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行·看振興)江西浮梁:林下生「金」 撬動村民「共富」新支點

2024-10-3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江西浮梁10月30日電 (張燕 李韻涵)金秋時節,走進江西省浮梁縣經公橋黃精種植基地,成片的大樹下,一顆顆帶著綠葉的黃精正茁壯成長。隨著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推進,這裡的「林下經濟」,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雙豐收的致富新路徑。

「以前我們在家裡沒什麼收入來源,現在有人來山上種植中藥材,干一天活就有200元的收入,我們心裡非常滿足。」江西省浮梁縣經公橋村民計根旺笑著說道。

江西省景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文娟介紹,當時經過多番考察後,發現浮梁林地下特別適合種植中藥材,於是她就從江蘇帶了資金和人才到這邊來發展創業,目前流轉林地大概五千多畝,實際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三千多畝,帶動附近居民200多人就業。

江西浮梁通過林下套種的方式,在增加了林下植被種類的同時,也可以減緩水土養分流失,改善土壤環境,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增收,實現了環境美、產業興、百姓富,以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浮梁素有「瓷之源、茶之鄉、林之海」美譽,全縣林地面積355萬畝,森林覆蓋率82.21%,森林蓄積量2500萬立方米。這樣優質的生態環境如何轉化為金山銀山?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探索,特別是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來,浮梁在建立健全林長制、抓好森林資源保護的基礎上,不斷深化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力提升改革成效,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以推進林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鬍更生說道。

為充分發揮「林」優勢,促進林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浮梁縣裡出台了《浮梁縣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從政策、資金、技術等多方面給予扶持。一方面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支持,另一方面提供全面的技術服務。

大山深處藏百花,百花叢中釀香蜜。深秋時節,迎來蜂蜜採收旺季,走進臧灣鄉壽溪村林下養蜂基地,上百桶蜂箱錯落有致,成群的蜜蜂穿梭飛舞,嗡嗡作響。

10月9日,江西浮梁的蜂農正查看蜂蜜釀造情況。張燕 攝

壽溪村蜂農方朦亮正戴著防蜂帽查看蜂蜜釀造情況,他彎著腰嫻熟地打開蜂箱蓋拿出蜂巢,沉甸甸的蜂巢上散發著蜂蜜香甜味道。這份「甜蜜的事業」不僅讓蜂農嘗到了甜頭,更讓整個鄉村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據了解,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鄉村產業發展融合,浮梁縣壽溪村積極做好「山文章」,引導群眾發展「林」經濟,把蜜蜂養殖作為助力鄉村振興和帶動村民致富的主導產業,採用了「黨建+合作社+公司+脫貧戶+黨員+群眾」的模式進行拓展養殖,目前帶動脫貧戶養蜂13戶,村民62戶,現有蜂群1100餘群,每箱經濟效益1500元,讓村民實實在在嘗到了林蜂養殖的「甜頭」。

「我家裡養了100多箱蜜蜂,每年大概可以產出1000多斤土蜂蜜,通過自己銷售和村委會幫忙分銷的方式,每年可以達到10多萬元的收益。」方朦亮笑著說道。

壽溪村充分發揮森林生態資源優勢和林下空間優勢,因地制宜大力實施以蜜蜂養殖為主的林下特色生態產業,將林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走出了一條「蜜蜂搭台、經濟唱戲、農民受益」的綠色生態農業新路子,助力鄉村振興的同時,也讓這份「甜蜜」事業成為撬動百姓「共富」的新支點。

「目前,我縣全力推進油茶、毛竹、森林康養及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林業產業發展邁上新台階。」胡更生表示,未來浮梁將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為契機,通過制定《浮梁縣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等相關政策、培育龍頭示範企業、創新金融扶持機制等方式,著力打造浮梁縣油茶、毛竹、林下中藥材三大重點產業。(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23b4c1aa76845e2152be3a8b1a4a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