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小學生都在唱!《孤勇者》憑啥火了?

2022-04-10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全國小學生都在唱!《孤勇者》憑啥火了?

第3499期文化產業評論

《孤勇者》成為全國小學生人人會唱的「單曲」,是偶然也是必然。流行音樂本身就不是哪一個年齡段所專屬的物品,它與生俱來帶有「大眾」氣質,歌詞簡單明了、旋律直擊人心,給人強烈的代入感和故事感。音樂是時代的產物,寫出了這個時代的悲歡離合;音樂是意識的投射,影響和塑造著人的品格;音樂是文化的載體,延續和發展著傳統文化。

作者| 張雅舒(文化產業評論作者團、三川匯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一首由陳奕迅演唱的動畫主題曲《孤勇者》火遍全網。令人驚訝的是,帶「火」這首歌的不是陳奕迅的「老粉」們,而是一群稚嫩的小學生。有網友表示,幾乎全國所有的小學生都會唱《孤勇者》。在湖北,一所小學兩位男生用鋼琴彈奏《孤勇者》,現場不少圍觀的同學跟著鋼琴聲合唱起來;在貴州,一群小學生放學後遇到一位架子鼓的表演者,就請對方演奏《孤勇者》,大家現場跟著唱,氣氛熱烈;在長沙,122名小學生隔空合奏音樂詩《孤勇者》,向奔波在一線的抗疫工作者表示感激和敬意……就連陳奕迅本人也不得不發微博感慨:「聽說我出了首兒歌?」

《孤勇者》宣傳海報 圖源網絡

據了解,《孤勇者》在國內兩大音樂平台QQ音樂「熱歌榜」和網易雲音樂「熱歌榜」上持續位居「榜首」,評論數均超過10萬次。在騰訊音樂的官方榜單上,《孤勇者》在代表流行度的「由你榜」和代表專業度的「浪潮榜」雙雙奪冠,成為該平台有史以來第一首雙榜冠軍單曲。在抖音上,《孤勇者》上線以來已被超過278萬名用戶作為背景音樂發布短視頻,以《孤勇者》三個字建立的單個話題下,播放量高達40億次。#上海送菜人問聽過兒歌孤勇者嗎#登上微博熱搜榜第7位,閱讀量超1.4億。

《孤勇者》在抖音上播放超40億次

《孤勇者》為什麼這麼「火」?

《孤勇者》是英雄聯盟首部動畫劇集《雙城之戰》的中文主題曲,由唐恬作詞,錢雷作曲,陳奕迅演唱,於2021年11月8日發行。歌曲站在平凡英雄、背後英雄的角度,緊扣《雙城之戰》上下城邦對抗的主題,還原一個個並非正統意義上的無名英雄。這群英雄踏在下城的街道, 沒有光、沒人愛、孤獨、不完美、滿身污泥,但他們卻有敢於抗爭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氣概。

微博網友對《孤勇者》的評價

一是歌詞感染力強,蘊含人生哲理

歌詞是一首歌的靈魂,好的歌詞讓人難以忘卻。武漢一所小學就孩子們為什麼喜歡《孤勇者》做了一個書面徵集,很多小學生表示,他們正是被這首歌的歌詞所打動。比如,「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這些歌詞讓人感受到一股「奮鬥、拼搏的力量」,充滿勇氣和熱血。他們希望像歌詞中的「孤勇者」一樣堅強,不怕任何風雨。

有網友評價,《孤勇者》歌詞「字字皆動人,句句是人生」。陳奕迅在《孤勇者》發行後曾說,「未經歷生死,寫不出這樣的詞。」《孤勇者》的作詞者唐恬曾與癌症抗爭九年,她說:「這首歌想寫給每一個和她一樣不善言辭、孤身走夜路的普通人。」

二是音樂來源生活,引發聽眾共情

流行音樂本身是大眾化的音樂,多取材於社會生活。這些或娓娓道來或激烈爆發或深情傾訴的流行音樂,飽含著創作者對生活的感悟與期待,能夠激發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的廣泛共鳴。這首歌寫出了我們身邊很多的「孤勇者」:白衣天使、人民警察、消防戰士、外賣小哥……帶有明顯的時代印記。

