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預製菜進校園?

2023-09-16     中國菏澤網

原標題:怎麼看待預製菜進校園?

當你點外賣或堂食的時候,

有沒有感覺,

前腳剛點完餐,

後腳外賣就送到或者服務員很快就端上菜來,

速度快得超出預期。

為什麼能這麼快?

因為你吃的是預製菜,

而並非現做的菜肴。

預製菜簡化了繁瑣的買菜、洗菜、切菜、烹制步驟,撕開包裝復熱一下就能吃。如此簡單省事,可以有效節省人力成本、壓縮出餐時間,正好契合了餐飲企業降本增效的需求,所以預製菜遍地開花,正在占領外賣和堂食。

去線下餐廳就餐,商家使用預製菜,是否應該提前告知消費者?預製菜是否能有統一標準與邊界?

餐廳該如何告知消費者

有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預製菜市場B端與C端比例大概為8:2,餐館等商家仍舊占預製菜的消費大頭。

另一個廣泛應用預製菜的場景就是外賣。也就是說,80%的預製菜最終還是要從堂食和外賣流入消費者口中。

預製菜占領外賣和堂食,但有一個問題是,很多消費者不知道自己吃的是預製菜,而往往默認為是「新鮮現炒」。

不少消費者表示,去飯店吃飯,吃的就是廚師手藝。現在廚師手藝可能沒有了,變成預製菜了。有消費者對記者表示:「如果在飯店吃飯,我要是知道是預製菜,可能就不吃了,把那黏糊糊的東西弄出來給我吃,可能還是一個月之前做好的,我可能就真的不會吃了。但是如果沒告訴我,我可能就吃了。」

是否需要建立預製菜提前告知制度?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對記者表示,鑒於預製菜可能存在更多的食品安全風險,可以考慮建立預製菜提前告知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也應該把商品的真實情況和相關信息真實全面準確地告知消費者。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居上:首先告知的方式要完整,你可以通過店堂的公示,包括電子菜單,服務員在提供服務的過程當中,都是能夠主動告知消費者的。另外對於預製菜的信息也要完整地、全面地、真實地告知,比如說哪些菜提供的是預製菜,哪一些菜是現炒現做的,包括預製菜的供應商的情況,包括預製菜的進貨的日期、保質期等,都完全可以在菜單的詳情頁面予以提醒和展示。

怎麼看待預製菜進校園

校園食品安全問題向來備受關注。近段時間,「預製菜進校園」一事引發廣泛討論,多地家長通過問政平台表達了擔憂。

例如,浙江湖州市民留言道,請湖州市針對預製菜是否進校園給出明確態度。作為家長堅決抵制,如果一個孩子一星期五天都吃預製菜,孩子的身體完全是問題。請湖州市政府對於熱門問題給予明確的態度,別模稜兩可,偷偷引進。

9月14日,湖州市教育局答覆稱,湖州市要求學校食堂採購新鮮食材,目前沒有預製菜進入校園,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監督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一些學校因為採用預製菜當餐食,不少家長不得不在午餐時段選擇給孩子送飯。

人們關注預製菜進校園議題,實際上表達的是對校園食品安全、學生健康成長的深度關切。在預製菜尚存在較大爭議的當下,為了保障學生們吃得好、吃得健康,其進校園當慎之又慎。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居上:中小學生首先是消費者,享有同等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其次,中小學生是未成年人,是特殊的消費者,所以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家長應該了解和知曉學校提供的菜品情況。如果學校食堂全部採用外供的預製菜,那麼家長的知情權和選擇權也被剝奪了。在這個問題上,學校應當和家委會或者家長進行充分溝通,包括供應商的選擇等,來保障孩子能夠吃到健康的、安全的食品,這是大家共同的目的。

預製菜產業如何規範發展?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產業鏈研究中心主任呂建軍:預製菜相關的標準,比如說食品的安全標準、食品的營養標準,包括它的物流過程、加工過程,這些年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標準,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健全的。但是目前把炒的菜變成預製菜,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需要把標準能夠具體化。目前的標準比較多,加工企業怎麼能夠實現這些標準,具體可操作,這是我們目前要做的。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產業鏈研究中心主任呂建軍:我覺得預製菜要發展好,以下幾個方面非常重要。

預製菜的相關產業、相關企業,包括加工、菜品的供應等,要嚴格執行相關的標準,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競爭力,提升品牌的力量。

學術界、科研界應該對相關的標準、相關的流程等進行一些更多科研的支持、技術的支撐。

政府需要一方面規範預製菜產業的發展,另外在一些關鍵的部門、重要的部門要加強監管,讓它能夠規範發展。

來源:央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1625c49391e10f6cb246eb03ae9f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