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
作者:鈴蘭
近日,一檔聚焦成年親子代際關係的真人秀節目《一路成年》,如期搬上了芒果TV的螢屏幕。
這個有吳剛、徐錦江、梁家輝等重磅明星攜帶兒女參與的節目,多次登上微博的熱搜,引發眾多人員的關注。
而作為綜藝迷的我,也是第一時間含著笑、飈著淚把節目刷完。細細咀嚼節目內容之後,我發現這幾對明星父子間的一場親子旅行,竟暗戳戳給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家庭育兒課。
01
學會家務
孩子不做生活巨嬰
最新一期節目中,「話題王」徐錦江因為高原反應,身體強烈不適,所以節目錄到一半,就被迫匆匆下山休息。記得上周節目剛播完,#徐錦江自我反省#的話題,就迅速衝上了微博熱搜。
原因是,年近58歲的徐錦江肚子餓的咕咕叫,想要自己動手弄點吃的。不湊巧的是,他撿起放在腳邊的點火器,拽在手裡直直朝前揮舞,擺弄半天卻發現自己不會使用,這讓他愁眉緊鎖、心裡油然生起些許挫敗感。
後來,徐錦江不得不放棄生火,起身到別家串門。結果,接二連三遭受了做飯菜不行、住宿條件寒磣、與人交流碰壁的暴擊後,他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失落轉身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啟了「唐僧式自省」:
「如果不來這個節目,也不知道自己這麼無用、無能。我也不夠堅強、我什麼都不會,生活都不會,生存都不會,太沒用了...」
最後,他說著說著眼眶逐漸濕潤,臉上流露出的傷感,像極了那個熱切想實現自我勞動價值,卻被現實狠狠吊打後委屈巴巴的孩子。
有網友看見昔日「盛氣凌人的第一勇士鰲拜」徐錦江,被生火、做飯這些家務小事「折磨」到負能量爆棚、直至崩潰抹淚的畫面,紛紛留言嘲諷他是「生存巨嬰,生活無能」。
而作為寶媽的我,特能理解徐錦江的心酸。他之所以會陷入想幹活卻無能為力,努力嘗試終究不得要領的悲傷中,是因為打小沒經過家務活的鍛鍊,更沒有日常經驗積累,才會連連受挫。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不要把孩子保護起來不讓他們勞動,也不要怕孩子的雙手會磨出硬繭。要讓孩子知道,麵包來之不易。這種勞動對孩子來說是真正的歡樂。通過勞動,不僅可以認識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對此,我深信不疑。
勞動可以培養孩子動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孩子在勞動中,每解決一個小問題及解鎖一個新技能,會化作一滴滴自信的血液,激勵孩子探索新的可能,再回贈給孩子以生活前行的信心。
因此,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從小讓孩子掃掃地,整理整理被子,參與到柴米油鹽和各種家務,也是他們一種美好的、不可或缺的生活體驗。
02
告訴孩子
敢於道歉,並不丟臉
節目中,影帝梁家輝給村長和其他所有工作人員道歉的一幕,讓人感動到落淚。
晚上,大家排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吃飯的時候,一向以硬漢、幽默搞笑形象示人的梁家輝,突然站起來,對著鏡頭彎下腰,鞠了一個90度的深躬。
然後,他顫顫巍巍起身,解釋說:「因為下午玩遊戲時的一個誤會,自己點燃了小情緒發飆了。我跟村長李銳道歉,對不起。我下午的情緒影響到你們的創作,在這裡跟大家說對不起!」
看著年過花甲的梁家輝,淚花閃閃,唇角微微抖動,聲音哽咽道歉的模樣,在場的人都被他的真誠感動到哭了。
更有網友看了這一段場景,總結說:當著兒女的面,給眾人道歉的梁家輝,值得佩服!
