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行甲回鄉小記:父親終於明白我當年怎樣做縣委書記

2023-08-31     讀史

原標題:陳行甲回鄉小記:父親終於明白我當年怎樣做縣委書記

點擊關注

回鄉

文/陳行甲

湖北巴東縣委原書記

深圳市恆暉公益基金會創始人

發布時間:2023年8月29日

2023年8月17日晚,我接到姐姐的電話說父親在家門外摔傷了,拍片顯示左胳膊粉碎性骨折。一家人電話會緊急商量,鑒於父親82歲的年齡和身體狀況,決定不做開刀植入鋼板的手術,到鄰近的巴東縣大支坪鎮衛生院田先彩中醫骨科求醫。

我18號從深圳趕往大支坪,一路上憂心忡忡。但是,一到巴東,我的心就踏實下來。雖然父親摔傷,但我似乎有一種老天在提示的感覺,我平常工作太忙了,這是老天在給機會讓我行孝道。

賣辣椒

在大支坪衛生院辦了住院手續,為父親的傷情作了中醫接骨處理之後,我想到我在巴東工作時的同事曾冰的老家就在附近的肖家坪,記憶中他母親現在應該80多歲了,想去看看。我聯繫上曾冰,他正好休「州慶」假在老家,一會兒開車來接我。

一路上的山川風物我是熟悉的,一些細節都記得十分清晰。沿途的農舍門前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我們一會兒穿過幽靜的密林,一會兒眼前出現開闊的田野,陽光強烈,田野里隱現著弓身忙碌的身影,一切恍若時光倒流。

在曾冰老家附近,見到一位背辣椒的70歲左右的老大哥在路邊坎上歇稍,我上前打招呼,提出跟他換個肩,順便體驗一下小時候幫母親干農活負重前行的感覺。

辣椒背在身上大約五、六十斤,說實話,還是有點吃力,還好從坎上背到那位老大哥的堂屋裡並不遠。

老大哥告訴我,今年的辣椒行情不行,只收六毛錢一斤,他與老伴摘一整天的辣椒只能賣100元左右,真不想摘了,但自己種的不摘又覺得可惜。

說這話時,老大哥笑呵呵的,似乎碰到我這個老縣委書記的喜悅,沖淡了他對明天生活的擔憂,讓我覺得心酸。

跟鄉親換肩

回到衛生院,父親病房對門的老大哥認出了我,在走廊上和我聊天,我問他村子裡的辣椒行情如何,他說去年辣椒行情好,剛開秤就賣1.5元,最後的壩角子(當地方言,尾貨、差貨的意思)辣椒都能賣1.2元。這一帶前幾年搞建築的民工在外面找不到事情做,今年大量返鄉,很多人種辣椒,沒想到遭到這樣低落的行情。

一個住院的農村婦女在旁邊搭話說,她親戚前不久花120元一天請工摘辣椒,還管一頓中飯和單趟車費,但是一整天摘的辣椒只賣了80元,一氣之下把剩餘沒摘的辣椒砍在地里了。

這是一個沉重的信息,我馬上喊了四五個在走廊上跟我聊天的農民朋友到一樓食堂坐下來細聊。

我們一起以當地農民大面積種植的三號四號線椒為例算了算帳,種辣椒陰曆三月份育苗,三月底四月初種,到八月份收摘,期間僅農資成本就需要一畝地920元(兩包史丹利復合肥,260元每包,共520元;基質肥兩包100元;磷肥一包50元;葉面肥中量元素水溶肥料15元/瓶,一般需五瓶,共75元;保苗保花的安全農藥高效氯氟氰菊酯18元/瓶,一般需五瓶,共90元;苯醚甲環唑11元/包,一般需五包兌水噴洒,共55元;薄膜一畝地需要30元)。

請工成本一畝地1600元(請工摘辣椒一天120元,包一頓中餐成本按30元算,再加上單趟車費10元左右,請工成本一天160元。一畝地正常情況可以產3000斤左右,一天一人可以摘170-190斤,一般情況是除了自己下力,摘一畝地的辣椒要請十個工)。

光農資和請工的成本,就合計2520元,這還不算椒農自己這半年的辛苦。當辣椒只能收到六毛錢一斤的時候,一畝地3000斤辣椒只能賣出1800元。

這就是為什麼有的老百姓寧願把辣椒砍在地里不收的原因了。

我想幫幫他們。我找到附近村寨里一個辣椒收購點——綠蔥坡坤佳農業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的負責人羅虎告訴我,今年辣椒市場收購價出乎意料的低,為了讓椒農的辣椒不至於爛在地里,他堅持虧本收購,且作了虧損計劃。

