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看過電影《金剛》,一定對片中金髮美人與大猩猩的組合印象深刻。
現實中也有一位與猩猩成為知己的金髮美人,26歲的她只身前往非洲與黑猩猩生活。
雖然獲得了很多學術成就,但最初令她名聲大噪的,卻是堪比女明星的美貌和一雙修長美腿。
她就是那個你可能在高中課本上讀過的珍·古道爾。
眾所周知,珍·古道爾是黑猩猩專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並非科班出身,也沒上過相關專業的大學。
嚴格來說,最初接近黑猩猩時的珍·古道爾只能算一名動物愛好者。
在今天看來,貿然接近野生黑猩猩絕對是作死行為,因為一隻成年雄性黑猩猩的臂力驚人,而且有鋒利的牙齒和強悍的咬合力。
但珍的夢想就是像泰山一樣在動物間自由走動,所以她毫不畏懼。
60年代,人類對黑猩猩知之甚少,一度誤以為它們是溫和的食草動物。
珍·古道爾在沒有受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接近野生黑猩猩。
神奇的是,她不僅沒有遭到攻擊,而且得到了猩猩群的接納。
最近上映的《珍·古道爾傳奇的一生》記錄了年輕時的珍·古道爾浪漫的叢林生活,以及她如何與黑猩猩建立友誼的故事。
紀錄片的素材取自珍年輕時拍攝的100多個小時的影像,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沒有公開過的秘密資料。
由珍的前夫、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家雨果·范拉維克(Hugo Van Lawick)拍攝,鏡頭背後還有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
今天就來聊聊這部高分好片。
珍·古道爾的傳奇一生
導演: 布萊特·摩根
編劇: 布萊特·摩根
主演: 簡·古道爾 / 雨果·凡·拉維克 / 雨果·埃里克·路易斯·凡·拉維克
類型: 紀錄片 / 傳記
上映日期: 2023-10-17(中國大陸)
片長: 90分鐘
珍年輕時的容貌,與演員蒂爾達·斯文頓頗有幾分神似,嫻靜、優雅,舉手投足間是大家閨秀的風姿,很難將她與野性蠻荒的非洲叢林聯繫在一起。
當時有很多人質疑她,一是她沒有學術背景,二是他們認為一個成長在都市的年輕女子無法應對非洲叢林的嚴酷環境,他們聲稱珍·古道爾在非洲肯定撐不過3個月。
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珍·古道爾不僅在非洲叢林深入下來,而且取得了驚人的學術成就。
因為這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從童年起,就夢想前往非洲和動物一起生活,即便這在當時是女性不該去做的事。
1934年4月3日珍妮·古道爾生於英國倫敦,幼年的珍對大自然和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她幻想有一天能去到非洲。
從學校畢業後,珍妮·古道爾嘗試過許多工作,擔任過秘書、電影製片助理、餐廳服務員……
她省吃儉用,把薪水和小費存起來,當做去非洲的旅費。
1957年,人類學家路易斯·李基給了珍·古道爾一次前往非洲研究黑猩猩的機會。
李基對科學界的主流看法持懷疑態度,他想找一位不會因科學理論而產生偏見的研究員。
珍·古道爾對動物的熱愛讓利基印象深刻,於是他把這項任務交給了這位26歲的女秘書。
在前往非洲之前,珍對黑猩猩一無所知。
在母親的陪同下,珍來到坦尚尼亞坦噶尼喀湖畔的貢貝河自然保護區進行黑猩猩的研究。
珍很幸運,有位支持她的母親,身邊大多數人都勸她放棄非洲夢,只有母親支持她實現理想。
珍愛上了叢林生活,仿佛她原本就屬於這裡,她喜歡在林間穿梭,睡在星空下。
即使沒有自來水和抽水馬桶,每天吃罐頭,在溪水中洗頭,對她來說都完全不成問題。
發現黑猩猩的蹤跡後,珍無論颳風下雨都會進入山區,和黑猩猩待在一起,從日出到日落。
但她還不能靠近,只隔著一段距離遠遠地坐著觀察,讓猩猩逐漸適應她的存在。
這是珍最沮喪焦慮的一段時間,因為只要靠近,黑猩猩就會溜走。
如果不能在計劃時間內取得觀察成果,她將失去資助,面臨打道回府的失敗結局。
而那些輕視她的人正在倫敦等著看她出洋相。
但珍不是一個輕易言敗的人。
終於,在貢貝生活5個月之後,珍被黑猩猩群接納了,她終於有機會近距離觀察。
在給家人的信中,珍激動地寫道:「平凡如我,竟能在這裡做我一直想做的事,置身野外,睡在星空下,看著所有的動物,有可能嗎?我真的如此幸運嗎?我已迎接挑戰,山區和森林就是我的家!」
珍發現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之處比想像得還要多。
