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校開學致辭金句集錦來了,一起來看!

2023-09-15     中國教育報

原標題:2023年高校開學致辭金句集錦來了,一起來看!

近日,各高校開學典禮上

校長們、老師們充滿熱忱的

演講視頻感動無數人

師長們這一句句囑託

無不體現著對學生們

無盡的祝福與關愛

今天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哪句最打動你

學會創新,邊界無疆

金力

復旦大學校長

第一,越過學科專業的溝壑。

跨越學科邊界,不僅需要交叉,更需要融合。交叉是物理結合,而融合將發生化學反應,創造新的物質、產生創新成果。實現融合創新的主力軍,不僅僅是院系、學科和老師,更要看在座的同學們。大家正在塑造自己的知識結構,有無限的活力和潛能創造出新的知識體系、塑造新的未來。

第二,突破發現新知的壁障。

創新有許多類型,其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是以發現新知為目標的原始創新。發現新知,是突破已知邊界、拓展人類知識疆域的過程,往往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步,提出新問題,對原來貌似不相關的多個事物進行關聯性思考,發現新的聯繫;第二步,解決新問題,搞清楚新聯繫的因果關係和背後的學理機制。新問題提得越好,新關係的跳躍性越大,對知識邊界的突破越大,創新的價值也就越大。

第三,擺脫收益計算的邊際。

創新路上,如果因為權衡得失而選擇跟隨式研究,將「輸在起跑線上」。成才路上,如果太計較一時得失,用寶貴的大學時光打造漂亮的簡歷,只會與卓越精神漸行漸遠。

今天的中國青年,要實現真正的創新,只有參與全球、全年齡段的全賽道競爭;要追求真正的卓越,必須敢於立足科學的無盡前沿,在無人區靜心「種好自己的樹」,而不是光摘「別人樹上剩下的果子」。

探索未來,為世界之光

王樹國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歷史接力棒交到了你們的手中,面對新時代、新賽道、新征程,要心懷「國之大者」,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胸懷理想、志存高遠,把人生志向轉化為奮鬥動力,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並為之不懈努力。要勇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上下求索、開拓進取,不貪圖安逸,不懼怕困難,不怨天尤人,厚積知識、豐富學識、增長見識,拼搏在創新發展的最前沿。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大勢之下,你們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都有『拓荒者』的潛質。要把握方向、探索未來、堅定信心,勇立時代潮頭、爭做時代先鋒,定能為世界之光。」

站在更高處,淬鍊更好的自己

張樹庭

中國傳媒大學校長

產生迷茫是青春的正常現象。迷茫意味著變化,意味著比較和選擇。從舒適區走向未知區,大機率會經歷茫然、懷疑和孤獨。但誰的青春不迷茫呢?我在大家這個年紀的時候也迷茫過,因為所學專業與自己的期待不符、普通話口音太重而產生社交恐懼等等。我想告訴大家,產生迷茫並不可怕,它只是階段性目標實現後的暫時「失焦」,是年輕人在發現自我、蛻變成長中通常要經歷的過程。

正視迷茫是成長的必修課。青春的迷茫讓人保有「痛感」,會驅使大家不斷探索,該成為怎樣的自己。面對迷茫,需要做的是,直面現實、付諸行動,把迷茫當作一次壓力測試的機會、一次清零重啟的機會、一次整裝再出發的機會,在與迷茫較量的行動中,逐步明確目標、找到方向、發現熱愛。人生萬事須自為,當你用心走過這一切,就會在高低起落中體悟出「處處是風景」「步步皆收穫」的人生真諦。

善於在學海中自找苦吃。一寸光陰不可輕,寒冬臘月清晨中堅持練聲、寂靜深夜實驗室里專注操作、喧囂周末泡在教室排練節目、跋山涉水只為拍攝一個畫面……這些中傳學習生活的日常,堅持下來需要咬定青山、持之以恆。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那些不負光陰學有所成者,大都是在自找苦吃的漫長過程中終有所獲的。

做最好的自己,自由而全面發展

錢旭紅

華東師範大學校長

自由的前提是學會獨立。所謂獨立,就是要擁有獨立的意識、精神和能力。對學生而言,起碼擁有獨立的精神,如,不依賴家長、不依附他人,自覺成人,頂天立地,獨立判斷;言行得體,自律自愛;獨立規劃未來,托起夢想,敢於面對選擇和風險,獨立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獨立才有自由,而依附者會成為他人和社會的累贅和負擔。

所謂自由,就是指一個人在群體中的自由;因為每個人都是生物的人,也是社會的人。獨立自由的人,尊重他人,自尊自愛;寬容他人,寬容自己;群體體恤個人,個人尊重群體;沒有個人尊嚴和自由的群體會失去活力;拒絕了群體的個人,談不上自由和獨立,只剩下孤獨。

社會發展需要人,社會發展為了人;人不能僅僅是社會的工具,更是社會發展的目的;最踏實堅固的地基才能支撐起各式各樣的塔頂;只有全人,才能支撐得起真正的英才。

人不僅僅應有被使用價值,人本身就天然具有崇高價值;我們每個人都應當肩負使命或責任,甚至敢於面對犧牲;同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幸福,每個人都不可替代。所以,每個人的成長都應該是各具特色的、在德智體美勞的育人氛圍引導下的、在科技-人文-藝術方面健全發展。

歷史學可以是一種博大的共情體驗

徐天

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你們也可以把這份自尊自愛放到歷史的長河當中,用廣泛的閱讀和紮實的研究去發現,這個世界其實足夠大,每個歷史時段都有群星閃耀的時刻,而群星之間並不總是競爭關係,反倒經常是各有各的優秀,甚至彼此之間可以交相輝映。

通過投入研究,你也許會愛上歷史學、也許會發現自己不喜歡、不適合這個專業,這兩種可能性都好,因為他們都幫助你比以前更了解自己,讓你通過試錯確定自己心之所向,儘早投入到自己既擅長又喜歡的方向上去。

親近歷史可以幫助我們擴展同情心的廣度和深度,讓自己變得更寬容、更勇敢、更淵博、也更博愛。歷史不僅僅是英雄譜和梟雄譜,也不僅是宏大理論的試驗場,更是無數普通人和普通生活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總體。

本文綜合自 | 復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文章內容有刪減。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擊下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130b72836be7b71e0a4896d59b49c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