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8點左右
成都地鐵3號線一列車
在經停駟馬橋站時
因車門故障無法正常關閉
導致列車在站台臨時停車
相關的短視頻上傳社交平台後
引發了市民乘客關注
01
熱議視頻的背後,是……
待列車回庫後,經專業人員核查,這起車門故障的元兇竟然是一顆類似鑽石形狀的「石頭」。
該異物直徑超20mm
這枚直徑超20mm的異物卡在了地鐵車門門板與下滑道之間,導致車門無法正常關閉,對乘客正常出行造成了一定影響。經過現場工作人員緊急處理和各項行車舉措的實時調整,3號線很快恢復了正常運行。
對於早高峰通勤的乘客而言,哪怕只是短短的幾分鐘,都是焦急的。
成都地鐵溫馨提示廣大市民乘客:乘車過程中請保管好隨身攜帶的小件物品,遵守文明乘車規範,一個小舉動的影響巨大,任何一站、一車、一門出現意外情況,除了影響本車正常運行外,更會造成後車延誤,進而出現更大面積、更嚴重的列車延誤,甚至影響到整個地鐵線網的正常運營,影響市民乘車體驗。
02
流程處置的背後,是……
近三周的工作日,成都地鐵客流數據一路上漲,單日客流量常態化保持在600萬人次以上,創下新年新高……成都地鐵不僅是城市的交通動脈、民生幸福的載體,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客流不斷提升、行車間隔壓縮的情況下,要想讓員工在應急處置時臨危不亂、遇事不慌,完備機制流程的保障往往是關鍵所在。
在以往地鐵運營過程中,也曾發生過數起列車車門、站台門被異物卡住的事件。「罪魁禍首」可能是掛飾、手機,或是唇膏、筆蓋、硬幣、石子,還可能會是「忘而卻步」的鞋後跟……
在成都地鐵,所有的服務有標準、有效率。在駟馬橋站故障發生後,列車司機立即到故障現場進行應急處理,站台崗工作人員迅速在對應位置接應,嚴謹周密的「藍精靈」全程守護疏散乘客,直至列車運營恢復正常。
在成都地鐵,所有的服務有流程、有延伸。成都地鐵主動服務城市戰略,在固化現有標準的基礎上,堅持將文明城市創建與地鐵運營服務品質提升相結合,不斷優化服務標準、健全運行機制,切實將文明城市創建融入日常標準並常態管理,精益求精提升運營服務質量,努力為廣大市民乘客提供安全、便捷、優質、高效的出行服務,高位提升「人民滿意」的軌道交通服務品質。
大客流常態化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偶然發生的「機率」事件,這,是每一名地鐵員工必然掌握的「常規」處置流程。履職盡責的我們,或許不偉大,但卻在用微薄之力讓城市出行更快捷、更安全,我們都是文明城市的推動者、實踐者。
03
城市文明的背後,是……
成都,何以讓大家一見鍾情、日久生情?或許這是答案所在。在評論中,我們還發現另一種聲音:雙向奔赴。
溫暖相伴前行,一直都是成都地鐵與市民乘客之間的美好畫面。
在積極處理的時間裡,廣大市民乘客在發生故障後給予理解與配合,車廂里的他們認真聆聽廣播通知、不慌不亂,車站內的乘客聽從工作人員引導、秩序井然,其他線路上的市民乘客積極配合、有序出行。因為市民乘客的理解與配合,才讓車站客運組織更加順暢,列車故障很快得到迅速處理與恢復。
而在成都地鐵,還有很多這樣的風景。
被打動的網友說:「成都是一座非常暖心的城市呀 」。
一件件「網事」,久久感動你我,感染著越來越多人起而行之,匯聚成一條充滿了人們喜怒哀樂的故事的涓涓細流,也用行動詮釋出「文明出行」的默契與共識。
「文明出行」是城市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而這也是成都的文明城市創建行動之一。成都地鐵的「文明出行」不是「獨舞」,而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都市民乘客積極響應的「大合唱」。把文明的種子一顆一顆播撒下去,匯聚成一股股精神暖流,蕩滌心靈,引領社會文明向善。
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故事背後的文明風尚,也能成為「文明中國看成都」的最美縮影。
最後,地鐵君倡導大家
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
請文明出行,有序乘車
讓每一趟地鐵都能順利抵達目的地
以下乘車注意事項請及時get!
左右滑動查看
部分來源︱成都地鐵運營公司
編輯︱晉 晉
校對 | 廖小川
責編︱皮 蛋
往期推薦
01
8號線二期全線洞通!離開通又近一步!
02
龍泉至天府機場的S13線好久開工?最新回應!
03
他們太「土」了,居然用果蔬為自己命名……
點個在看,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