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很重要!

2023-04-23     功夫財經

原標題:房地產,很重要!

作者:鄧新華

媒體報道,截至4月16日,百強房企中,有43家披露了雇員和薪酬數據,其中35家的員工數量同比減少,累計減少了12.4萬人。

尚未披露的47家,估計情況也好不了太多。如果大家裁員數量差不多的話,百強房企員工數量可能會減少20萬以上。

自房改以來,房企面臨的這一形勢前所未有。那麼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今年會是拖累經濟復甦,還是會以自己的復甦,為經濟復甦做出貢獻?

01 中國很缺房子!房地產絕不能萎縮

一季度,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經濟顯示出復甦之勢,但房地產業的數據卻不是很樂觀。

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5974億元,同比下降5.8%;其中,住宅投資19767億元,下降4.1%。住宅新開工面積17719萬平方米,下降17.8%。

融資方面,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4708億元,同比下降9.0%。其中,國內貸款下降9.6%,利用外資下降22.7%,自籌資金下降17.9%。

3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為94.71。該景氣指數選擇2012年為基年,將其增長水平定為100。該指數低於95,就屬於很不景氣。

從二手房交易來看,有些城市明顯回暖,比如成都。有些城市的交易回暖曇花一現,比如武漢。

當然,數據反映的只是歷史。也有可能,當前房地產業的不景氣,是對過去疫情衝擊的滯後反映。房地產業的未來,則取決於各項政策寬鬆的繼續推進,人們沒有必要過於悲觀。

不過,在網絡上,許多人對房地產業的下滑抱著看熱鬧甚至幸災樂禍的態度。常見的言論有:

「中國有6.6億棟房子!請注意,是棟不是套!這麼多房子,100年都消化不完。我朋友炒房,我估計他會砸手裡一輩子。」
「中國人口開始凈減少,開發商的好日子不會再回來了。」
……

那麼,中國的房子真的過剩了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曉晶認為,中國的房子總量過剩,但結構性短缺,也就是城市裡是極度缺房子的。

他說:「區位不一樣,同樣質量的房子價格差距會很大。並且,由於房子不能動,沒有辦法將A城市多餘的房子用作彌補B城市房子的短缺。」

張曉晶的話說得很對。經濟學界有一種「總量思維」,這種思維是被真正的學者所批判的。

舉個例子:城市的自來水幾塊錢一噸,農村的河水、井水不要錢,你說中國不缺水,因為城鄉的水平均下來每噸才幾分錢,你這說法有意義嗎?

住建部統計的6.6億棟城鄉房屋建築中,農村房屋棟數占比超90%,城鎮房屋只有4700多萬棟。扣除廠房、辦公房等等之後,住宅其實很少。

以深圳來說,2020年深圳住建局的統計顯示,深圳一共有1082萬套房子,看起來,總量很大,但城中村有507萬套,占比近半,還有宿舍183萬套,商品房和公寓只有286萬套。住過城中村的人都知道,那裡的房子遠遠不能滿足人們幸福生活的需要。

深圳如此,其他大城市也差不多。鶴崗是不缺房子,可其他城市房子非常稀缺!

總有人擔心,隨著人口減少,房地產業的發展動力會有耗竭的一天,從而承擔不起「支柱產業」的重任。

這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如果中國經濟重回景氣,那房地產一定不會缺席。因為,人們有錢了,必然不會滿足於住城中村,而是要住更寬敞、整潔的住宅小區。這方面的發展空間有多大?可以說,目前看不到頭。

02 時間,時間!

房地產業減員20多萬,這數字一般是指和開發、設計、銷售相關的白領,不包括農民工。

由於開發商的大量工程任務是外包的,可以想見,伴隨這20多萬白領的減員,一定會有數量更為龐大的農村勞動力面臨就業問題。

所以房地產行業的復甦,已經不僅僅是財政問題了,它還牽涉更廣泛的問題。

經濟有復甦,房地產業為何仍然在不景氣區間呢?這並不是房地產一個行業的事情。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3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股份制企業增長4.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1.4%;私營企業增長2.0%。1—3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5.1%,但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只增長0.6%。

房地產業里,在民營房企減員的同時,保利發展、招商蛇口等8家國企、央企,合計增加了2.15萬名員工。

從以上數據可見,疫情3年,不少民營企業受創深重,它們的信心是最難恢復的。

目前,政府方面,從中央到地方,「拼經濟」的誠意滿滿,對市場有所放鬆,對民營企業的扶持有所增加。並且,有關領導也批評了這幾年甚囂塵上的對民營企業家極度敵視的輿論。

民營企業,包括民營房企,信心終究是能恢復的。只是,一切都需要時間。

希望自上而下,從官方到民間,都能夠給民營企業恢覆信心的足夠時間。如果能加快一些利好舉措的推進,那當然更好。在ChatGPT的時代,真的需要爭分奪秒啊!

具體到房地產業來說,輿論環境已經大為改善。

幾年前,地方減少對房地產的束縛,會受到輿論的激烈批評,導致那些放鬆政策變成「一日游」、「半日游」。

現在地方放鬆房地產,已經不會再遭遇「一日游」、「半日游」的命運了。

如果地方以更大力度,持續推進房地產發展環境的改善,那一定會大大推進今年的經濟復甦。

一些不穩定的預期,需要轉變為穩定的預期。例如房地產稅,始終是購房者極為擔心的一件事。

有的專家說,只要經濟恢復正常增長就要推出房地產稅,這話是非常嚇人的。這不僅僅是嚇住購房者的問題,還是嚇住了經濟復甦的問題。這樣的觀點,最近還是少在主流媒體上出現為好。

我堅信,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中國經濟復甦的步伐,更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中國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步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e1a0a140ba54a7b28d35c1b7e5660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