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遠程控制其他電腦、手機?這 7 個遠程桌面控制軟體值得一試

2022-07-25     少數派

原標題:怎樣遠程控制其他電腦、手機?這 7 個遠程桌面控制軟體值得一試

引言

隨著近些年遠程辦公的日益興起,使得原本更多面向 IT 運維的遠程控制類軟體也逐漸走進了許多一般用戶的視野。

通過遠程控制軟體 ,我們在家就可以直接控制辦公室的電腦,取回辦公資料或者直接在公司內網進行 OA 流程審批;相反我們也可以在公司控制家中的電腦,跟蹤孩子上網課的情況或者遠程列印文件等等。

對於 IT 運維而言,第三方遠程控制軟體存在的意義則更為重要:一些對網絡安全要求較高的機房,會針對性地封禁掉常用的系統遠程管理埠,第三方的遠程控制服務可以確保遠程訪問的安全可控。

相比各大系統自帶的遠程控制服務,第三方的遠程控制軟體不限制網絡和 IP,即便不同的網絡環境的設備也可以輕鬆連接,有著更加強大的功能優勢。目前市面上功能類似的遠程管理軟體也是多如牛毛,有大家最常見的國產服務向日葵、也有老牌的遠程管理軟體 Splashtop 和 TeamViewer、更有一些頗具特色的如 AnyDesk、RustDesk 、GotoHTTP 以及 Jump Desktop 等。

今天我針對平台支持、控制模式、連接和畫質、操作和功能等幾個維度,選出了 7 款相關軟體進行對比,如果你對於遠程控制管理軟體存在需求,希望這份對比能夠對你的選擇起到幫助。

▍ 主控和被控的平台支持01 被控平台:支持 Windows 和 macOS

遠程控制軟體中最為核心的需求就是對於被控端平台的支持,而最為主流的桌面系統自然就是 Windows;在這一點上,參與橫評的所有遠程控制軟體均提供了支持。另一大桌面作業系統 macOS 雖然用作被控端的情況相當少見,但由於其系統本身的遠程訪問控制基於更為開放的 VNC 協議,因此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遠程控制軟體也支持控制 macOS。

比較特殊的是 Linux,由於 Linux 發行版眾多且大多數使用場景通過 SSH 來登錄 Linux 伺服器,這對於主要基於 GUI 進行操作的遠程控制軟體而言其用途優勢並不明顯,加上目前 Linux 各種發行版較多,因此本次橫評中的遠程控制軟體雖然支持 Linux,但大多數都是測試版,服務的穩定性上還有待驗證。

除了對桌面系統進行控制之外,近些年的遠程控制軟體也都發展到了對於移動端設備控制的有限支持,不過這種所謂的控制依舊存在相當多的限制,更像是以往桌面端的「遠程協助」:被控設備端依舊需要人為干預,甚至只能對設備桌面進行查看,而想要「無人值守」+「遠程完全控制」,則必須對設備進行越獄或者獲取 root 權限,顯然被控設備的安全性也就得不到保障了。

在本次橫評的遠程控制軟體中,也只有向日葵和 AnyDesk 支持有限的遠控移動端設備的功能,畢竟這樣的使用場景還是略顯小眾。

02主控平台:主流平台不在話下,甚至還有網頁版

主控端的系統支持方面,橫評中幾乎所有的遠控軟體都支持主流的 Windows、macOS,同時為了適應移動辦公的使用場景,也大多提供了移動端的支持。

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主流桌面以及移動平台之外,也有一些遠控軟體支持了一些並不常見的主控平台,比如 GotoHttp 就另闢蹊徑,你可以直接在其官網首頁,輸入被控端的 ID 和訪問密碼,直接在網頁端發起遠控操作。

對於在教育領域市場占有率頗高的 Chrome OS 系統,AnyDesk 以及 TeamViewer 也都提供了相對應的遠控端;甚至你還可以在樹莓派這樣的設備中,通過 AnyDesk 發起遠程控制。

03中轉伺服器:給訪問速度添磚加瓦

開始之前,先從微軟的遠程訪問服務說起。微軟的遠程訪問服務有一個局限性,要麼你是在區域網內進行訪問,要麼被控主機擁有公網地址。而事實上大多數的電腦主機都不會有所謂的公網 IP,想要訪問這些不同網絡環境的主機就需要為其建立一個訪問管道。

絕大多數的第三方遠程控制軟體也都是藉助了這個原理:先嘗試為主控主機和被控主機建立一個直接的訪問通道直接連接,這也是很多遠程訪問中常說的「打洞」,如果「打洞」不成則使用中轉伺服器,讓被控主機和主控主機分別和中轉伺服器連接,從而提高訪問速度。

本次橫評的遠程控制軟體基本都採用了以上方法來實現遠程控制和訪問,而衡量連接服務質量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所謂的「時延」,中轉伺服器的網速就顯得非常重要。無論是付費還是免費服務,也都提供了官方的中轉伺服器來加速遠程訪問,只不過有些遠程服務商會針對不同的帳戶級別,提供不同的伺服器質量。

