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香港影壇掀起了一陣「好萊塢發展的浪潮」。
很多導演和演員,都接二連三遠赴好萊塢。
在1993年,吳玉生執導在好萊塢的首部電影《終極標靶》,該片在北美的年度票房突破3000萬美元,這樣的成績使吳宇森成功打入好萊塢主流商業片市場。
看著同行春風得意,不甘寂寞的徐克也開啟了自己的好萊塢導演之路。
然而,接連幾部作品下來,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心灰意冷的徐克,儘管被迫重回香港,但是依然沒有放棄好萊塢電影市場。
於是徐克在思考再三後,決定在對好萊塢發起衝擊,便拍攝了李連杰的動作片續集《黑俠》。
第一次闖蕩好萊塢受挫,徐克漸漸發現自己的短處。
他認為,必須要將東西方文化相結合,才能真正融入好萊塢。
於是在這一年,徐克請來了李連杰,以超級英雄為題材,拍攝了《黑俠》。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黑俠》被引進北美後,獲得了不俗的反響。
最終,拿下了1200多萬美元的票房。
這樣的成績讓徐克也意識到,或許以後還能在此基礎上繼續嘗試。
只可惜,事與願違。
徐克接下來的作品,儘管獲得了好萊塢片商的支持,但是票房表現都不盡如人意。
於是痛定思痛的徐克,覺得」超級英雄「題材,才是好萊塢的商業價值所在,便將目光撞向了「黑俠」這個IP。
而且《黑俠》的前作,在北美電影市場上表現還不錯,有一定的觀眾基礎。
而在拍《黑俠2》之前,徐克對於」特效「做了很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
為此,還拍了一部《蜀山傳》作為嘗試。
只可惜,沒有李連杰的回歸,徐克只好找來了新人安志傑擔任主角。
一方面,想讓安志傑接替李連杰;另一方面,想借著這部續作立足好萊塢。
《黑俠2》的故事,緊接著第一部,情節並不複雜。
講述由「宙斯」領導的一個神秘的軍事組織,想要利用DNA變異技術,將一批勇士改造成一群殺人機器,以達到控制整個世界的目的。
於是宙斯派出了「改造人戰士」藍,去滿世界追捕黑俠。
為了躲避追殺,黑俠躲到了一座小城市裡。
某天,一個摔跤俱樂部正在舉辦比賽,中途卻出現了一場意外。
一位摔跤手突然變成了蜥蜴人,並開始瘋狂向現場的觀眾襲擊,幸虧黑俠及時出現,在阻止了悲劇的發生。
而參與調查的梁教授,覺得背後肯定另有隱情。
原來摔跤的老闆,研發了一種藥物,只要吃了就有異乎常人的力量。
但是,摔跤手們並不知道這藥的副作用。
為了不讓秘密發現,老闆拍了手下去處理蜥蜴人的屍體。
誰知,黑俠提前知道了對方的計劃,趁亂救下了正在研究的梁教授。
事後,老闆認為黑俠的能力也是經過改造才得以獲得,可能會對自己的藥物研髮帶來幫助。
於是他設下陷阱,引誘黑俠上鉤,趁機在他的體內注射了藥物。
雖說黑俠逃過一劫,但是藥物在他的身體里起了作用。
於是他找到梁教授,希望他能幫助自己控制住,沒想到為時已晚。
與此同時,俱樂部的摔跤手們,因為藥物的影響,身體也發生了變異。
電影的最後,黑俠打敗了變異的人類,阻止了整個計劃。
而梁教授也找到了解藥,拯救了黑俠的性命。
其實,剛看這部電影時,我覺得是一部圈錢的爛片。
畢竟,徐克在這部電影里,多數採用電腦特技來營造真功夫的場面,人物造型也類似於」街頭霸王「的格鬥遊戲。
特別是在徐克的調教下,不會武功的安志傑,看起來跟李連杰難分秋色。
另一方面,相比於前作,單論故事《黑俠2》還是有很多看點。
片中,不僅延續了「黑俠」的招牌裝束,還在動作場面上加入了很多科技元素。
通過冷寂的畫面,營造出了濃郁的Cult風。
只可惜,這部為了迎合好萊塢電影市場的作品,並沒有在國外引起多大的反響。
反倒是被同時期、同類型的超級英雄電影X戰警、《蜘蛛俠》等橫空出世,導致該片沒有太大的存在感。
說到底,這部電影雖說不差,但是實在找不到太多出彩的地方。
後來,《黑俠2》在國外預冷,又在香港上映。
為此,劉青雲、劉德華、張柏芝、譚耀文、古天樂等明星,親自為電影配音。
只可惜,依然無法挽回票房上的頹勢。
經過這次失敗後,徐克便放棄了立足好萊塢的打算。
總的來說,《黑俠1》真的還是不錯,而《黑俠2》卻有點生不逢時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