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林暉 王子銘 王思北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正確思想指引。
2023年10月,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明體達用、體用貫通,標誌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舉旗幟、明方向,守正道、開新局。
一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指引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融匯激盪,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指引文化發展新方向
秋日的北京碧空如洗,寬闊的長安街上陽光鋪灑。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的京西賓館,靜謐而莊嚴。
一年前,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在這裡舉行,會上傳達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指明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肩負的職責使命:
「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在歷史長河中審視文化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地位,在時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領社會變革的重要作用,在世界風雲中認識文化塑造綜合國力的重要影響,在人的全面發展中發揮文化創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文化發展新方向。
幾天後,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後首次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西,走進景德鎮,將文化傳承發展作為此行一項重點考察內容。
總書記從陶瓷文化,談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老祖宗傳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繼續攥在手裡,與時俱進,讓它發揚光大。」致力於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總書記念茲在茲、飽含期許。
一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在系統謀劃、身體力行中,指引宣傳思想文化事業守正創新、開拓進取,掀開嶄新篇章。
以文興邦,充分發揮文化在治國理政中的作用——
西寧宏覺寺,千年古剎見證了唐蕃古道的恢宏繁盛,聆聽過絲綢之路的車馬轔轔,鐫刻下民族交融歷史和團結印記。
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考察時強調:「要保護好這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作出新貢獻。」
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多元凝聚為一體,文化認同始終是民族團結的根脈。
發揮文化功效,習近平總書記以強烈的文化自覺與歷史擔當,將其融入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
建設金融強國,提出「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闡明「以義取利,不唯利是圖」等五方面實踐要求,為金融高質量發展注入文化涵養;
推進依法治國,強調「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增添法治動力;
圍繞黨的建設,明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推動形成以文養廉的濃厚氛圍。
一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文化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資源,為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闢了文化新路徑、拓展了文化新空間。
鑄魂育人,為奮進新征程固本培元、凝心聚力—— (下轉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