像國產的向日葵為付費用戶提供了帶寬和網絡更好的伺服器,在下午的訪問尖峰時間可以確保訪問更流暢,延遲更低。當然對比一些中轉伺服器只部署在海外的遠程控制服務,將中轉伺服器部署在國內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

除了提供官方的中轉伺服器,部分遠程控制服務甚至允許用戶自行搭建中轉伺服器,比如說開源的 RustDesk 就在其官方網站中提供了如何自行搭建中轉伺服器的教程。

尤其是在目前輕量級雲伺服器價格足夠便宜的當下,只需根據步驟在有公網 IP 的雲伺服器上搭建服務就可以實現遠程訪問的中轉,無論從安全性還是訪問層面上都是更為實惠的選擇,當然前提是使用者具有一定的 IT 運維經驗和服務部署能力了。

▍ 控制模式

說完被控端和主控端,自然就不能不提所謂各類遠程控制軟體的控制模式。作為最常見的例子,微軟的遠程控制服務採用的是主控端通過客戶端來訪問,被控端只需打開相對應的系統服務,無需另行安裝軟體就可以實現被控;被控端也無需人為干預,這種控制模式可以被稱作是「無人值守」服務。

現在大部分第三方遠程控制服務大多採用的是一種基於客戶端的配對連接模式,即無論是主控還是被控都需要安裝相同的控制客戶端,並會在安裝後分別生成當前主機相對應的配對碼以及驗證碼。

想要控制某台主機時,只需要在當前主機的客戶端上輸入被控制主機的配對碼和驗證碼,就可以實現對目標主機的控制;由於都生成了配對碼和驗證碼,因此當前主控主機也可以被控,使用上更為靈活,因此被叫做「配對」模式。

當然,如果要管理機房伺服器,或者是企業有大批量管理的需求,希望被控主機處於無感狀態接受被控,有時我們依舊需要使用更傳統的「無人值守」模式,比如老牌的 Splashtop 、TeamViewer 以及向日葵客戶端可以選擇切換至「無人值守」,並且無需安裝另外的被控客戶端。

此外針對企業內批量控制設備的需求場景,一些遠控服務需要獨立的被控客戶端來滿足批量控制的需求,通過批量的將被控端加入到同一帳戶下的客戶端列表中——只需要安裝被控客戶端,就可以在主控端通過設備列表實現「無感」的無人值守遠控。

比較另類的「無人值守」還有 AnyDesk,具體的實現方式算是對「配對模式」的一種變通——通過給同一帳戶下不同設備設置別名以及對應的獨立訪問密碼,我們就可以不使用配對碼而是直接通過一系列的別名地址來實現遠程控制,雖然在形式上和真正的「無人值守」有所區別,不過相比配對碼,使用更容易記住的別名地址訪問密碼還是更方便一些。

▍ 連接與畫質

對於遠程控制軟體而言,最為影響使用體驗的當屬連接和畫質,畢竟連接穩定性是遠程控制成功與否的關鍵;而針對網絡條件的不同,如何通過調整畫質的方式來實現更好的控制體驗也極為重要。

例如向日葵就針對不同的帳戶提供了不同等級的連接質量選擇,對於免費帳戶,其轉發伺服器只有位於蘇州的電信機房,付費的帳戶可以使用 BGP 雲伺服器機房。在一些需要使用轉發伺服器的遠程連接場景下,使用免費帳戶進行遠程會出現明顯的卡頓和延遲,對應的還有桌面畫質的降低。如果你使用遠程控制串流遊戲,可以想想會是什麼樣的體驗。

AnyDesk 則在「連接」項中提供了「優先直連」的選項,對於網絡要求較高的企業使用場景,還可以通過雲端部署或者本地部署來解決時延問題。同時針對實時的圖像傳輸還設計了一套壓縮算法,以確保在帶寬較低的網絡中實現畫面的有效傳輸並降低延遲,因此在網絡高峰期使用 AnyDesk 遠程控制,服務會動態地對連接的畫質進行調整,在相同的網絡環境下,AnyDesk 的畫質要明顯好過其他家的顯示效果。

但由於 AnyDesk 並不會像其他幾款遠程控制軟體那樣在低質量網絡下動態調整解析度,因此如果「顯示模式」沒有設置好,遇到網絡質量較低的情況下會遇到非常嚴重的卡頓現象。

與之類似的還有 Jump Desktop,除了可以直接調用 RDP 協議之外,還可以調用自己研發的一套新的遠程桌面協議:Fluid Remote Desktop,根據介紹該協議可以在低速帶寬的場景下實現遠程畫面 60 幀的速率,遠程桌面畫面會更為流暢。不過由於其直連打洞能力一般加之轉發伺服器不在國內的緣故,其畫質表現並不出眾,或許在海外網絡環境下會有不錯的表現。