正如環球音樂負責人張松輝介紹:「作為全球知名的遊戲IP衍生劇集推廣曲,這首歌很快與遊戲玩家群體達成了共鳴。然而這首歌在文化和社會層面的影響力早已超越了遊戲和動畫的範疇,它的成功在於唱出了時代精神,給予了億萬孤獨的靈魂以勇氣、信念和希望。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三是旋律優美動聽,易於翻唱傳播

旋律奠定了一首歌的感情基調,聽眾通過旋律感受到歌曲傳遞的情緒,是傷感的、沉重的,還是激昂的、歡快的, 動聽的旋律能讓人「一秒入情」。《孤勇者》的旋律動聽、簡單明了,陳奕迅獨特的氣聲與深厚的聲線,唱出了歌中「小人物」的吶喊。《孤勇者》自上線以來,被眾多明星網紅翻唱,席捲各大音視頻平台。

這首歌還成為2022年女足亞洲杯賽冠軍——中國女足主教練水慶霞選擇的戰前打氣歌;央視、新華社等官方媒體在視頻中多次用到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或向抗疫路上逆行的醫護人員致敬,或讚頌公安幹警勇於犧牲的偉大精神,向平凡崗位上的每一位不平凡的人致敬。

歌詞背後道盡「人間苦樂」

歌曲作為一種藝術,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我們從歌詞中領悟到音樂家想要表達的情感,並進入歌詞所描繪的情景,成為故事的主角,感受其帶給心靈的觸動與震撼。

盤點近幾年廣受好評的音樂,無一不詞曲動人。

夢然在一小學跟孩子一起演唱《少年》

圖源:央視網

「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成長的路上必然經歷很多風雨,相信自己終有屬於你的盛舉。別因為磨難,停住你的腳步。堅持住,就會擁有屬於你的藍圖。」2019年,一首《少年》俘獲了各年齡段聽眾的心,抖音剪輯版有超過2243萬名用戶作為背景音樂使用。

《少年》的演唱者夢然也曾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困難,她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按下了暫停鍵,思考該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直到某一天,她突然「說服」了自己,她覺得面對這些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像少年一樣。「無論怎樣,都像火一樣燃燒著,這是我最初踏上征程時的那份初心和熱忱,於是我寫下了這首《少年》,時刻告訴自己不變初心。」

2020年的《微微》再次唱出了普通人的渺小與夢想:「微微就是秋天裡每片落葉,微微就是彩虹里每滴雨點。微微她很渺小卻從不疲倦,微微就是我們。多少次跌跌撞撞才學會堅強,多少次在迷茫之中尋找方向,多少次跌倒之後再站起來面對再勇敢去闖啊。」這首曾登上2020年央視國慶晚會直播的歌曲,充滿了勵志和希望的能量,透露出一種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積極樂觀、堅持不懈的精神。正如歌曲的演唱者傅如喬說,「微微是一個象徵性的東西,代表所有的偉大都是渺小構成的。」

同樣火遍大街小巷的還有去年的《一路生花》,不僅登頂六大音樂榜單,還深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青睞,多次採用為視頻配樂。「我希望許過的願望一路生花,護送那時的夢抵擋過風沙;指尖的櫻花如詩寫誰的韶華,瘋狂的熱愛夾帶著文雅。我希望許過的願望一路生花,將那雨中的人藏在屋檐下;歲月在沖刷逆流滄桑的喧譁,安靜的夜晚你在想誰嗎。」這首歌輕快柔和的旋律中寄託著美好與希冀,從歌詞中我們能感受到少年們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懼怕風浪,始終不忘初心,不畏前路艱辛,信心滿滿地追逐夢想。

還有《只要平凡》《起風了》《錯位時空》《銀河中的星星》等紅遍各大平台的音樂, 其歌詞都寫出了人類共通的情感:或是面對疾病的不屈,或是人生路上的迷茫、或是黑暗中飽含希望……

流行音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也具有其相對應的功能。音樂人類學家梅里亞姆認為,音樂有10種功能:情感的表達、美的享受、娛樂性、傳達信息、象徵的表示、給予身體律動信號、用於社會規範一致的措施、在社會風俗和宗教禮儀中使用、對於文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發揮作用、利於社會的凝聚。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對文化的培育和發展有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所小學的學生觀看和演唱《孤勇者》

