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呆在冰箱這 4 種細菌,嚴重可能會引發敗血症

2023-03-09     四川名醫

原標題:喜歡呆在冰箱這 4 種細菌,嚴重可能會引發敗血症

做個調查:是不是所有人都把冰箱當成了一個「吃不完食物」儲存櫃?

吃剩的飯菜、開封后的薯片、喝一半的牛奶……仿佛只要是食物,都可以放到冰箱裡去?

冰箱真的是食物的「保險箱」嗎?是否所有食物都可以放進去,今天小康妹兒就給大家好好說說。

冰箱溫度再低

這四種細菌也能耐受

雖然冰箱是一個低溫、密閉的環境,可以有效地抑制喜高溫的細菌生長。但抑制並不代表殺滅,在特定情況下,細菌仍然會在冰箱繁殖。另外有一些致病菌本身就喜歡低溫環境或耐低溫,如李斯特菌、志賀氏菌、耶爾森菌、沙門氏菌等。

細菌代謝產生氣體,比如硫化氫甲基胺等。冰箱的異味就來源於它們。這些細菌產生的氣體不僅難聞,吃了被其污染的食物,還會對人體健康有威脅。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冰箱有保鮮的功能,但食物放久了依舊會變質。在變質的過程中,食物會釋放一些有異味的氣體。這就是冰箱異味的來源。

當食物里滋生這些細菌,又被人吃下去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水樣便等症狀,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會造成敗血症、腦膜炎等等。

這幾個操作

相當於在冰箱裡「養」細菌

很多人喜歡把熟食剩菜整盤放入冰箱,長時間不取出。事實上這些放入冰箱超過3天後細菌數目會非常驚人,再吃下去食物中毒風險較大。

正確的做法是,先用保鮮膜包住或者放入有蓋的保鮮盒中,再放入冰箱內。

而拆封后的食物,如沒喝完的牛奶、開了袋的醬等,一定要封口再放冰箱,不然不僅容易滋生細菌,還會加速變質。

冷凍食品解凍的過程中,休眠的細菌會大量繁殖,所以冷凍的肉類解凍後又再次放回冰箱,也容易帶入大量細菌。解凍後食用也需要100℃加熱10分鐘以上。

還有一些人將蔬菜買回來後,直接將蔬菜放入冰箱的果蔬盒中。但這樣做水分會蒸發,表面皺縮、菜葉萎蔫,且不同品種蔬菜上的微生物會交叉污染。正確做法是給每一種蔬菜包兩層軟紙,再分別放入獨立的塑料袋,扎口要松。

家裡的冰箱用不對

就是在給全家人「找病」

錯誤使用冰箱的話,會導致冰箱內的細菌和微生物增多,造成食品安全問題。如何正確使用冰箱呢?一定要做好以下幾點!

1

縮短儲存時間

放進冰箱裡的食物存放時間4-6小時為宜,不要時間太長,最好不要吃隔夜的東西。這裡隔夜指的是人們日常口頭的表達,差不多十幾個小時。

一般來說,中午做的飯,存放到晚上吃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晚上做的飯,放到第二天中午甚至是晚上,危險性就會高一些。尤其是水果、海鮮、肉類,這些食品營養濃度比較高,更容易滋生細菌。儘量做到當天買、當天做、當天吃完。

2

生熟分開存放

日常使用冰箱時,建議將冷藏室進行分區,並用保鮮膜、保鮮袋、保鮮盒等裝好。生熟食物分開存放,可以防止食物之間的細菌交叉感染、相互串味。

尤其是那些平常喜歡把冰箱囤滿滿食物的人,肉類、蔬菜、零食、冰淇淋各種雜七雜八的,放在一起不僅串味,還不衛生。

3

定期給冰箱清潔消毒

冰箱定期清潔少不了,不然清理不到位吃壞肚子的是自己。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每個月清洗一次冰箱。清洗前要先給冰箱斷電,把食材全部拿出來。清潔時用小蘇打水將抹布打濕,搭配合適的清洗劑或除菌液,仔細清洗冰箱中的各個角落。最後記得清理冰箱開門處。

編輯 | 醒醒

來源 | 綜部分合CCTV生活圈、生命時報

監製 | 黃利琴

審核 | 藍嵐

圖片來源 | 攝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fb2859bf819e185d8eb8095f21819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