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6月8日電(記者 蔡瀟瀟 王昕怡 史衛燕)在湖南省岳陽東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助避難中心,有一頭麋鹿與同類不太合群,卻十分親近人類。它叫做「點點」,是一隻8歲的雌性麋鹿。
「麋鹿生來警惕性強,當人們靠近時,其他麋鹿都會立刻跑開,而『點點』卻可能粘著你不走。」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會長李政說。
8年前,剛出生一周的「點點」被鹿群遺棄,在濕地的蘆葦盪里被人發現。經過保護區工作人員悉心照料,「點點」逐漸恢復健康,還當上了「鹿媽媽」。正是由於和人類朝夕相處,如今的它還有點「人來瘋」。
每年3月到5月中旬,麋鹿進入繁殖季節,協會都要加派人手值班照看。回想起今年「點點」生「三胎」的情形,李政仍舊曆歷在目。
「我記得那天是3月18日,早上我給『點點』喂了一些蘆葦嫩芽,準備再去摘一些新鮮的菜葉給它吃。等過一會兒回去時,它的旁邊已經站著一個小鹿仔了。」說到這兒,李政很興奮,「因為是第三胎,又出生在陽春三月,所以我們為它取名『三三』。」
李政說,自己一開始僅是出於對「神獸」的好奇,但隨著越來越喜歡麋鹿,保護麋鹿已經逐漸成了他的主業。「現在我每天上午9點到辦公室處理20分鐘工作,然後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麋鹿救助中心照看它們。」從2016年至今,李政始終奮戰在麋鹿救助與保護前線。
協會自成立以來,參與了20多起受傷受困麋鹿的救助,承擔了湖區糧食匱乏季節的食物投喂工作,並對沿湖居民和漁民開展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政策和法規的宣傳工作。
「以前人們保護麋鹿的意識不強,很多漁民甚至不知道它是保護動物。」李政說,「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保和野生動物保護,人們保護麋鹿的意識也大大增強。」
今年5月底,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聯合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等民間組織,展開了今年第二次麋鹿調查及巡護工作,主要目的是考察濕地上棲息的麋鹿種群數量、產仔及種群生長狀況。
「由於現在灘洲上蘆葦茂盛,有的長到了四五米高,要在蘆葦盪中摸清麋鹿數量並不容易。」 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副總工程師、東洞庭湖麋鹿保護協會成員宋玉成,是此次麋鹿調查巡護小分隊的負責人。自2009年讀博期間第一次在洞庭湖看到麋鹿起,他就決定幫助麋鹿在此安家。
調查過程中,每當發現幾隻麋鹿,小分隊成員都如獲至寶。架好望遠鏡、放飛無人機,他們一邊反覆數著鹿群數量,一邊根據鹿角形態估算麋鹿的年齡,討論種群組成、產仔情況。
主汛期將至,又到了宋玉成和同事們每年最忙的時節。為了尋找被洪水圍困的麋鹿,他們會日夜坐船到湖區巡邏,每天監測洪水情況,給尚未有淹沒危險的麋鹿及時送食。
近年來,隨著洞庭湖保護力度加大,湖上再現鷗鳥翔集、魚兒暢遊的生動景象。生態環境好了,麋鹿種群數量也慢慢增加。宋玉成說,保護這群珍貴的「神獸」,讓它們自由地繁衍生息就是大家最大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