在產業端應用的需求。所以我們對於產業未來的發展展望是立足多樣化場景、洞察用戶需求、挖掘用人痛點,通過定製化解決方案創新實現新能源的應用。

首先第一個,對於現有的項目中明確感覺到單一的光伏或儲能電站局限性顯現,第一個是光伏的工商業應用,在光伏高發的時候有一些光伏逆流上網了,通過更高的電價購買網價。對於儲能電站來說,對於白天尤其是中午這個頻段的充電,尋求光伏在無間進行處理,同時對於一些有能力的運營商需求通過光儲的低價電進行引流,提升周邊的商業價值的提升,同時還有一些續量增容來提高收益,提高運營效果。

前面也提到對於今年發布的分布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以及前面各個省市,尤其是山東省在2022年、2023年已經發布了光伏分布式紅色接入、紅色預警,光伏配儲也成為必然,對於國家電力交易的發展,新能源市場化的發展離不開電力交易。

我們認為光-儲-荷有效聯動是實現分布式光儲融合的關鍵,光儲荷有效聯動才能實現光儲的綜合融合。首先光儲作為發電的源頭提供綠電,減少用電成本,減少碳排放。維持系統的穩定,以及對一些可調的負載,維持的系統穩定,前面提到對於一些像充電廠站隨機性比較高的負載,通過符合的自學習和符合的預測,提升消納和收益。儲能作為整個系統的調節劑,通過儲能本身的充放電快速響應能力,實現協調,以及在運營能力要求高或者是對於能提升收益的場景提供動態增容實現收益。

綜上所述,通過我們對於光伏的發電預測以及對於用電的預測和分析,通過實時調控滿足系統的穩定,保持收益的最大化。

能源管理平台是落實光儲荷有效聯動的核心中樞,通過泛物聯網的介入,保持光儲和設備的接入統一管理,以及對發輸儲用設備的分析調控,保持系統的穩定,實現收益的最大化。

這邊展示了江蘇省的實時案例,灰色的這條線是展示了光伏的用電場景,如果儲能按照自己的策略是在中午11點和12點的時候滿功率充電,一方面利用了光伏的電,同時還用了平價電網的電,13點、14點左右光伏還是有發電的,但是把我們現在分布式光伏的成本,這種更低價的電進行上網,只賺取了三毛九的收益。對於這個項目來說,這一天展示出來的增收可以達到186元,全年可以增收2萬元左右,其他的光儲和有效聯動的措施就不再展開。

對於前面提到的像一些部分地區新能源高發但是本地消納不足、外送成本比較高的地區,源網荷儲一體化是實現本地消納的途徑。通過以源網荷儲,更經濟安全地實現優質消納,實現整個電網的穩定運行。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綠色算力,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我們通過與這個算力領域的企業進行研討,整個未來大家的預測,到2030左右會用到整個社會用電的5%-7%。基於源網荷儲一體化有助於推動發展。

第二個是綠色燃料,也是今天徐院士重點提到的綠氫或者是綠色化工,綠色燃料這一塊是綠色電力與化工的雙重屬性,搭載了橋樑。

未來對於算力的綠色化是整個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以及對於我綠色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交易來提升我降碳排放的能力,以及減少運維成本。

結合新能源比較優質的區域,實現室外低溫和乾燥的氣候有助於給算力提供一個天然的能源,減少輔助設施的能耗。另外對於算力和電力的融合,算力的耗電主要是兩部分,一個是基價的耗電,第二個是整個輔助系統,功能蓄冷的系統,可以跟隨光伏進行一定的調控,提升消納。我們可以利用儲能對於計劃時長的風光供電不足進行補充,提升新能源消納。

對於整個電算融合和源網荷儲一體化,將綠色電力轉化為綠色算力,無論是對於優質的風光資源的應用以及整個源網荷儲一體化保持電力的穩定和高效的運行,利用當地自然冷源,可以降低算力中心的PUE,提升整個電算融合的效果。發展之後可以賦能無論是對於功率的預測,提升源網荷儲一體化的控制水平。另外對於前端製造業的綠色算力也可以提升整個製造的智能化水平,提高行業的數字化效益。

綠色燃料方面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綠氨、綠色甲醇容量還是非常大的,整個未來市場前景比較廣闊。

前面提到了高比例新能源應用會導致整個電網出率的穩定性隨機性的挑戰。

氯胺的合成技術基本實現了30%到110%的寬負荷的,長時間電力的供應,實現整個從電力供應到成本供應到整個化工生產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保證。

這邊基於風光的基礎之上,通過對制晶規模、儲能和儲氫多個規模的測算,基於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整個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尋找最優的策略,實時調控。

同時新能源這一塊基於前面提到的預測和新能源的分析,實現日前計劃、日內滾動優化調動來保證系統的多能協調。

天合也是基於光、儲、氫方面的研究,今年9月份發布了光儲氫藍皮書。

這邊也展示了一個典型的氯胺場景,我們氨的合成過程也是從將近100%到30%綜合調度的空間實現了光伏的運行,同時利用儲能和風電保證全天24小時的供應。

以上就是我們在光儲融合和源網荷儲一體化這兩個板塊的解決方案探索,隨著前面提到的場景的複雜以及需求的差異化,我們未來對於新場景應用,我們的理念是解決方案創新+產品+系統是解決場景應用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的轉換效率,改善光儲的效果。通過解決場景的問題擴大新能源應用的規模,同時對於企業和行業的發展以及產業融合的發展,離不開多部門和多產業的協同。我們首先第一個是倡導在促進解決方案、產品融合這個領域,大家一起促進應用。第二個是對於如何促進綠色能源生產和消費,市場機制和長效機制我們也要進行探索。

前面無論是徐院士還是徐總也講到,市場給我們的挑戰也是不斷存在的,引用毛主席的詩「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3943639cdbaaaaa7ee8e5c30f4d6d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