我問他我能為他做點什麼,他一時不知怎麼說好。我提出幫他打個廣告,他表示感激。

我迅速趕回醫院病房,用曾冰在旁邊幫我拍的素材剪輯製作了一個視頻,在抖音號、視頻號上發布,呼籲幫助。抖音號一個小時瀏覽量過二十萬。十分鐘過去就有朋友們開始給我打電話,發信息,表示願意幫助當地椒農推銷,詢問怎麼聯繫合作社負責人。

羅虎也告訴我一下子好多人打電話要買辣椒,但有的只能買幾十斤、幾百斤、幾千斤,甚至有隻買幾斤的。他一直是用大車,最低六七噸以上外運批發的,不知道怎麼辦。

我建議他趕緊和物流聯繫,以電商的方式銷售。他馬上找到鎮上的物流公司,對方提出一斤辣椒要5毛錢的費用,而且還要他換更耐摔的包裝才接貨。這顯然是羅虎無法承受的。

好在深夜來了好消息,深圳市農產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徐總找到我,說願意幫忙,我迅速對接到羅虎。深農集團旗下有22個大型農產品市場,徐總答應對接離巴東最近的成都市場。

有了後盾,羅虎信心大增,辣椒行情也有了提升。羅虎收辣椒的價格三天漲了三次價,當初賣6毛線一斤的品種漲到9毛,當初1塊錢一斤的品種漲到1塊4毛。三天羅虎向各地發貨100多噸。他每天忙到深夜十點鐘以後才停秤。

同在衛生院住院的病友,65歲農民譚菊秀,丈夫去年去世,自己種了幾畝地辣椒,得知消息回去請工收辣椒,賣的1.2元一斤,一天賣了一千多塊錢,很高興。

在醫院照顧病人的49歲農民黃愛平說,他的親戚昨天賣的辣椒一斤漲了四毛錢。

綠蔥坡坤佳農業合作社

那條視頻在後面幾天持續發酵,抖音上瀏覽量280萬,視頻號上瀏覽量98萬,頭條上瀏覽31萬,很多朋友的留言令人感動。

「我買兩百公斤,從此後每天早中晚都吃辣椒炒雞蛋」「我是開酒店的,我買一千斤」「我們公司有三千多人,我們食堂買五千斤」……單是要求以箱為單位買辣椒的信息就超過了一百條。

但是很遺憾,因為合作社轉電商物流環節跟不上,購買一車以下的朋友,大家的好意最後都沒有被兌現到。

我在這裡也要鄭重地跟大家說一聲感謝和抱歉,是我們的條件不夠好,對不住大家的愛心。但是你們的溫暖,田間地頭的老百姓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最意外的驚喜,是第二天俞敏洪老師發信息問我需不需要他出面幫助,我給俞老師的回覆是「謝謝俞老師!辣椒目前銷售還不錯,需要請您出面的時候那就是要干大事啦!」

其實我何嘗不心動,但是此刻就算我把全國的頂流俞老師東方甄選團隊請來,物流環節跟不上,那也只能望著市場興嘆。

好消息是,在我陪父親辦理出院手續離開時,得知綠蔥坡鎮的領導主動聯繫了羅虎,說明年要解決物流環節問題,支持老百姓走電商。

嶺上好民宿

姐姐姐夫從興山把父親送到大支坪衛生院時,因為當晚住院部沒有房間,住在醫院附近的十二嶺村「嶺上好」民宿,我從深圳趕到那裡時,頓時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疲憊感頓消。

漂亮的樓房座落在318國道邊,門前的小草坪種植了紅豆杉、紫薇、紅楓等樹木,環境不亞於城市裡的別墅院子,但又少了一些人為刻意的東西。它是一個家的樣子,是開放的,舉目可見藍天白雲,遠眺可見群山聳翠,山間雲霧輕裊,蟬鳴鳥聲妙如天籟,清涼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

這裡供客人們住宿的房間,雖然不及星級賓館奢華,但一走進去就覺得安逸舒爽。我想,如果旁邊有星級賓館,我也會選擇住在這裡。這不是錢不錢的問題,而是我常年奔波在外,特別喜歡一種家的感覺。

這裡的每一道菜都能擊中我的味蕾,食材也大都是自產。我喜歡吃霉豆腐,每次吃飯時,桌上都有,我也沒給主人家說過,好像做飯的人就是我的親人,這種感覺是家的感覺里特別溫暖的部分。

