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樓有位百歲革命功臣,常州首批燈芯絨和他有關

2019-09-21     常州道德講堂

「我們那天是晚上8點從泰州出發走到集合點,然後等著過江。船在長江時,國民黨的飛機就在頭上盤旋來盤旋去……」

在紅星新村一處老房子裡

101歲的崔華民老人一開口

就把人帶回了當年戰火紛飛的歲月

——他在渡江戰役中

做的是支前大隊征糧隊的後勤工作

01

從挺進金壇、溧陽,到解放上海

崔華民1919年4月生於膠東棲霞

淮海戰役後,崔華民被編入過江大隊

1949年6月開始支前

「在江陰街頭坐了一個鐘頭,就要經丹陽到金壇去,七八十公里路走了整整一天。第三天從金壇走到溧陽,第四天是走到戴埠、南渡、竹海……」老人回憶說。

當時,崔華民所在的隊伍,是要前去解放杭州。他們到嘉興完成任務後,又繞圈回來參加解放上海。

「既然叫支前大隊,我們肯定是要緊緊跟著部隊的。」在崔華民的回憶里,他們主要負責解決吃飯問題,「每個人身上都有個米袋子,背著七八斤糧食,基本上夠吃兩三天。」

02

燈芯絨也有我的功勞

崔華民說

本來他是被安排到宜興縣,後來卻被常州這邊要過來,安排在了溧陽。1949年7月,崔華民擔任溧陽稅務所所長。1985年,他以廣化區人大副主任的身份退休。

崔華民最驕傲的是,「常州的紡織業上個世紀80年代很有名,常州燈芯絨第一次生產出來,論功勞,我們應是打基礎的。」

他是公司合營後常州同新布廠的第一任公派廠長。那時的燈芯絨生產有3道工序,分別是織布、割絨、印染。同新負責的是第一道工序。崔華民說,當時機器生產出第一批燈芯絨時,全國都來常州開現場會。

天寧鋼鐵廠廠長,常州勝利區副書記、副區長…在崔華民的人生履歷里,子女們印象最深的是常州電力修造廠黨總支書記。

女兒崔永春說:「我們從小營前搬家到這邊二三十年後,還有當時的老職工輾轉來探望他。」她說,那時候人人都誇他是好廠長、好書記,廠里工人有困難,他能解決的都會幫忙解決。

03

本色不褪

退休後,崔華民把拍照、養花兩大愛好堅持了數十年。在家裡的陽台上,從文竹、吊蘭到虎耳草、玉樹等,林林總總幾十種,四季有花開。

「父親長壽的秘訣就是生活規律、心態好。」但女兒們也說,父親原則性很強,小毛小病都是自己挂號看病,就是住院也從來不住老幹部病房。

崔永春說:「我們姐妹倆都是普通工人退休的,身體也不太好,父親退休待遇高,但他從不讓我們揩油配藥,總是說,共產黨的錢怎麼能浪費呢?」

常州地鐵1號線開通了,崔華民說:

「我以前在上海坐過地鐵,我倒一直想去坐坐常州地鐵,看看文化宮的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uUoU20BJleJMoPMNch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