黑猩猩花很多時間互相撫摸和梳理,它們和我們一樣需要同類的關心。
人類也並非地球上唯一會使用工具的動物,黑猩猩也會使用工具,它們會用樹枝從蟻巢中釣取螞蟻。
這一發現立即在學術界引起軒然大波, 很多人質疑珍的研究成果,因為她只是一個沒受過訓練的年輕女子。
不過珍·古道爾還是憑藉在這一領域的發現,獲得了劍橋大學頒發的動物行為學博士學位。
此後再也沒有人質疑她的學歷。
她還得到了國家地理學會的一筆補助,隨後,國家地理還派去一位年輕的攝影師記錄珍的研究工作。
而這名攝影師就是珍未來的丈夫,也是本片影像資料的拍攝者——雨果·范拉維克。
雨果從小的理想也是拍攝野生動物,珍發現這個英俊不羈的攝影師與自己有很多相似之處。
二人在形影不離的叢林生活中日久生情。
珍坦言自己從沒考慮過結婚生子,但一切就這樣自然地發生了。
1964年,珍和雨果結為夫婦。
之後,珍在非洲生下了兒子Grub,擁有了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隨著時間的推移,珍與黑猩猩的關係也越來越親近,猩猩們已經不害怕他們了,經常來營地討香蕉吃。
為了爭奪香蕉,還發生了打架鬥毆。珍不得不把香蕉放在定時打開的鐵箱中,才避免了黑猩猩的戰爭。
她發現,黑猩猩並非此前人們所認為的是一種溫馴的食草動物,他們會有組織地對其他小型哺乳動物進行狩獵。
不同群體的黑猩猩之間還會發生戰爭,有些黑猩猩甚至有襲擊和殘殺同類的行為,這種行為有時僅僅為了取樂。
而此前學術界一直認為戰爭和同類相殘只是人類獨有的行為。
在黑猩猩的社會中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每隻黑猩猩都有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而他們為爭取社會地位而進行的明爭暗鬥絲毫不遜於人類。
雌性黑猩猩會像人類一樣哺育和教養幼崽,一些個體還會出現溺愛幼崽的行為。
珍為她認識的每一隻黑猩猩都取了名字,與它們像朋友般相處。
珍在筆記中寫道:「了解得越多就越明白它們和我們是如此相似。和黑猩猩對視,我看見回望我的是會思考,有理性的個體。」
事實上,人與黑猩猩共享98.5%的遺傳信息(兩者之間的基因最多相差1.5%,所以黑猩猩與人的相似程度令人驚訝。甚至,人與黑猩猩間的Rh陽性血型是可以互相輸血的)。
由於之前沒有受到專門的科學訓練,珍的研究並沒有遵循人類學研究的一般模式。
她深入黑猩猩的社群,作為黑猩猩社群的一員去觀察他們的日常活動。
她說:「這真的是無上的榮幸,能被這種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接納。」
珍的經歷很快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傳奇故事。
而最大的噱頭仍然是「美女與野獸」,金髮美人與野生黑猩猩的故事不免讓人想到《金剛》。
珍雖然不喜歡被關注,但她也不抗拒出名,因為越多人知道她,就越有助於她保護黑猩猩的工作。
珍利用名氣獲得了額外的資助,她用這些錢建立了貢貝研究中心,專門進行黑猩猩的研究。
這家研究機構也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對黑猩猩連續進行近50年野外觀察的研究所。
1984年,珍·古道爾又主持成立了動物庇護所和黑猩猩動物園,前者用於收養那些由政府沒收的被走私的幼年黑猩猩,後者則主要收留那些遭到非法捕獵的黑猩猩。
近年來珍·古道爾將她的全部時間用於宣講黑猩猩的行為和環境保護,巡迴於世界各地進行演講。
80多歲高齡的她,一年有300天都在世界各地奔波,從未在一個地方停留超過3周。
事實上,黑猩猩的數量正在急劇減少,1900年,地球上生存著200萬隻黑猩猩,而今天只剩二十分之一,大約只有10萬隻黑猩猩倖存於世。
棲息地的碎片化和人為破壞,是造成黑猩猩瀕危的主要原因。
已是滿頭銀髮的珍說:「我沒辦法看著動物受苦,就像我沒辦法看著人類受苦一樣,我認為幫助人類和幫助動物沒有區別。」
她眼中閃耀的光,與那個26歲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陸的女孩沒有區別。
回顧珍·古道爾的一生,她仿佛一位天使,降臨到這殘酷世界,生於都市,卻心系自然。
她的所作所為更是展現了人性的至純至善,以及勇氣和堅持。
這是人類不斷邁向文明的基石,也是人之為人的意義所在。
*本文作者:RAMA
不愧是大神出手,這新出真人秀我們永遠抄不來
全體起立!這部R級頂流重磅回歸
18歲以下謹慎觀看,這真是國內院線能看的片嗎?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