圖源:央視新聞

一是關照社會現實,反映時代變化

流行音樂是為大眾而寫、為時代而歌,本身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作詞、作曲家是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他們在創作歌曲時,並不是隨意編寫歌曲內容,而是將自己的情感、生活、工作中的閱歷有機地聯繫在一起。 一詞一曲是對現實生活的真情實感,是對這個時代的折射反映,能引起同處這個時代的人的共鳴。

例如,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北京的金山上》紅歌、民歌表達了對新中國的祝願和讚美;改革開放時期,鄧麗君的《甜蜜蜜》、李谷一的《鄉戀》如一股暖風,吹開了人們封閉已久的心扉,讓人們以更開放的姿態面對世界;21世紀初,周杰倫的《發如雪》、林俊傑的《江南》火遍大江南北,彰顯了一代青年的個性與張揚;如今,TFBOYS、毛不易、周深等新生代偶像,又引領新的時代潮流,呈現一個更加開放多元的社會。

二是陶冶個人情操,樹立價值觀念

流行音樂以流行性、娛樂性,受到學生群體的歡迎,並且在同類群體中具體巨大的傳播效力。青少年每天生活在流行音樂的世界中,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潛移默化地受到流行音樂的影響。音樂是繁忙學習之餘的一道「調味劑」,可以讓學生以更輕鬆的方式接受文化的薰陶。我們要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以好的音樂塑造人、影響人、鼓舞人。

比如,《孤勇者》火起來後,小學生們紛紛以此為寫作素材,表達自己對於「孤勇者」的理解。孩子們想到了為生活和夢想奔波的外賣小哥、想到了疫情中堅守崗位的醫護人員、想到了努力兼顧工作和家庭的媽媽、想到了不懼犧牲衝鋒在前的臥底警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無私、勇敢、堅強、樂觀等可貴品質,並且也致力於成為這樣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三是傳播文化知識,傳承優秀文化

流行音樂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傳統文化可藉由流行音樂的創新發展在新時代獲得重生。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給音樂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素材。從周杰倫的《青花瓷》寫出了中國古代瓷器的精美,到許嵩的《斷橋殘雪》勾勒出西湖斷橋的別樣景致,再到電視劇主題曲《知否知否》唱出了「千古第一才女」的感傷淒涼,傳統文化給流行音樂增添了無盡美感,讓音樂更具文學色彩和藝術價值。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打造的大型文化音樂節目《經典詠流傳》,堅持「和詩以歌」的創作理念,挖掘經典詩詞作品的當下價值,努力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央視BOYS」合唱的《岳陽樓記》,讓觀眾看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種千古未變的家國情懷;新一代偶像王源重新演繹漢樂府名篇《長歌行》,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歷史名言告誡更多年輕人要「惜時奮發」。

總結

好的音樂總是帶給人以力量,好的歌詞更是一首音樂長盛不衰的法寶。從《孤勇者》火爆小學生群體一事中可以看到,兒童也期待能引發他們共鳴的音樂,也希望聽到這個時代的呼聲,看到普通人身上的美好品質。未來,期待越來越多的《孤勇者》走紅,將更多社會正能量傳遞給年輕一代。

參考文獻:

1.河北廣電報業:《孤勇者:致敬平凡英雄引發共鳴》

2.張萍:《基於文化視角的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文化研究》

3.安傑:《當代流行音樂的文化功能研究》

4.杜晨晨:《當代流行音樂文化功能研究》

5.年年意達:《流行音樂與文化的融合發展對市場經濟的影響》

6.光明日報:《和詩以歌,讓經典詠流傳》

7.央視新聞:《<孤勇者>為啥成了「兒歌」?孩子們的回答沒想到》

8.新快報:《陳奕迅新歌<孤勇者>持續「霸榜」》

話題互動

您對歌曲 《孤勇者》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加入社群

推薦收聽

中國男足的輿論環境為什麼這麼差?

創始人卷錢跑路,萬門大學暴雷早有預謀

看完林黛玉發瘋文學,發瘋的竟是我自己

被售後壓垮的泡泡瑪特,還能成為迪士尼?

《新蝙蝠俠》救不了市場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運維3000多期(持續8年有餘,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7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請給張雅舒打 賞,您的打賞,平台都會給到 作者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fb338a1ab8d6be1005282415d4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