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耕」新,不負農時不負春

2023-02-18     速新聞

原標題:萬象「耕」新,不負農時不負春

萬象「耕」新,不負農時不負春

田間地頭,農技人員查苗情、作指導、強管護,農民耕地、施肥、除草,農機轟鳴、往來穿梭……連日來,一幅人勤春耕的農事新圖景正在宿遷徐徐展開。

2月17日,走進泗陽縣城廂街道,種植大戶正在田間地頭向農技人員討教種植技巧。「小麥田間管理工作主要以控旺促弱轉化、防病治蟲除草為重點,看苗施肥,要根據苗情長勢確定拔節肥施用時間,葉色偏淡的早施,葉色濃綠的延遲施肥或者不施;在病蟲害、雜草防治方面,要選對藥、選對時間,避免藥害的發生。除此之外,還要及時清理溝系,提高溝系標準,確保旱能灌、澇能排。」 泗陽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員蔣學中說。

做好春耕備耕生產,是確保全年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關鍵,對於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具有重要意義。在這關鍵時節,泗陽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面對面指導農戶進行科學田管,為今年的春耕備耕提供切實有效的技術保障。

在城廂街道五堆社區蔬菜基地,2000餘畝溫室大棚的蔬菜育苗栽種工作正全面有序推進,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綠意盎然的景象,各類蔬菜苗生機勃勃。放眼望去,有的農戶在培育辣椒、西紅柿、絲瓜等蔬菜苗,有的農戶忙著移栽和階段管護……隨處可見農戶們忙碌的身影。

「好的蔬菜苗是一年收成的關鍵,我們在年後就抓緊時間進行育苗。目前,我們家在基地內有14個大棚,用來培育絲瓜苗。」看著剛栽下的絲瓜苗,種植戶鄭宏忠眼裡充滿了期待。

「如果能在大棚里提前育苗、適時移栽、科學管護的話,就能搶抓早市、賣個好價錢。」擁有多年育苗經驗的鄭宏忠一邊小心翼翼地給種苗鋪設地熱線,一邊介紹說,在育苗的過程中,控制溫度和濕度相當重要,在低溫時,地熱線的鋪設就起到了保溫的作用,管理期間還要把苗澆透,保持一定的濕度,才不會爛根。

為了幫助今年夏糧穩產豐收打好堅實基礎,宿豫區農業農村局成立了春耕備耕暨小麥田管技術指導組。該指導組奔赴各個鄉鎮調查小麥苗情,為農戶提供針對性的田管技術指導。

2月17日下午,在深入了解小麥播種期、播種量、施肥等情況後,農技專家蹲在宿豫區來龍鎮光明村的麥田裡進行現場教學。「從整地、播種到春管,全程都有專家指導,看著小麥長勢越來越好,心裡踏實多了。」種植大戶張春陽說,他們家今年有20多畝小麥地草害較重,根據專家指導,他準備加強病蟲草防控,等天氣回暖後進行化學除草。

據悉,為提升當前春季田管水平,助力春耕生產活動,宿豫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針對當前春耕生產發布了3000餘份田管技術指導意見明白紙,並加強小麥田間管理指導。

「由於去年秋播質量好,冬前積溫高、光照足、墒情較好,加之越冬期雨雪適宜,氣象災害較輕,全區小麥苗情持續向好的方向轉變。」宿豫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員趙婕表示,將及時優化春季田管方案,因地因苗加強技術指導,促弱苗轉化、控旺苗穩長,紮實開展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築牢糧食豐收基礎。

「我們深知抓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去年全區小麥單產397.7公斤/畝,力求今年小麥在單產上有新突破、在質量上有新提高。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我們農技人員下周將繼續深入田間一線,科學指導農戶進行化學除草。」趙婕說。

當前,全市小麥在田面積447.15萬畝,較去年新增3.95萬畝,平均葉齡5.1葉,較去年同期多0.2葉,和常年基本持平;一、二類苗面積分別為152.2萬畝、197.5萬畝,一、二類苗面積占比78.2%,分別較去年和常年高2.1個百分點和0.7個百分點,總體長勢較好。

「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穫。我們提前謀劃、及時部署,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引導春耕備耕工作有序開展。」據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張志偉介紹,截至目前,他們組織廣大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累計出動農技人員500餘人次;重點圍繞「倒春寒」防範、「關鍵肥」施用和「重點病害」防控,指導農民搶抓關鍵時期,落實好清溝理墒、追施肥料、化控化調等關鍵措施,提高在田作物抗逆能力。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春耕備耕農資需求,宿遷加強種子、農藥、肥料等農資儲備與調度,全市共儲備肥料2.4萬噸、農藥718噸,各種優良種子500餘萬公斤。

良田為基,良種播下,良機耕作,配以良技,待到夏收好「豐景」。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在小麥田間管理、災害綜合防控、物資裝備保障等方面下功夫,採取有力有效措施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各項工作,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好局、起好步。(李映學 李武 施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1d15696d44116b33b1c2743241a36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