我當年曾經說過一句話:生態文化旅遊是巴東最好的出路。離開巴東後,我反思過這話是不是太武斷了?但看到這裡的民宿,我再一次確信了。

十二嶺到大支坪集鎮一帶,民宿星羅棋布,戶戶門前鮮花盛開,乾淨整潔,農民穿梭忙碌其間,讓人覺得愜意又安詳。

曾冰告訴我,這只是巴東高山民宿的一瞥,綠蔥坡、野三關一帶的民宿也已成氣候,一到夏天,前來納涼的客人如織。

巴東大山大水,蘊含著一種大美。長江、清江穿境而過,可謂天賦異稟。嶺上千峰秀,經冬復歷春。這裡的民宿,就是仙居。

加之有土(家族)苗(族)風情、巴楚文化、富硒土壤的加持,巴東的二高山、高山地帶,特別是以大支坪、綠蔥坡、野三關為黃金三角區幅射周邊,到處都是「嶺上好」民宿。

更為難得的是,這裡有華中地區最大的滑雪場——綠蔥坡滑雪場,冬季也可做民宿,「冷「」熱」皆可益。

我在民宿周圍轉了一圈,拍了一些素材,製作了一條推介當地民宿的抖音視頻。好像這地方自帶流量,視頻瀏覽量一天時間就過了110萬。有人在評論區留言,要組團去那裡住民宿,有人表示嚮往,有人向我打聽去大支坪民宿經濟的線路怎麼走,有人為當地民宿發展隔空支招。

第二天下午,一位王先生從重慶墊江開了8個小時的車專程過來。原來,他與家人朋友在重慶旅遊後準備回家,看見我發的抖音後決定讓家人朋友們先回去,自己開車趕到嶺上好民宿,並住下來體驗。

交談中得知這位先生是武漢市退休幹部,今年64歲了。他對這裡的山間民宿特別看好,總結了一句順口溜:生態好,飲食好,民風好,名不虛傳。並發朋友圈作宣傳。

王大哥的朋友圈圖片

第二天傍晚大支坪鎮的黨委書記譚紅來看我,感謝我幫助老百姓宣傳民宿。她跟我詳細聊了這一帶發展民宿的設想,以及黨委政府給老百姓發展民宿所做的一些服務工作。

我相信她一定能幫老百姓做成事,因為她在描繪高山民宿美好前景的時候,眼裡有光。

小醫院解決大問題

父親從老家興山到大支坪衛生院求醫,是我的決定,因為我知道這裡有一位名揚四方的「神骨」老中醫,他叫田先彩,今年已八十高齡。大支坪衛生院在他的帶領下創建起來,多年來深得四面八方骨傷患者信賴。

幾年前,田先生因年歲已高,辭去院長職務後,被恩施中醫醫院聘去坐診,但他仍定期到大支坪衛生院「懸壺」。

8月19日下午,我們從嶺上好民宿出發,只有10分鐘車程就到了大支坪衛生院,院長譚志耀告訴我,當天有50多名患者在這裡住院治療。

田先彩先生診室門前的樓道里擠滿了待診的人群。雖然我事先己預約,但我聽說過田先生有個「怪德性」,當地無人不知,那就是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布衣黔首,除了急診,找他看病必須按先來後到順序就診,我也就安心等著。

大約等了二十分鐘左右,輪到父親就診了,我們走進診室,田先生熱情地招呼我們,要過父親在興山拍的片子,對著光看了看,說道:還不輕嘛!肩膀粉碎性骨折,肱骨脆斷錯位,並把片子亮到我面前,一處一處指給我看。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親的骨骼,但它是破損的,回頭看著父親蒼老的面容,走到他跟前安慰道:爺爺(按老家習俗隨我兒子稱呼),雖然比較嚴重,但您放心,在田先生這兒完全沒有問題,他會幫您治好的!父親將信將疑地點了點頭。

田先生似乎興奮了一些,一邊給我講治療方案,一邊開處方、吩咐身邊醫務人員作敷傷口中草藥方面的準備。大約十分鐘後,田先生把我們帶到治療室,讓父親坐在一把高腳木製靠背椅上。

田先生先是在父親左肩粉碎性骨折處揉摸,然後在斷骨處復位,整個過程動作輕柔,像打太極,像保健理療。他在助手的輔助下,時而將父親的傷臂輕輕搖晃,時而將父親的手臂拉舉過頭頂。

這就是中醫的「手術」過程了,父親沒有任何痛苦表情。我問父親,難道不疼嗎?父親說不疼。我不太相信又問一點都不疼嗎?父親說一點都不疼!

我又問田先生這是為什麼?田先生笑呵呵的說道:我也打了「麻藥」的。我還將信將疑,曾冰在旁邊調侃道:打的氣功麻藥。我才明白過來田先生是在開玩笑。

接下來,田先生給父親敷藥,打繃帶,上杉木皮夾板,一切就緒後,田先生一身輕鬆的樣子,左手拍拍父親的後背,右手一揮,高聲沖我說道:好了,萬無一失!搞這種才有點意思!

我問田先生,這「意思」是不是說父親傷情較重,治療有難度,對醫生來說才刺激,才有挑戰性,才能見大功夫,才有成就感?田先生笑著點頭。

「手術」結束,田先生安排我們馬上去拍片室拍了一個片子,完全復位!「神骨」之神,不服不行!

