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東協經濟共同體」或將加速推進

2024-10-13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10月10日發表題為《東協將重點置於脫碳和跨境結算》的文章,作者為井上航介。全文摘編如下:

東協正起草東協經濟共同體新實施計劃框架。東協經濟共同體目標在於整合地區市場,2026年至2030年的主要目標在於經濟數字化和脫碳化。

草案顯示,新計劃包括六個目標,包括營造促進技術革新的環境、招商引資發展綠色經濟,以及構建糧食安全保障機制等。設定的具體實施計劃超過200項。東協系列峰會9日在寮國開幕,與會方將就草案內容展開討論。

東協各國計劃構建跨境可再生能源供應鏈,降低企業在地區內多個國家提供金融服務的難度等。除通過數字化順利開展貿易外,東協各國還討論將聯合構建電動汽車供應鏈和建設基礎設施等寫入計劃。

寮國以「東南亞蓄電池」自居,已開始向新加坡提供通過水力發電產生的電力,並計劃向越南出口通過風力發電產生的電力。新目標內容既包括對既有基礎設施的有效利用,也包括擴大區域內脫碳相關商業活動。

東協也將推動構建跨境結算系統,擴大可以統一使用二維碼支付的地區範圍。

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於2015年。歐洲經濟統一始於西歐已開發國家之間的合作,與此不同,東協因成員國經濟規模和發展程度存在較大差距,是從下調關稅等舉措開始分階段推進地區經濟統一的。

截至2025年的十年計劃涵蓋五個領域1600多個項目,包括貿易自由化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到2023年底,包括正實施的項目在內,96%的項目取得進展。

接下來的目標是實現單一市場,各國將推動解決熟練勞動者移動自由化等課題,加快推動區域內市場整合。據東協外交消息人士透露,截至10月4日,制定新目標的進度已達到將近七成。在此次峰會等平台上各國將繼續就此展開討論,目標是2025年在馬來西亞舉行的峰會上予以通過。

在作為東協經濟共同體目標之一的域外經濟合作方面,《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涵蓋東協成員國和中國、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

自2015年以來,除新冠疫情期間外,東協每年保持5%左右的經濟增長率,拉動了全球經濟增長。如果進一步深化整合,東協將成為擁有7億人口的巨大市場,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將進一步提升。

各國之間的發展差距可能成為整合的障礙。與歐盟等其他地區相比,該地區差距較為明顯。東協為縮小區域內差距,計劃在截至2030年的新目標中明確寫入推進全面和公平的開發。

此外,區域內保護主義傾向蔓延,也可能阻礙一體化。(編譯/馬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