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尖美術學院,都在怎樣培養遊戲行業人才?

2022-07-11     Aggro電競

原標題:中國頂尖美術學院,都在怎樣培養遊戲行業人才?

中國頂尖美術學院,都在怎樣培養遊戲行業人才?

不久前,遊戲日報啟動了【高校遊戲專業】專題報道,與國內外數十所高校遊戲相關專業/課程負責人深入交流了一番,其中既有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大學這類綜合型院校,同樣也有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這類藝術類高校。

通過交流我們了解到,在當前遊戲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不同高校針對遊戲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也大不相同,在藝術類高校的人才培養方面,不僅南北方差異明顯,同時各個高校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下面就一起來回顧下,中國頂尖美術學院都在怎樣培養遊戲行業人才。

中央美術學院

成立於1950年的中央美術學院,是目前國內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高等美術學院。在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下,有一門基於虛幻5引擎打造的課程,與遊戲人才培養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教授這門課程的蔣軻老師告訴遊戲日報,這門課開設的初衷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創作效率,對於遊戲創作而言,央美學生在代碼編程方面是弱項,而虛幻引擎可視化藍圖編程的設定,大大降低了編程難度,讓學生更容易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遊戲場景及交互主題創作課授課場景

蔣軻老師透露,在遊戲行業方向的人才培養上,這門課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偏策劃與美術,要求學生掌握遊戲美術設定、關卡設計、白盒設計、場景設計等內容。另一部分則偏重於程序,主要包括藍圖系統、粒子特效、動畫等交互相關的應用,課程結束後,大部分同學都能夠開發出一款遊戲。

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這些技能,學院也在積極與遊戲企業開展對應的合作,內容共創方面與虛幻引擎、Roblox以及《紀念碑谷》、《王者榮耀》等知名企業及項目組合作,企業項目組將行業最新技術與項目開發經驗與學生分享。硬體解決方面,主要是與硬體廠商成立產學研實驗室,提供學生前沿的硬體技術去創作出新的藝術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畢業生遊戲作品《萬象門》

在這樣一套成體系的培養路徑養成下,確實誕生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學生作品,比如目前在B站擁有50多萬播放,被網友稱讚為「3A級」遊戲的《萬象門》,就是由央美兩位畢業生花了6個月時間製作完成。

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是國內最早開辦遊戲相關專業方向的高校之一,2006年學院就開辦了交互媒體與遊戲設計系,主要分為交互藝術和遊戲藝術兩個方向,其中遊戲藝術便是遊戲設計藝術專業,另外國美還設立有研究生攻讀的遊戲藝術研究方向。經過16年的發展,中國美術學院在遊戲相關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體系,也愈加完善。

中國美術學院動畫與遊戲學院副院長,網遊系主任倪鑌告訴遊戲日報,目前國美主要開設的專業課還是以遊戲美術為主,比如遊戲角色、遊戲場景兩門主打課程。在遊戲設計方面,主要是以遊戲模擬視頻為主,另外還有專注於遊戲特效的「動效課」以及TA程序等等。這套體系之下,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嚴格,要求學生在畢業設計的時候呈現出一個比較完整的遊戲內容。

中國美術學院專業基礎課騰訊工作坊學生作品

在校企合作方面,除了與國內各大頭部遊戲廠商進行合作,企業提供實習崗位之外,雙方還會進行專業課題研究,比如研究國潮未來主義等等。

總的來說,作為國內最早一批開設遊戲專業方向的美術學院,國美在遊戲行業人才培養方面,除了利用學校優勢側重美術能力培養之外,也一直跟著遊戲行業的發展在穩步前行,整體而言偏綜合性質一點。

四川美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的遊戲相關專業開設時間同樣比較早,2009年成立遊戲藝術設計方向,目前在藝術與科技專業下招生。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遊戲藝術設計專業教研室主任王波透露,2009年左右教育部推出過數字遊戲設計專業,二級學科與藝術設計並列,中國傳媒大學是第一所申請的高校,四川美術學院是第二個申請的重點藝術院校。