神醫「手術」前後父親的骨骼拍片對比

父親在興山縣醫院就診諮詢過,如果在那裡治療就得開刀上鋼板,打鋼釘,過幾年還得開刀取鋼板。

看著父親復位後的片子,前後比較,我不得不用「神奇」來形容我此刻的感受,真是小醫院解決了大問題,中醫藥解決了複雜問題。

有病友家屬告訴我,大支坪鎮也正在利用當地的中醫資源,籌建中醫康養基地。我覺得這會是當地民宿產業的又一重要加持因素。

這個曾經因318國道穿境而過繁華一時、後又因高速公路、鐵路興起而被冷落的小鎮,將迎來新的轉機,未來可期。

父子時光

這次回鄉陪父親住院,父子倆住在同一個病房裡十一天,每天照護父親喝藥,隔幾天照護父親上了夾板的胳膊換藥,每天給父親洗澡,給父親穿衣,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一起說了好多幾十年沒說的細話,彼此都很享受這難得的天倫時光。

我和父親捋了一下,上一次和父親住在同一個屋子裡兩張不同的床上,還是四十年前父親從鄉下調進縣城高陽鎮工作的時候,我和姐姐從鄉下初中轉到縣城讀書時,我和父親住在一個小屋子裡。那年我十二歲,父親四十二歲。

一次晚上給父親洗完澡,我問父親小時候給我洗澡是個什麼樣子的,父親說他記憶中好像沒給我洗過澡。

我和父親同一天生日,陰曆臘月十二,我是父親的生日禮物。那時父親在離家很遠的地方工作,得知消息趕回來已經是十天後。父親在家照顧了十幾天,過完年就趕回去上班了。

那時父親一年回來一次,待幾天就走,童年時父親的印象很模糊。但是童年時父親在我心中的形象又高大得不得了,因為那就是母親口中的父親。

給父親泡腳

這一次和父親的長時間親密接觸,父子無話不談。一次父親關心我的公益項目知更鳥計劃是怎麼做的,我給父親詳細講解,在講到如何幫助家長成為懂心理學的知心家長這一板塊時,我舉了一個例子。

我當年剛從鄉里初中轉到縣城讀書時,班上有一個叫王勇的縣城孩子,經常打我,平常在路上碰到我,眼神就是那種斜著怪笑的表情,要麼跑過來踢我一腳,要麼捶我一拳,是那種下手很重的踢打。

後來我實在忍不住回家向父親哭訴,講到這裡我問父親,您還記得當時您是怎麼回答我的嗎?父親說不記得了,我說您當時甩回來的是「為什麼他不打別人只打你?」,我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我哭得喘不過氣來。

我不知道他是因為看我從農村來穿的衣服差身體瘦弱,還是看我怯懦的樣子好欺負不敢還手,或者是嫉妒我剛從農村轉學到縣城成績就是前幾名不涼快,總之這不是我能回答的問題,四十年過去了我仍然記得當時的無助。

過了一學期母親進城了,我跟母親說了王勇喜歡打我的問題,母親當天就去找了王勇的母親,我不知道母親跟王勇的母親說了什麼,總之第二天開始王勇就沒再打我了,雖然在上學放學路上看著我的眼神總是惡狠狠的,但是只到初中畢業他再也沒打過我。王勇是倒數第幾名,沒考上高中,我這才算徹底解放了。

講完父親說我明白了,臉上露出難過的表情。我趕緊說了一大堆討好的解釋的話,說爺爺您可千萬別誤會啊,我這不是跟您秋後算帳啊,只是舉這個例子來說明校園霸凌和家長心理是怎麼回事,誰叫您挖著挖著問我的項目設計原理呢,我這不舉最方便的例子嘛。

父親說我懂,我還是很後悔,看來你們這個教家長怎麼做知心家長的工作確實很重要。

那幾天幫著老百姓賣辣椒,手中手機信息時刻不停,父親開玩笑說你哪是來陪我治病的,我看你是來賣辣椒順便陪一下我的吧。我連忙把視頻後面的大量留言和老百姓的反饋「成果」拿給父親看,父親非常高興。

出院的頭天晚上,我在病房裡用電腦開視頻會,會議結束後突然聽見父親用平靜的口氣在旁邊對我說話:行甲,爸爸直到今天才真正了解了你過去是怎麼當縣委書記的,了解了你現在是怎麼做公益的,我為你驕傲。

父親性格耿直,說話直來直去的,屬於極度的矯情不來的那種人,從小到大很少表揚我。他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我居然眼眶有點濕了。

回鄉,就回到了親愛的人間。我是回來盡孝的,被溫暖的,哪怕這溫暖來自濕葦燃起的火苗。

今日推薦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d343d0e31638372970d65b36630b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