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說這樣的話,小心毀了孩子一生,你有沒犯過?

2020-07-05     育兒祖曼安

原標題:別再說這樣的話,小心毀了孩子一生,你有沒犯過?

常常聽到家長這麼說話:我家孩子其實真挺聰明的,可就是做事情不用心。稍稍下下功夫就能取得好成績。

相信好多人看著這段話都不太陌生。可就是這句不痛不癢的話,卻能想慢性毒藥那樣斷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

1.教會孩子找藉口

面對父母這句話,孩子的感覺,卻是父母給自己找了一個極好的理由和託詞。我很聰明,所以我可以不用心,一旦用心不可限量,所以,我還有機會,等以後我再用心、下功夫都是來得及的。

可事實上呢,記得毛主席有句話說得好:一日不學習趕不上劉少奇。同時他還建議年輕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由此可見,學習這件事,一旦輕視,很快就會落與人後,即便是你後趕,也比不得別人每日都在向前。沒有什麼特殊的藉助,別說是趕超,就算是緊隨其後也都是很困難的,又何況當下早已進入了全民學習的時代。

2.培養了孩子虛榮心

那些每天被爸爸媽媽誇耀很聰明的人,多半是有虛榮心的。而且容不得別人對自己存在藐視心理。

可走入社會,所有人都會用實力說話,如果你自認為自己的很牛,但你事實並不存在競爭力,那試想有誰會遷就你呢?

再說,光是聰明遠遠不夠,天外有天,被你聰明的人勢必有之,如果缺乏了勤奮和應變力,那勢必被比下來,那時,過分的虛榮心,對一個人來說就是劣勢,甚至是危害。縱觀多少人,因為虛榮心和嫉妒心走上歧路。

3.滋生孩子的「表演型人格」

被父母聲稱『聰明』的孩子,其實骨子裡最了解自己。他們學習的過程是輕鬆的還是艱難的他們最為清晰,但就為了維持父母對自己的「良好印象」,他們不惜處處演出一副「我懶懶散散卻能保持目前狀態」 的樣子。於是兩面三刀、表里不一的特點就形成了,而且一旦形成,就很難改正。

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還要收回自己這樣的口頭語,別再用這種話來擊碎孩子未來的幸福,並積極的找到孩子為什麼不願意用功的原因,卻從根本上解決孩子不努力的問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w1mHXMBnkjnB-0zFo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