王波表示,目前川美遊戲藝術設計方向的課程設計,主要是以培養綜合性遊戲人才為核心,大學一年級主要教授藝術基礎課程,第一年結束之後的專業課程方面,則會涉及到更多遊戲設計要素,譬如角色概念設計、場景概念設計、三維遊戲美術設計、遊戲圖形化編程、交互介面設計、遊戲動畫和遊戲創作等等。

在這其中,遊戲美術設計和遊戲創意設計,是學院比較看重的兩門課程,這也是為了利用自身優勢,讓學生畢業後能夠在對應崗位上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

獲得騰訊高校美術創意大賽優秀獎的川美學生作品

在校企合作方面,王波主任表示目前騰訊、網易等頭部遊戲企業均跟學院簽訂有教學實踐基地協議,雙方還會開展課程方面、工作坊形式、賽事方面等各種類型的合作。另外王波也透露,他們對企業合作這塊一直秉持著開放態度,不挑企業,只考慮是否對專業發展、學生培養是否有利。得益於此,每年都會有不少川美學生獲得遊戲行業各種大獎。

魯迅美術學院

魯迅美術學院是我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多學科門類與多學歷層次的高等美術學府,在2015年成立傳媒動畫學院,由視覺傳達設計系的動畫、多媒體專業衍生而來。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陳峰老師表示,他們學院是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動畫、漫畫、動漫雕塑、遊戲和沉浸式虛擬交互、移動端內容設計以及元宇宙藝術等教學科研和藝術創作的院校之一。

在魯迅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下,與遊戲行業人才培養強相關的是學院開設的遊戲設計方向工作室,其主要研究遊戲的全產業鏈策劃、設計、生產、實踐。該工作室下設立有4個實驗室,每個實驗室都有自己不同的屬性與功能。

據陳峰老師介紹,每年遊戲設計方向都是學生們選擇的熱門方向,因此為了順應遊戲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遊戲設計方向工作室在不斷夯實原有專業的同時,也計劃於2022年下半年開始藝術與科技專業的招生,主要培養具備國際化視野和整合創新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在校企合作方面,學院包括遊戲設計方向工作室在內的11個工作室下面,都擁有3-5個校企聯合實驗室和校外實踐基地。每個實驗室與實踐基地都是工作室教學的一種延伸,是整個傳媒動畫學院常態教學組織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學院還與國內頭部遊戲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比如與波克城市建立「遊戲+創新實驗室」等等,來對遊戲行業人才進行培養。

天津美術學院

天津美術學院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美術教育和美術研究中心,動畫藝術系主任余春娜告訴遊戲日報,天津美術學院在2005年便成立了與遊戲相關聯的新媒體專業,但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不少天美學生從事遊戲相關行業工作,包括去光榮軟體任職等等。

如今17年過去,天津美術學院雖然並沒有明確哪一個專業或者課程叫做遊戲專業或者遊戲設計,但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套成體系的遊戲行業人才培養計劃。

天津美術學院與遊戲行業人才培養相關聯的專業課程,多數集中在動畫專業下。但在培養遊戲人才時,余春娜主任卻透露他們並沒有側重於去培養一個「技術工人」類人才,而是側重去培養一個具有長期行業生命力的人才,具有行動力、想像力、判斷能力,甚至可以推動行業發展的人才。

因此在具體培養計劃上,天津美術學院動畫藝術系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相關的基礎技能技法之外,還會去培育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提升學生的美學品味以及對審美的敏感度。

在這樣一套培養體系下,天津美術學院動畫藝術系也誕生諸多遊戲行業知名從業者,包括曾被點點互動以4.11億全資收購的Talefun聯合創始人之一,還有為《明日方舟》、《碧藍航線》、《夢幻新誅仙》做遊戲CG的廣州禾於文石創始人,都是該學院畢業生。

除了上述幾所美術學院之外,在遊戲日報【高校遊戲專業】專題報道中,還有其他各類高校對遊戲行業人才的詳細培養計劃,每所學校因為定位不一樣,在人才培養體系上也各具特色,有的側重於專業技術培養,有的則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塑造。同時也歡迎更多開設了遊戲相關專業方向/課程的高校聯繫我們,分享不一樣的培養方針,共建國內遊戲行業人才培養框架體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300efab7e10372b62e439343d87b1d2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