所以,最終決定遠程控制的連接質量的依舊是帶寬,在沒有直連的情況下轉發伺服器的網絡速度就顯得極為重要。因此如果使用場景對於網絡要求較高且必須依賴轉發伺服器,那麼選擇可以付費升級轉發伺服器的服務是較為合理的選擇。當然如果考慮成本,也可以選擇 RustDesk 這樣允許自建轉發伺服器的遠控服務,當然網絡連接質量就取決於自建伺服器的帶寬了。

相比連接 Linux 只需要通過 Bash Shell 這種終端就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我們使用遠程控制往往控制的是具有 GUI 的桌面系統,連接畫質上同樣也非常重要了。不過針對畫質這方面,很多此次橫評的遠程控制服務並沒有在客戶端提供詳細的設置項,例如向日葵只可以選擇硬體的加速項目,RustDesk 直接不提供,真正提供畫質選擇的只有 AnyDesk 。

例如在 AnyDesk 中你可以手動設置畫面質量:是選擇畫面質量還是選擇連接速度,同時顯示模式上還可以進一步設置,比如說是在主控上顯示被控的原始顯示尺寸,還是選擇最佳的顯示畫質,又或者針對主控設備,通過調整顯示器的利用率來適配主控的顯示解析度。同時 AnyDesk 還可以設置硬體加速項,可以選擇 Open GL、Direct3D、DirectDraw,並且可以在一些網絡不佳的場景下調用快速 16 位渲染器來保證連接。

▍ 操作與功能

和早年單純的遠程桌面不同的是,現代遠程控制軟體早已經不是所謂的僅限桌面端系統的「第三方微軟遠程桌面」,而是涵蓋了相當多的附加功能來實現多樣化的遠程控制,即便是最為基礎的「遠程桌面」的功能,也針對使用習慣提供了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優化,比如可以快速映射快捷鍵,針對移動端控制的優化等等。

比如向日葵,GotoHttp ,在對桌面控制時,就可以通過遠控介面中的菜單快速實現快捷鍵的映射,無需鍵盤操作,點擊滑鼠就可以快速調用系統快捷鍵。

移動端因為使用觸控,因此在遠程控制桌面端時就會存在諸多不便,比如說如何控制滑鼠、如何輸入各種桌面快捷鍵等,這一方面比較完善的是向日葵,針對移動端的使用給了相應的優化體驗。比如說有個專門的滑鼠控制小部件會懸浮在桌面上,需要點擊滑鼠時在觸摸屏上可以拖拽小組件來移動滑鼠;同時還設置了懸浮的快捷鍵輸入小部件,點擊小部件可以彈出快捷鍵列表,然後從列表中選擇合適的快捷鍵點擊就可以輸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在移動設備上進行遠控變得更易操作。

除了遠程桌面之外,現在很多遠程控制服務還會增加很多「附加功能」,我個人覺得最為實用的還是遠程文件傳輸。微軟遠程桌面可以使用兩種方式實現主控機和被控機的文件傳輸:一種是通過掛載共享文件夾的形式,被控電腦會在我的電腦中看到主機分享的文件夾,從而在被控機的文件資源管理器中和主控機進行文件傳輸;第二種是直接跨端的文件複製粘貼,雖然最為直接但傳輸速度也是最慢的。

部分遠程控制軟體提供了類似文件管理器一樣的獨立文件傳輸功能,這樣可以在不開啟遠程桌面的情況下實現遠程文件傳輸,比如說向日葵以及 AnyDesk 就提供了一個獨立的遠程文件傳輸服務,整個用法上和 FTP 客戶端別無二致。

除此之外,也有部分遠程控制服務還提供了遠程列印服務,這在目前疫情當下的遠程辦公需求激增的場景下變得非常應景,比如說通過遠程控制的方式從家中電腦連接到公司的電腦,通過遠程列印的方式可以讓遠程的文檔被本地的印表機列印出來,這樣就減少了將遠程文件下載至本地再列印的步驟。目前包括向日葵、AnyDesk 以及 TeamViewer 的服務都已經支持了這項功能,我們只需要在主控端和被控端安裝相應的虛擬印表機服務即可實現。

除了這兩項功能之外,參與橫評的部分遠程控制服務還提供了一些特色功能,比如有的支持區域網喚醒,有的支持遠程 SSH 連接等,考慮到並非是常用功能,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 總結

總的來說,在本次參與橫評的一系列的遠程控制軟體中,大部分的軟體都實現了在複雜的網絡環境中高效地實現桌面系統的遠程控制功能,各家軟體也都提供了相當成熟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易用性。對於一般使用者而言,通過以上各個分項功能的對比,相信你能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選擇,選出適合自己的連接快、操作延遲低的遠程控制服務。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4204?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化學心情下2

責編:waychane

題圖來自 Unsplash@melynavv

/ 更多熱門文章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2d5699a2393603592fe5c99454d725e1.html