的確如此。
艾麗卡·蕾絲切爾在《優質父母教養實踐指南》中說過:「優質父母知道,道歉不會削弱他們作為父母的權威,它是一種自信、正直和有擔當的表現。」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敢於道歉的人,並不丟臉。最為重要的是,為人父母敢於正視錯誤的同時,還需教會孩子勇於認錯和道歉。
當孩子在學校弄壞了別人玩具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向對方表達歉意。當孩子在家裡說話不注意頂撞長輩時,父母可以嚴肅讓孩子賠禮之後,再悉心教導孩子應該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始終相信,父母教會孩子的道歉,會變成一盞明燈,指引著孩子以最優美的姿態對待他人,並一路收穫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03
爸爸寵媽媽
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吳剛,因飾演《人民的名義》中的達康書記一角爆紅,現實生活中卻是個實力派的寵妻狂魔。
起初,一聽節目組工作人員說要上交手機,他麻溜從褲兜掏出手機,給老婆通話報備。
接著來到房間,他立馬開口提醒兒子把媽媽臨行前的叮囑,一張寫有「不駝背,少吃水果,多喝水」的字條張貼在門上。還笑嘻嘻解釋說:貼在醒目位置,我們抬頭就能看見體貼。這讓大伙兒這一劑狗糧吃的,實在是有點猝不及防。
最讓人感動的是,當一天的拍攝任務結束了,他偷偷跑去跟節目組求情:申請要回手機給老婆報平安,不然會擔心。
聽著這對結婚28年的老夫老妻,句句關切的溫馨話語,柔聲細語的話家常,仿佛身邊的兒子就是個多餘的燈泡,而我酸成一顆檸檬:達康書記簡直就是行走的發糖機,太甜了。
記得,著名主持人楊瀾在《幸福要回答》里說:「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心裡長出來的。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愛媽媽所形成有愛的家庭氛圍,就是他們茁壯成長最好的營養液。泡在愛里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太差。就像吳剛的兒子憑藉著性格開朗,接地氣圈粉無數。
相反,倘若父母關係不好,孩子會缺乏安全感,甚至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缺乏追求幸福婚姻的勇氣。
所以爸爸愛孩子,就請先寵一寵孩子的媽媽。因為你的溫暖、理解和包容,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融進骨子裡,開出帶有清香的燦爛之花。
04
陪伴和親子溝通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台灣歌手信,因工作的原因很少陪伴女兒小丸子的成長,這次和女兒一起上節目曝光的相處細節,「尷尬」到令人心疼。
有一次,在屋內休息的時候,信看到女兒的鞋子髒了,主動提出要幫忙清洗鞋子。
扎心的是,女兒拘謹地坐在對立面,都不敢直視爸爸的眼睛,不由自主把雙腿往回收了收。最後,為了打破冷場的局面,小丸子都沒敢換乾淨的鞋子,拔腿衝到屋外,用涼水沖洗腳上的髒鞋子。
接受採訪的時候,小丸子堅定表示:我和爸爸不熟,不會和他吵架,跟爸爸沒有共同話題。硬生生給父女二人的關係打上「生分」的標籤。
很多場景可以看出爸爸信很愛女兒,很想幫女兒做點事情,可似乎都敗給了陪伴和溝通。女兒和他之間,隔著一堵無形的牆,彼此都不能輕易融入。
隨著節目推進到第二期,信勇敢向女兒的內心邁進了一步。他嘗試給小丸子寫了一封表達愛的信,小心翼翼問女兒「我做些什麼會讓你更快樂?」。
讀到信的小丸子,感受到爸爸對自己細膩卻很少說出的情感,也開始漸漸敞開心扉對父親坦白:自己的快樂其實很簡單,比如旅行、睡覺、喝奶茶...
畢淑敏在《愛怕什麼》有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說:「愛怕沉默,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是很難描述的一種情感,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
如果父母對孩子缺乏陪伴和愛的表達,缺乏言語上的溝通和技巧,那孩子對父母的感情就不會升溫。
假如我們大人每天能抽出固定的時間坐下來,和孩子說說心裡話,不迴避不繞彎子、多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並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孩子和我們的相處會不會更加和諧呢?
其實,孩子越長大,越覺得陪伴和親子溝通,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因為只有逼著自己不斷修行,才能追上孩子成長的腳步。
有寶媽曾跟我吐槽說,生活已經不易,為什麼還要生個孩子來為難自己?
我想,正如作家盧璐所言:沒有孩子,也許我沒有煩惱,但是沒有孩子,我也沒有幸福。
惟願此生,所有的爸爸媽媽和孩子,都能夠相伴前行,《一路成年》!
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